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演繹長江綠色發展「辯證法」

演繹長江綠色發展「辯證法」

——湖北堅定走長江生態環境修復保護之路

4月28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至喜長江大橋下的江段,數頭江豚在江中嬉戲,它們時而躍出水面展示迷人的「微笑」,時而甩尾潛入水中留下一串水泡——這是湖北以最大力度實施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例證。

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兩年來,「生態優先」已成為沿江城市經濟發展的共識。長江約6300公里,橫貫湖北段就有1000多公里,湖北長江岸線資源居全國第一。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湖北責任重大。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說,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將抓好長江大保護,作為確保子孫後代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決摒棄犧牲環境以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觀念,將修復長江生態放在壓倒性位置。

保護長江,規劃先行。湖北編製實施了《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總體規劃》,配套編製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立體綠色交通走廊建設、產業綠色發展、綠色宜居城鎮建設、文化建設等5部專項規劃,修改完善多部規劃,構建了「1+5+N」的規劃體系,從源頭上立起生態優先的「規矩」。以負面清單形式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總量和強度「雙控」,實現「留白」發展,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為未來發展留足綠色空間。

治江還得有硬招。2017年1月份,湖北省出台《關於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限制在長江幹流沿線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項目,禁止新增長江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堅決關停沿江排污不達標企業。這一決定,與已有的水污染防治、秸稈露天禁燒、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銜接,織密保護長江的「法治網」。

4月28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至喜長江大橋下的江段,數頭江豚在江中嬉戲,它們時而躍出水面展示迷人的「微笑」,時而甩尾潛入水中留下一串水泡——這是湖北以最大力度實施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例證。

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兩年來,「生態優先」已成為沿江城市經濟發展的共識。長江約6300公里,橫貫湖北段就有1000多公里,湖北長江岸線資源居全國第一。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湖北責任重大。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說,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將抓好長江大保護,作為確保子孫後代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決摒棄犧牲環境以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觀念,將修復長江生態放在壓倒性位置。

保護長江,規劃先行。湖北編製實施了《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總體規劃》,配套編製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立體綠色交通走廊建設、產業綠色發展、綠色宜居城鎮建設、文化建設等5部專項規劃,修改完善多部規劃,構建了「1+5+N」的規劃體系,從源頭上立起生態優先的「規矩」。以負面清單形式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總量和強度「雙控」,實現「留白」發展,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為未來發展留足綠色空間。

治江還得有硬招。2017年1月份,湖北省出台《關於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限制在長江幹流沿線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項目,禁止新增長江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堅決關停沿江排污不達標企業。這一決定,與已有的水污染防治、秸稈露天禁燒、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銜接,織密保護長江的「法治網」。

湖北還建立了綠色GDP考評體系,考評結果作為幹部選拔任用重要依據。在全國「百強縣市」大冶,鄉鎮被區分為「優先發展」「重點發展」「限制發展」等三類功能區,分類考核,不再唯GDP。而且,一份終身追責的「負債表」,督促幹部交出一份「綠色資產」明白賬。湖北編製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責任審計,領導幹部在任一方,留下多少「自然資產」,得交一筆明白賬。

「強調保護,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前提下,追求科學、有序的高質量發展。」湖北省省長王曉東說,湖北要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長江真正建設成生態廊道,「堅決防止把長江搞窄了、搞淺了、搞臭了」。

以長江大保護為機遇,湖北優化產業布局。「萬企萬億」技改工程一年投資4959億元,同比增長61.1%;國家存儲器基地、華星光電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夯實了綠色產業發展基礎。同時,推進一批重大生態修復和重大技改項目,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從「化工鎖江」到「創新賽跑」,湖北在轉型升級中不斷培育新動能。

在武漢長江新區,長江水體的水質提升成了主要目標,文化長廊、藝術空間、活力秀場、城市陽台、環江綠道,組成了美麗的濱江風景;在宜昌,沿江一公里內化工企業正遷往離長江較遠的專業化工園區,向綠色化、循環化、高端化轉型;在荊州,發揮農耕、水鄉文化、紅色旅遊優勢,重點打造中心城區休閑觀光農業,洪湖市、監利縣、公安縣水鄉濕地旅遊業,松滋市、石首市特色生態農業三大休閑農業板塊……沐浴著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的春光,一幅巨大的長江岸線生態優美畫卷,正在湖北鋪展延伸。

4月28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至喜長江大橋下的江段,數頭江豚在江中嬉戲,它們時而躍出水面展示迷人的「微笑」,時而甩尾潛入水中留下一串水泡——這是湖北以最大力度實施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例證。

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兩年來,「生態優先」已成為沿江城市經濟發展的共識。長江約6300公里,橫貫湖北段就有1000多公里,湖北長江岸線資源居全國第一。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湖北責任重大。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說,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將抓好長江大保護,作為確保子孫後代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決摒棄犧牲環境以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觀念,將修復長江生態放在壓倒性位置。

