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對勞動熱愛到一定境界的唐朝和尚:哪天不勞動就不吃飯了

對勞動熱愛到一定境界的唐朝和尚:哪天不勞動就不吃飯了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個喜大普奔的日子,唯一的主題就是——放假。

勞動節之所以放假,是工人們通過有組織的罷工、示威遊行,以自己的血汗爭取來的權益。不過,唐朝時候有個和尚,卻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勞動是人的天性,如果哪天不讓他勞動,他連飯都不吃!

勞動節(zuì)快(guāng)樂(róng)

今天的中國人都知道,佛門有許許多多的清規戒律,遵守清規戒律的是正經和尚,不遵守的就不是正經和尚(排除濟公這種另類的存在)。

不過,雖然大家都知道和尚要遵守清規戒律,但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創製清規戒律的人是誰。這個人,便是唐代的百丈懷海禪師。

《百丈清規》書影

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因為常住洪州(今江西奉新)百丈山,所以被尊稱為「百丈懷海」。禪師是清規的創製者,也是把禪宗、把佛門帶向深山清修的一代領袖。

百丈懷海禪師世壽九十五,在古代絕對是高壽。為啥人家這麼高壽呢?很簡單,熱愛勞動。

年輕時的百丈懷海

百丈懷海禪師住世時,他的佛學修為是世所公認的,同時,他還制訂了《百丈清規》,徒子徒孫們按著這個標準去修行,可以事半功倍。此外,禪師高屋建瓴,破天荒地喊出了「一日不作,則一日不食」的口號。

一日不作,則一日不食

直到今天,在南亞、東南亞的南傳佛教徒仍然保持著托缽行乞的傳統,即我們所說的「化緣」。在中國,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社會一直籠罩在佛教的宗教狂熱之中,到了中唐,財政已經十分緊張,而寺廟又不納稅。這個時候,百丈懷海等人適時提出「自耕自食」的主張,自然是受到社會各界歡迎的。

結廬而居的出家人

據說,百丈懷海禪師在七八十歲的時候,仍然和大家一起在田間勞作,弟子們見到這情形,都擔心禪師的身體。於是,大家合計著,把禪師用的農具給藏了起來,心想,師父找不到農具,總不用勞作了吧。

沒想到,百丈懷海禪師找不到農具,當天沒法勞作,就乾脆餓了一天肚子——真正兌現了「一日不作,則一日不食」的誓言。

百丈禪寺

今天是勞動節,主題是——放假。但也請大家記住,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服務行業從業者,在勞動節也要繼續工作,他們就像百丈懷海禪師一樣,「一日不作,則一日不食」。

勞動節,請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贊吧!

一日不作,則一日不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一文讀懂:「跳出三界外」是要跳出哪三界
這種無厘頭的「玩法」,是禪宗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