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藥師面臨轉型,出路在哪裡?

藥師面臨轉型,出路在哪裡?

過往,藥師主要干著藥品搬運、物流的工作。事實上,藥師更需要做的應該是為醫生、護士、患者,提供專業的用藥指導和服務。

上海新華醫院呼吸內科病人在出院時,會收到一張「用藥宣教」表格。

上面列有藥物名稱、包裝圖片、用法用量、適應症和注意事項。

圖片說明:張青藥師供圖。

「用記號筆畫線的是需特別注意的事項。像這裡,**葯應該飯前吃,不容易噁心。」正在派葯和宣教資料的張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如是說。

張青是消化、呼吸病房的「臨床藥師」。每天,他會提著一筐葯,進出於各個病房。

他的日常工作包括:審核醫囑和處方,調配藥物;給出院患者派葯,解答用藥疑問,送上「用藥宣教資料」。

圖片說明:張青藥師給患者介紹藥物使用細節。

遇到有慢性病、需同時服多種藥物者,張青會提醒:「您家裡吃的是什麼葯?您什麼時候帶到醫院,給藥師看一下。」避免出院時帶的葯,和家裡平時服用的,有藥理作用的重複,導致藥物不良反應。

「過往,藥師主要干著藥品搬運、物流的工作。事實上,藥師更需要做的應該是為醫生、護士、患者,提供專業的用藥指導和服務。」同為藥學部臨床藥師組的周佳指出。

最理想狀態:醫生做診斷,藥師管用藥

臨床藥師是近十幾年,在我國發展起來的專業分支。2005年,原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台《醫院管理評價指南》,明確提出「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建立臨床藥師制」

也是這一年,包括上海新華醫院藥劑科(藥學部)在內的全國19家醫院,成為原衛生部「首批臨床藥師培訓基地」。上海新華醫院獲批抗感染藥物、小兒用藥、ICU等專業臨床藥師培訓的帶教資格。

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臨床藥學與葯事管理學系主任蔣學華接受媒體採訪表示,臨床藥師是患者用藥的指導者和健康的管理者。

簡單說,醫生根據患者癥狀,做出診斷,如是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或其他;然後給出治療方案,要手術或用藥。

臨床藥師的職責是根據診斷,結合病理機制、藥理機制,及患者疾病史、過敏史、用藥史等綜合情況,審核並優化處方,完成藥學監護,隨訪藥物應用結果。

「大醫院疑難雜症多,醫生專業很細。以前,醫生要自己查資料,解決用藥問題。現在有了臨床藥師,醫生能省出更多時間、精力,做疾病診斷。這是一種專業分工。」周佳介紹。

臨床藥師的「分層服務」

以上海新華醫院為例,臨床藥師的存在,有助實現用藥「分層服務」。

1.專科化臨床藥學服務。

新華醫院現設24名專職臨床藥師,專科化臨床藥學服務覆蓋全院十幾個科室或病區。

日常職責包括:

1.臨床藥師跟著醫生查房,在查房中對臨床藥物治療方案提出優化建議;

2.單獨抽時間做藥學查房,監護患者用藥過程;

3.審核醫囑和處方,把關合理用藥、安全用藥;

4.完成住院或出院的床旁用藥宣教;

5.定期給醫生和護士進行藥學培訓。

2.患者用藥教育。

「醫生做出院宣教,病情、預後等說得較多。臨床藥師主要從藥物使用角度,確保患者能正確用藥。」有患者家屬如此評價。

張青介紹,宣教資料來源於藥學部「自創」藥物信息資料庫,主要囊括藥物說明書、藥典、臨床指南等。如今,「新」葯層出不窮。資料庫信息也在不斷豐富。

3.設置靜脈用藥配置中心。

靜脈用藥配置對環境、消毒等要求較高。藥學部設統一配置中心。

4.藥學會診。

醫院會診平台特設「藥學會診」入口。一方面,臨床醫生需用藥指導時,會在平台上發出會診邀約。臨床藥師接到平台提示,就會出發。另一方面,若醫生處方有原則性錯誤,藥師會直接在後台,發出警示信息,提醒醫生修改。

