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如何懲罰「晚婚」「不婚」的人?漢朝說:征他們的光棍稅

古代如何懲罰「晚婚」「不婚」的人?漢朝說:征他們的光棍稅

中國古代社會認為生多少孩子最合適?

五男二女!需要七個孩子,合起來就是金剛葫蘆娃呀。

在古代,這種觀念更是人們認可的理念之一,許多朝代都為了增加人口而興奮。比如唐太宗就說「刺史、縣令以下官人,若能婚姻及時,鰥寡數少,量准戶口增多,以進考第。如導勤乖方,失於配偶,准戶減少,以階殿失。」

意思就是:刺史、縣官這些基層官員們,如果能夠及時促進婚姻,減少鰥寡孤獨的人口,使戶口增多,那就會給予考核晉級升遷。如果相反,那麼,你想晉陞廟堂,那就別想了。

唐高宗也因為人口增加由太宗時期的300萬,增加到了380萬而興奮不已。

古代如何懲罰「晚婚」「不婚」的人?漢朝說:征他們的光棍稅

唐高宗

1)古代如何懲罰「晚婚」「不婚」的人:徵稅

既然要提高生育量,那就必須要對「晚婚」「不結婚」的人進行關注。為此,漢惠帝於公元前189年就出現了「單身稅」,也即對「不結婚」「晚婚」的女人進行懲罰。法律上說:「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劉邦制定的人頭稅徵收標準是每人一年一算,一百二十錢為一算,五算就是六百錢。那時,一石等於120斤,一石糧食大概100錢左右,那麼,六百錢就是五石頭、六百斤糧食。六七百斤糧食相當於咱們現在的人一個大小夥子兒的飯食量。古代糧食生產量不高,現在高產作物玉米、小麥、大米這些可都還沒有。

這些還是經濟上的懲罰,法律上的懲罰那早就有了。

古代如何懲罰「晚婚」「不婚」的人?漢朝說:征他們的光棍稅

劉邦

2)強制結婚

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就命令,女子十七不嫁、男子而是不娶,父母都有罪。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南北朝時期,而且結婚年齡要求更早了,「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如果經濟你不聽、法律你還不聽,怎麼辦?強迫結婚!唐太宗唐太宗《令有司勸勉庶人婚聘及時詔》就要求:男20以上、女15以上未嫁娶的,都要由州縣地方官員負責以禮聘娶。因為窮的,周邊的有錢的鄰居替他出彩禮,國家的「官媒」去說合!

可以說從春秋時代開始,因為周王室勢力衰微,各個諸侯國崛起,戰爭頻發,各個國家開始提倡「早婚」「多育」。由此,拉開了長達三千年的歷史。最早的就是漢昭帝八歲結婚、皇后六歲結婚。再小就是十一歲公主出嫁了。總體上,我國是男十五六,女十三四五。

「五男二女」是當時人們心中最佳的「生育數量和結構」,但問題是在過去,要想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需要人們「早婚」。

古代如何懲罰「晚婚」「不婚」的人?漢朝說:征他們的光棍稅

勾踐

3)古代支持早婚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使「生育周期」延長呀。不僅僅是中國古代,就是西方國家也是如此。「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國女王和印度女皇」的維多利亞女王時期(1837-1901年)也是極力擴展英國的生育時間、提高生產率。

別以為這是古代社會不尊重人權的事情,說什麼中國是「農業社會」國家,重視「傳承」。「結婚」從來就不是「個人」的事情,但「結婚」總體狀況屬於正常狀態下,國家可以不管「個人事務」,但是,如果「威脅」到了國家利益的時候,「個人」就必然會受到抑制。

古代如何懲罰「晚婚」「不婚」的人?漢朝說:征他們的光棍稅

英雄母親

「英雄母親」在蘇聯的歷史就充分證明,對「正向鼓勵」會極大促進人口發展,使國家免於受到外敵地毀滅。那麼,「負向鞭策」是否可以呢?在這方面,我國的歷史可以提供廣泛借鑒意義。

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讓羅斯福認識康有為在中美華人的巨大影響力

學霸段祺瑞是如何由巔峰跌落的

神話宋仁宗「守成之君」毫無必要,肩膀上擔不起責任什麼也白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1850年代古巴華工死亡率67%,清廷得知後火速派出一名官員調查
美國如何逼古巴反美:經濟威脅、外交圍困、武裝滲透與侮辱領導人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