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間諜到國家總統,這個芬蘭人還是位「中國通」
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一條大街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花崗岩雕像。一位身著戎裝的威武軍人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目光炯炯地望著前方。他就是芬蘭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傳奇人物、芬蘭獨立運動的民族英雄、芬蘭元帥、芬蘭共和國第六位總統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
就是這位芬蘭的大人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曾被沙俄派往中國之行間諜任務。1906年,法國科學家保羅·培麗埃特向沙俄政府提出申請,希望進行一項科學考察,路線是塔什干—喀什—羅布泊—蘭州—大同—北京,俄軍總參謀部很快注意到這項申請,沙俄一直對中國西北部地區垂涎三尺,但由於對當地情況不甚了解,其戰略野心受到很大制約。佩里艾特的考察無疑是刺探中國軍事情報的最佳機會,俄軍總參謀部因此決定在考察隊中秘密安插一名俄國軍官從事間諜活動。1906年3月,俄軍總參謀部交給了當時俄軍駐中國滿洲里的第五十二龍騎兵團曼納海姆上校一項秘密任務,要他混進法國科學家佩里艾特率領的考察隊,潛入中國進行間諜活動。
曼納海姆出生於芬蘭,後進入聖彼得堡的尼古拉騎兵學校學習,畢業後在俄軍服役,參加過日俄戰爭,由於在奉天戰役中表現勇敢而提前晉陞為上校軍銜。曼納海姆精明能幹,是俄軍中小有名氣的中國通,更重要的是,他持芬蘭護照,不易引起中方懷疑。為了方便與中國人溝通,他還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馬達漢。在為期兩年的實地考察活動中,曼納海姆中國西北部8個省份,行程1.4萬公里,收集了大量重要情報。他撰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並親自向沙皇進行彙報。按照他的建議,俄軍應該佔領新疆和甘肅兩個重要省份。這份報告於1909年印刷出版,作為正式情報資料在俄軍內部廣為流傳。
從此曼納海姆的仕途一帆風順,1910年榮升少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德軍激戰在波蘭戰場,歷任騎兵師長、軍長等職,因戰功卓著被升為中將。1917年,曼納海姆回到芬蘭,在芬蘭內戰中,曼納海姆擔任白衛軍總司令,在他的領導下,鎮壓了由蘇聯支持的工人武裝發動的起義,使芬蘭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曼納海姆率領芬蘭軍隊抵抗了蘇聯的入侵,弱小的芬蘭抵禦住龐大的蘇聯,芬蘭以死亡900人傷1700人的代價,殲滅了蘇軍的兩個整編師近三萬人,還俘虜了1300多人。這一戰役震驚了世界,足以讓曼納海姆名垂青史了。
1944年,芬蘭總統里提因病辭職,77歲的曼納海姆接任總統,從這個意義上講,他應該是在中國活動過的最高級別的間諜了。


TAG:江湖一棵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