「臨床藥師長期參與科室工作,和醫生有一起戰鬥的友誼。基於為患者提供更專業更好的醫療服務的共識理念,藥師『優化』藥物處方,也更易被醫生接受。」周佳介紹,越來越多的醫生碰到藥物相關問題時會直接電話諮詢藥師。

5.用藥門診。

目前,新華醫院藥學部設有小兒抗癲癇用藥和成人抗凝用藥兩個專科藥物諮詢門診,門診同時還兼負小兒常見病用藥諮詢以及「三高」人群用藥諮詢。期間經歷了最初鮮有人問津,到患者能主動來問、相關科室推薦患者來諮詢的過程。

「抗凝用藥有一些潛在風險。比如,特殊食物可能引起出血。我們門診會介紹。藥師解釋更細緻。」心血管內科相關醫生表示。

藥師發展有4難

「難。」回顧臨床藥師發展,周佳用1個字來形容。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缺乏統一明確的工作模式。

「目前不同醫院臨床藥師日常藥學服務尚沒有統一的工作模式,不同地區不同醫院做法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周佳表示。

其次,藥師服務沒有統一、明確的收費項。

在北京、上海、廣州,藥師門診都已不是新鮮事物:北京朝陽醫院的精準用藥專家門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更年期綜合管理一日門診、廣東省19家三甲公立醫院先後推出藥師門診……

但截至目前,我國關於藥師服務,沒有統一、明確的收費項。各地做法有差異。如在廣東省,各醫院藥師門診的諮詢費用不等,多在10元左右,最高不超過30元。

多數藥師門診所提供服務,主要為用藥管理、用藥諮詢。少數醫院,如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開始探索「協議處方」,嘗試讓藥師擁有處方權。

付出勞動,但沒有收費報酬,這對藥師職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再次,「認知度」低。

「藥師是幹嘛的?醫生和護士已經講過怎麼用藥了,你來幹什麼。」有些患者面對臨床藥師時,會有困惑、疑問。

但在張青的記憶中,這樣的冷漠、抵觸仍是少數。「要提升醫療服務的內涵和質量,重點之一就是工作做細,把過去因時間、人力限制,無法做到位的用藥諮詢,做到專業化。最終,醫患護葯都受益。」

最後,藥師「培訓」需持續加強。

有資料顯示,我國臨床藥學教育始於1989年的原華西醫科大學,但於1998年停止本科生招生。幾經周折,臨床藥學專業於2005年恢復,2012年再次進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

過往,大學院校傾向於培養藥學基礎研究型人才。很多臨床藥師都是畢業於大藥學專業,臨床知識缺乏。這也導致臨床藥師與醫生相比,學歷差了至少一個等級。

教育現狀正在改變。截止2017年年中,全國共有42所院校設置臨床藥學5年制本科;24所院校開展臨床藥學碩士研究生教育;11所院校進行臨床藥學博士研究生培養。

奔頭在哪裡?

2017年,「醫學界傳媒」下屬「醫生站APP」轉發《人民日報評臨床藥師「處境難」》一文。

從「醫生站APP」用戶評論來看,大家對「臨床藥師」的現狀,頗感尷尬。

@為葯瘋狂:我現在就是臨床藥學專業。有些課程對我們的要求就是了解而已。在培養過程中也不重視我們……

@未填寫:說那麼多,有人理解嗎?

@枯竹:對藥師的定位不行。

有評論指出,目前,我國醫改力推醫藥分開、藥房託管,目的不是要消滅藥師這個職位,而是讓其回歸職業本源,讓其利用專業知識、提供服務,提升用藥安全。

實現轉型,一方面要政策保障,另一方面要靠自身努力。周佳回憶,從原來只是窗口發葯,到能在病區做宣教,再到開設用藥諮詢,逐漸增加個性化服務內容,形成服務梯隊,離不開強化培訓和自身學習。

她也表示,如果將來「藥師服務費」政策落地,崗位更明確了,藥師職業發展會更好。

資料來源:

http://www.xinhuamed.com.cn/med/DepartmentDetail-49.aspx

護士節「反差萌」照片徵集中

各位美帥小護們

盡情投照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激素的副作用,你真的知道嗎?
中國省域醫院30強排行榜出爐,有你家醫院嗎?

TAG:醫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