保護長江,規劃先行。湖北編製實施了《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總體規劃》,配套編製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立體綠色交通走廊建設、產業綠色發展、綠色宜居城鎮建設、文化建設等5部專項規劃,修改完善多部規劃,構建了「1+5+N」的規劃體系,從源頭上立起生態優先的「規矩」。以負面清單形式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總量和強度「雙控」,實現「留白」發展,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為未來發展留足綠色空間。

治江還得有硬招。2017年1月份,湖北省出台《關於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限制在長江幹流沿線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項目,禁止新增長江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堅決關停沿江排污不達標企業。這一決定,與已有的水污染防治、秸稈露天禁燒、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銜接,織密保護長江的「法治網」。

湖北還建立了綠色GDP考評體系,考評結果作為幹部選拔任用重要依據。在全國「百強縣市」大冶,鄉鎮被區分為「優先發展」「重點發展」「限制發展」等三類功能區,分類考核,不再唯GDP。而且,一份終身追責的「負債表」,督促幹部交出一份「綠色資產」明白賬。湖北編製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責任審計,領導幹部在任一方,留下多少「自然資產」,得交一筆明白賬。

「強調保護,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前提下,追求科學、有序的高質量發展。」湖北省省長王曉東說,湖北要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長江真正建設成生態廊道,「堅決防止把長江搞窄了、搞淺了、搞臭了」。

以長江大保護為機遇,湖北優化產業布局。「萬企萬億」技改工程一年投資4959億元,同比增長61.1%;國家存儲器基地、華星光電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夯實了綠色產業發展基礎。同時,推進一批重大生態修復和重大技改項目,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從「化工鎖江」到「創新賽跑」,湖北在轉型升級中不斷培育新動能。

在武漢長江新區,長江水體的水質提升成了主要目標,文化長廊、藝術空間、活力秀場、城市陽台、環江綠道,組成了美麗的濱江風景;在宜昌,沿江一公里內化工企業正遷往離長江較遠的專業化工園區,向綠色化、循環化、高端化轉型;在荊州,發揮農耕、水鄉文化、紅色旅遊優勢,重點打造中心城區休閑觀光農業,洪湖市、監利縣、公安縣水鄉濕地旅遊業,松滋市、石首市特色生態農業三大休閑農業板塊……沐浴著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的春光,一幅巨大的長江岸線生態優美畫卷,正在湖北鋪展延伸。

4月28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至喜長江大橋下的江段,數頭江豚在江中嬉戲,它們時而躍出水面展示迷人的「微笑」,時而甩尾潛入水中留下一串水泡——這是湖北以最大力度實施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例證。

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兩年來,「生態優先」已成為沿江城市經濟發展的共識。長江約6300公里,橫貫湖北段就有1000多公里,湖北長江岸線資源居全國第一。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湖北責任重大。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說,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將抓好長江大保護,作為確保子孫後代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決摒棄犧牲環境以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觀念,將修復長江生態放在壓倒性位置。

保護長江,規劃先行。湖北編製實施了《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總體規劃》,配套編製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立體綠色交通走廊建設、產業綠色發展、綠色宜居城鎮建設、文化建設等5部專項規劃,修改完善多部規劃,構建了「1+5+N」的規劃體系,從源頭上立起生態優先的「規矩」。以負面清單形式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總量和強度「雙控」,實現「留白」發展,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為未來發展留足綠色空間。

治江還得有硬招。2017年1月份,湖北省出台《關於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限制在長江幹流沿線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項目,禁止新增長江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堅決關停沿江排污不達標企業。這一決定,與已有的水污染防治、秸稈露天禁燒、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銜接,織密保護長江的「法治網」。

湖北還建立了綠色GDP考評體系,考評結果作為幹部選拔任用重要依據。在全國「百強縣市」大冶,鄉鎮被區分為「優先發展」「重點發展」「限制發展」等三類功能區,分類考核,不再唯GDP。而且,一份終身追責的「負債表」,督促幹部交出一份「綠色資產」明白賬。湖北編製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責任審計,領導幹部在任一方,留下多少「自然資產」,得交一筆明白賬。

「強調保護,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前提下,追求科學、有序的高質量發展。」湖北省省長王曉東說,湖北要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長江真正建設成生態廊道,「堅決防止把長江搞窄了、搞淺了、搞臭了」。

以長江大保護為機遇,湖北優化產業布局。「萬企萬億」技改工程一年投資4959億元,同比增長61.1%;國家存儲器基地、華星光電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夯實了綠色產業發展基礎。同時,推進一批重大生態修復和重大技改項目,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從「化工鎖江」到「創新賽跑」,湖北在轉型升級中不斷培育新動能。

在武漢長江新區,長江水體的水質提升成了主要目標,文化長廊、藝術空間、活力秀場、城市陽台、環江綠道,組成了美麗的濱江風景;在宜昌,沿江一公里內化工企業正遷往離長江較遠的專業化工園區,向綠色化、循環化、高端化轉型;在荊州,發揮農耕、水鄉文化、紅色旅遊優勢,重點打造中心城區休閑觀光農業,洪湖市、監利縣、公安縣水鄉濕地旅遊業,松滋市、石首市特色生態農業三大休閑農業板塊……沐浴著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的春光,一幅巨大的長江岸線生態優美畫卷,正在湖北鋪展延伸。

