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為中國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們與上帝又是什麼關係?
文 / 小道
這學期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聽了李海龍老師的易經課,他的課不但有趣,而且有料,不聽不足為人,不足為中國人。
李海龍老師,出身中醫世家,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系,他執著陰陽之道,至今二十餘載,承先賢之意,自成一體。本人出於對老師的尊敬,對他的介紹到此為止,想聽更多內容,請自行詢問。
認識李海龍老師是在他教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基本概論》課上,記得上第一節課,我和室友坐在靠近門口的第一排,老師來了就跟我們聊天,當時我們正在討論關於宗教和科學的問題,老師聽完我們的討論很自信的說了一句:科學有它的價值,但是不能什麼都信科學。
當時我不以為然,現在卻深以為然。
有些老師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真的很有學問,他們的言談舉止都透露著霸氣,因為在這個領域,他們是真正的專家。
一生遇到一個這樣的老師不容易,我要好好珍惜。
讀的書多了,就會有很多疑問,我得知能選李海龍老師的易經課後,就把自己的這些問題總結了一下,準備等第五周開課之後和老師探討。
問題大概有這些:
您相信命中注定嗎?如何看待?
您有信仰嗎?
有信仰好還是沒有信仰好?
佛學是真的嗎?
人的運氣從何而來?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如何看待達爾文之後的基督教在世界的發展?
文明從何而來?
意識如何誕生?
人從何而來?
上帝從何而來?
人與上帝的關係?
......
每節課我都會問老師一些問題,老師也很樂意解答,當然他的解釋不一定是對的,不過至少代表了他的世界觀。不過老師非常忙,一般每節課都會有十來個社會上的人來聽他的課,前兩排坐的都是老師。甚至有一次,後面站了好幾個學生,因為沒位置了。
行了,廢話不多說,下面看標題第一句:
我們生而為人,為中國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自信
為什麼?
因為我們丟掉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李老師講,中國的文化,從漢代董仲舒之後,就已經不再純粹了,因為它附加了一個及其重要的字:令。
因為董仲舒的新儒學融合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思想,使得儒學神學化,本質上是外儒內法的。
既然是「令」,那就代表著,我們自己根本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奴隸。
所以,我們第一次失去了我們作為人的自信。
後來鴉片戰爭,英美帝國主義的國力和軍事實力碾壓了我們中華民族,於是就有一些鼓吹洋文化的「賣國賊」。這些以新文化運動為主,他們要求廢除漢字,改用英文,他們認為洋人的東西都是好的,中國傳統的東西都是壞的…
就這樣,我們又失去了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信。
其實,我們根本無需自損,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最根本的淵源就比那些洋人要高貴的多。
且以信仰來講,歐美國家大都信仰基督教,中東國家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唯有中國,基本沒有宗教信仰。為何?
因為中國不需要宗教信仰!!!
基督教信仰耶穌,伊斯蘭教信仰安拉,他們認為神是創造一切都,是至高無上的。
在基督裡面,有一個最原始的東西,叫「原罪」,也就是說人性是罪惡的。自從亞當犯錯之後,人與神的關係就宣告破滅,自此變成神的奴隸,一生都在救贖。
中國則不同,中國的文化認為,皇帝是上天的代表,人民聽皇帝的,就是順應天道,所以古代皇帝在聖旨上發布法令時都會加上一句:奉天承運,皇帝召曰。
我們也有神,我們稱我們的神叫顓頊(zhuan xu),他是黃帝的第四個兒子,伏羲的孫子。也就是說,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都是神的兒子。
白雲先生說:中國文化的根基,就在於敬天法祖而設宗廟,與聖人以道立教以正百姓。而其他民族則不然,他們文化的出發點,幾乎全是迷信。
有了迷信之後,進而就產生了信仰。
因為無道,所以他們認為世界由某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操縱,這種觀念就是迷信。對這種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淫祀,進一步就形成了信仰。
所以,迷信是心智不全的產物,信仰則是這種心智不全精神癥候的進一步加深。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明白了,我們炎黃子孫是神的兒子,而西方蠻夷民族則是神的奴隸,孰輕孰重自然明了。
既然我們是神的兒子,那也就意味著人與神的關係:人就是神,神就是人,只不過他們是特殊的人。
李海龍老師最後總結了一下:我們學習《易經》,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是為了算卦看風水,這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我們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是世界的主人,我們要從奴隸走向上帝,做主人。
天,是自己!勝天一子,便是戰勝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我們作為人,最重要的是要自信!
最後說一下「中」這個字。
蠻夷文化對我們的侵蝕很嚴重,我們現在的生活到處都是西方的東西,甚至是我們平時的交流溝通。
因為國內使用普通話交流,所以我們河南人出門都不好意思說「中」這個字了,因為俗、土!
其實不然。
何為中?
恰到好處謂之中。也就是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
如果是「行」是OK,「好」是good,那「中」便是the best。
永遠不要丟掉老祖宗的東西,也永遠不要忘了自己是從何而來的,因為那是我們的源頭,如果源頭錯了,那豈不是否定現在的自己,自斷出路?


TAG:孤林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