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一定要吃它,祛風濕,祛濕毒!
在農村有一種小草,看著不起眼,其實作用非常大,它就是白蒿。白蒿之所以叫白蒿,是因為它外表很像艾葉,而且顏色是白色的,非常矮小。別看它小小一顆,它的用處可謂是非常多,在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會用到它。
每到春節,白蒿就開始隨著生長,農村很多人都說白艾蒿在春季食用最好,有補氣的作用。所以在五一期間,相信很多人都會去採摘白蒿食用吧!
白蒿價值非常高高,白蒿內含有揮髮油、茵陳蒿素A、B、濱蒿素、有降血壓、黃酮和香豆素、降血壓和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退黃疸和驅除蛔蟲及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
白蒿的做法:
別名:白蒿窩頭,將白蒿取嫩部分,切碎,混在玉米面里,拌勻鎬好,蒸做窩頭。既調劑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
白蒿還有起到祛濕的作用,濕氣是人類的頭號殺手,中醫都拿它沒辦法,濕氣不去,吃再多的補藥也是隔山打牛。當你濕氣重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身體出現臉出油、大便粘馬桶、頭部昏昏沉沉等癥狀,其實這些都是濕氣重的癥狀。
那麼除了白蒿祛濕之外,我們在生活中還可以吃一些祛濕健脾的食物,如山藥、芡實、薏米等,其中祛濕最好的祛濕食物就要說到薏米了。《本草綱目》記載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目前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河北安國薏米,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安徽毫州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
金沙薏米,在中國眾多的薏米中,當年皇帝偏偏只選擇了產自一個小村子的薏米作為朝廷的貢品。足以說明它的營養價值之高。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薏米正是採集於金沙村的金沙薏米,在眾多地方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顆粒最小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而小,藥用價值也就越高。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紅豆20克、芡實5克、枸杞2克
做法:把薏米紅豆洗凈浸泡一小時,然後放入煲中加水煮爛熟開即可。
薏米蓮子羹
用料:薏米 50克 ,蓮子30克
做法:蓮子洗凈去芯,全部放入鍋中煮熟,加入紅糖即可。


※春季蒲公英雖然好,但是這幾類人不宜食用!
※每天試著吃一個蘋果,堅持吃半月,身體會出現這些好處
TAG:健身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