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海淀的樹!700年銀杏、千年古油松、古玉蘭之最……
一棵古樹、一段歷史
有了古樹名木
這座城市才更有韻味
想不想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咱海淀的古樹名木
每一棵都有故事哦
↓↓↓
古玉蘭之最
(名稱:玉蘭、望春花、玉蘭花)
▲這株清乾隆年間的白玉蘭生長於大覺寺的南配院:四宜堂,此院為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院名「四宜」為清雍正皇帝所題。這株玉蘭是大覺寺景觀八絕之一。高達10 米,胸圍1.5 米,是北京的「古玉蘭之最」。
▲它素以「花繁瓣大」,「玉潔香濃」,「一干一花,剛勁俊逸」而著稱。「古寺蘭香」,此之謂也。清明時節的盛花期,古玉蘭滿樹皆白宛若白玉,分外絢麗,把深山古剎點綴得古香古色,引得遠近遊人慕名觀賞。
千年古油松
(名稱:短葉松、短葉馬尾松、紅皮鬆、東北黑松)
▲海淀區鳳凰嶺自然風景區車耳營村關帝廟前,矗立這棵雄偉壯觀的古松,樹高8 米,胸圍3.5 米,此樹為遼代所植,至今已有千餘年,是北京最粗壯的古油松之一。
▲它南側的一個主枝向大道上長長地伸延,好像在迎接過往的來客,故名「迎客松」。盛夏它的巨冠濃蔭成為遊人乘涼休息的佳處。相傳它不但保護著關帝,也庇佑著村民,當地人一向視其為「神松」。
700年的古銀杏
(名稱:白果、公孫樹、鴨腳樹、蒲扇)
(科屬:銀杏科 銀杏屬)
▲紫竹院公園長河以北、萬壽寺以東,生長著這棵巨大的古銀杏,樹高15 米,胸圍8 米,樹冠面積為225 平方米。它為元末明初所植,距今700 年。相傳明朝末年,李自成率起義軍攻入北京前,曾在此樹拴過他的戰馬並露宿於樹下,因此得名「拴馬樹」。
百年毛白楊
▲素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和南牆外的澄懷園,於1860 年被英法聯軍縱火同時焚毀,園內的古樹名花也慘遭劫難。但澄懷園北側這三棵高大的毛白楊,卻幸免於難,至今仍昂首挺立,直衝雲霄。它們也成了侵略者火燒圓明園罪行的歷史見證。
▲這三株毛白楊高26 米,最粗的東南那棵毛白楊胸圍4.6 米,北面的那棵毛白楊胸圍4米,西面的那棵毛白楊胸圍3.6 米。毛白楊一般壽命較短,在50 年左右。而這三棵毛白楊是乾隆年間種植的,至今有300 多年,像這樣古老的毛白楊實屬罕見。
海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境內歷史遺迹
古建築眾多,為海淀留下了許多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源於自然,歷經滄桑
目睹了社會的變遷,文化發展的歷史
▲大覺寺銀杏王
▲大覺寺檜柏連柏
看完了這些古樹名木是不是為咱海淀感到驕傲
小編要告訴你
海淀區園林綠化局自2013年起至2015年止
為全區3771棵古樹建立了古樹名木資料庫系統
其中一級古樹317棵,二級古樹3454棵
從而起到更有效的對每棵古樹的
生長狀況、全生命周期的監管
使古樹名木的管理工作達到
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的要求
小編還想說:
古樹名木是綠色文物,也是研究和解讀它生活周圍環境和歷史的活化石,是自然和前人留下來的無價之寶。愛綠護綠,人人有責,希望我們所有市民能爭當古樹名木的「保護傘」。
(製作 | 韓金廷)


※厲害了!海淀這個村入選北京市首批傳統村落
※今天上午的海淀蘇家坨,全鎮出動,太震撼了!
TAG:北京海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