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警惕:兒童用藥這些誤區你知道嗎?珠海專家教你如何安全用藥!

警惕:兒童用藥這些誤區你知道嗎?珠海專家教你如何安全用藥!

南都訊(記者李京)兒童用藥一直都是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近日一篇名為《警惕兒童用藥誤區!我國每年約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失聰》引發市民關注。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獲悉,兒童用藥不當時有發生,因此家長學會如何正確服藥很重要。

專家表示,兒童不是成人縮小版,按成人體重換算兒童用量是一種不夠精確的演算法。同時,要注意復方製劑,這種藥品含有多種成分,為確保兒童用藥安全,應避免不適宜的藥物聯用,且盡量選擇對症的單方製劑等。

日常諮詢者眾

近日央視新聞一篇名為《警惕兒童用藥誤區!我國每年約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失聰》提出我國兒童用藥品生產廠家少、品種少、適宜劑型少的「三少」的現狀,兒童用藥安全問題令人擔憂。

記者也從多家醫院獲悉,兒童用藥不當在珠海也時有發生,在日常接診中,有關兒童用藥方面的問題,諮詢者也比較多,「有些家長甚至會反覆詢問才放心,這也說明了大家對這些問題很重視,但同時也說明了受這類問題困惑的家長也很多。」有醫生表示稱。

據市婦幼保健院藥學部醫生董雪介紹,雖然藥品註冊臨床試驗環節、生產工藝各方面限制了兒童用法和安全性載入說明書或製成適合兒童服用的劑型,但也有部分藥品具有兒童專用劑型。另外,專業醫生在開具藥品時會根據患兒的年齡、吞咽能力選擇合適的劑型,對於沒有註明兒童用法用量,且非兒童禁用藥品,會依據權威書籍、指南的推薦或較精準的演算法給予合適的劑量。

按成人體重換算不準確

珠海市婦幼保健院作為婦幼保健醫院,其兒童藥品的種類較全,包括了抗菌葯、抗病毒藥、解熱鎮痛葯、抗組胺葯、促胃腸動力葯等多種。董雪表示,兒童不僅對藥品口味的要求比較高,不能吞服片劑和膠囊的嬰幼兒更是需要適合兒童服用的其他劑型,比如口服滴劑、溶液劑、顆粒劑等。

「使用合適劑量很重要。」董雪表示稱,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按成人體重換算兒童用量是一種不夠精確的演算法,所以對於醫務人員來說,在選擇說明書沒有寫明兒童劑量的藥物時,首先會依據其他權威書籍、指南的推薦。

比如注射用阿奇黴素,說明書顯示「16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中應用的療效與安全性尚未證實」,提示在16歲以下人群的臨床研究不充分,且沒有用法用量的推薦,經查閱權威書籍如《國家抗微生物指南》、《美國劑量手冊》等推薦的一般用法均為10mg/kg,每日1次,醫生在使用時以此為依據。

「只有在對於一些在書籍和指南中都難以查到用量的藥品,才可根據體重或年齡折算,但並不十分精確。」董雪稱,對於推薦用量範圍較大的藥物來說,主要是適用於「治療窗口」的藥品。所謂「藥物治療窗」,是指藥物濃度太低不產生治療效應,濃度太高則產生難以耐受的毒性,在這兩個濃度之間限定一個合理治療區域,該濃度區域常稱為「治療窗」或稱為「治療範圍」。

復方製劑成分應注意

記者了解到,選擇說明書沒有寫明兒童劑量的藥物時,醫生在臨床上一般使用的是體表面積計演算法。「這種計演算法較為科學。」董雪舉例稱,如果孩子體重在30公斤以下者,小兒體表面積=(公斤體重×0.035)+0.1,小兒用量=成人用量×小兒體表面積/1.73,來進行計算。

感冒是孩子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而市面上很多感冒藥都是復方製劑,是否需要注意呢?專家對此表示,復方製劑藥品含有多種成分,某些成分是相同的或藥理作用相同,比如復方氨酚愈敏口服溶液和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均含有解熱鎮痛和抗組胺的成分,復方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和小兒偽麻美酚滴劑都含有中樞鎮咳藥物等。

專家提醒稱,這些藥物若聯用療效未必增加,反而因為成分疊加過量增加不良反應風險,為確保兒童用藥安全,應避免不適宜的藥物聯用,且盡量選擇對症的單方製劑。

不可用飲料或果汁服藥

為了哄孩子吃藥,家長可能會使用果汁、飲料來說服孩子,但專家表示,基本上所有口服藥物均使用白開水送服或溶解後服用,使用果汁、飲料送服是不推薦的。

比如抗癲癇藥物卡馬西平,降血壓藥物硝苯地平等服用時應避免使用西柚類飲品送服,否則可能影響藥物代謝,造成體內濃度升高,增加不良反應風險。另外,還有些藥物的吸收受脂肪類食物影響非常大,比如免疫抑製劑他克莫司,服藥時必須為兩餐之間空腹的時間段。

「家長應掌握一些喂葯小技巧,可以有效避免哭鬧和嗆咳,比如溶解藥物水不要過多,45°斜抱孩子轉移注意力後喂服,使用專門喂葯的滴管從嘴角喂服。掌握正確的服用方法才能最好的發揮藥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董雪稱。

提醒:監控孩子反映,尋求專業幫助

藥品是把雙刃劍,治療疾病的同時都可能發生與其藥理作用有關或無關的不良反應,因此孩子服藥後需要特別監護。

比如在服用一些感冒藥後兒童可能頭暈、嗜睡,需要適當減少室外活動,增加休息時間;服用一些抗菌藥物時可能噁心、腹瀉,癥狀明顯時需要及時就醫並酌情更換藥物;使用霧化藥物後可能引起口腔真菌感染,需要在用藥後充分清潔口腔及面部。

董雪告訴記者,由於個體原因用藥後可能發生過敏,極少數嚴重者甚至威脅生命,需要在用藥後觀察是否有皮膚潮紅、皮疹、黏膜充血水腫、面色蒼白、四肢發涼等情況。而長期用藥者還需定期評估肝腎功能、監測血葯濃度等,有助於提早發現不良反應的發生。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某些有基礎疾病的兒童、肝腎功能異常的情況和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兒童,鑒於其複雜情況,專家建議家長一定要事先尋求專業醫師和藥師幫助,以降低用藥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日本「3·11」地震7周年 7萬餘災民仍未返鄉
褻瀆英雄烈士事迹、宣揚美化侵略戰爭或被追究刑責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