湖北還建立了綠色GDP考評體系,考評結果作為幹部選拔任用重要依據。在全國「百強縣市」大冶,鄉鎮被區分為「優先發展」「重點發展」「限制發展」等三類功能區,分類考核,不再唯GDP。而且,一份終身追責的「負債表」,督促幹部

4月28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至喜長江大橋下的江段,數頭江豚在江中嬉戲,它們時而躍出水面展示迷人的「微笑」,時而甩尾潛入水中留下一串水泡——這是湖北以最大力度實施長江生態環境修復、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例證。

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兩年來,「生態優先」已成為沿江城市經濟發展的共識。長江約6300公里,橫貫湖北段就有1000多公里,湖北長江岸線資源居全國第一。抓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湖北責任重大。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說,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將抓好長江大保護,作為確保子孫後代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決摒棄犧牲環境以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觀念,將修復長江生態放在壓倒性位置。

保護長江,規劃先行。湖北編製實施了《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總體規劃》,配套編製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立體綠色交通走廊建設、產業綠色發展、綠色宜居城鎮建設、文化建設等5部專項規劃,修改完善多部規劃,構建了「1+5+N」的規劃體系,從源頭上立起生態優先的「規矩」。以負面清單形式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總量和強度「雙控」,實現「留白」發展,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為未來發展留足綠色空間。

治江還得有硬招。2017年1月份,湖北省出台《關於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限制在長江幹流沿線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項目,禁止新增長江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堅決關停沿江排污不達標企業。這一決定,與已有的水污染防治、秸稈露天禁燒、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銜接,織密保護長江的「法治網」。

湖北還建立了綠色GDP考評體系,考評結果作為幹部選拔任用重要依據。在全國「百強縣市」大冶,鄉鎮被區分為「優先發展」「重點發展」「限制發展」等三類功能區,分類考核,不再唯GDP。而且,一份終身追責的「負債表」,督促幹部交出一份「綠色資產」明白賬。湖北編製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責任審計,領導幹部在任一方,留下多少「自然資產」,得交一筆明白賬。

「強調保護,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前提下,追求科學、有序的高質量發展。」湖北省省長王曉東說,湖北要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長江真正建設成生態廊道,「堅決防止把長江搞窄了、搞淺了、搞臭了」。

以長江大保護為機遇,湖北優化產業布局。「萬企萬億」技改工程一年投資4959億元,同比增長61.1%;國家存儲器基地、華星光電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夯實了綠色產業發展基礎。同時,推進一批重大生態修復和重大技改項目,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從「化工鎖江」到「創新賽跑」,湖北在轉型升級中不斷培育新動能。

在武漢長江新區,長江水體的水質提升成了主要目標,文化長廊、藝術空間、活力秀場、城市陽台、環江綠道,組成了美麗的濱江風景;在宜昌,沿江一公里內化工企業正遷往離長江較遠的專業化工園區,向綠色化、循環化、高端化轉型;在荊州,發揮農耕、水鄉文化、紅色旅遊優勢,重點打造中心城區休閑觀光農業,洪湖市、監利縣、公安縣水鄉濕地旅遊業,松滋市、石首市特色生態農業三大休閑農業板塊……沐浴著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的春光,一幅巨大的長江岸線生態優美畫卷,正在湖北鋪展延伸。

交出一份「綠色資產」明白賬。湖北編製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責任審計,領導幹部在任一方,留下多少「自然資產」,得交一筆明白賬。

「強調保護,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前提下,追求科學、有序的高質量發展。」湖北省省長王曉東說,湖北要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長江真正建設成生態廊道,「堅決防止把長江搞窄了、搞淺了、搞臭了」。

以長江大保護為機遇,湖北優化產業布局。「萬企萬億」技改工程一年投資4959億元,同比增長61.1%;國家存儲器基地、華星光電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夯實了綠色產業發展基礎。同時,推進一批重大生態修復和重大技改項目,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從「化工鎖江」到「創新賽跑」,湖北在轉型升級中不斷培育新動能。

在武漢長江新區,長江水體的水質提升成了主要目標,文化長廊、藝術空間、活力秀場、城市陽台、環江綠道,組成了美麗的濱江風景;在宜昌,沿江一公里內化工企業正遷往離長江較遠的專業化工園區,向綠色化、循環化、高端化轉型;在荊州,發揮農耕、水鄉文化、紅色旅遊優勢,重點打造中心城區休閑觀光農業,洪湖市、監利縣、公安縣水鄉濕地旅遊業,松滋市、石首市特色生態農業三大休閑農業板塊……沐浴著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的春光,一幅巨大的長江岸線生態優美畫卷,正在湖北鋪展延伸。

(責編:李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我國銀行業營業網點總數達到22.87萬個
工信部:2017年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總規模超過18萬億元

TAG: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