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的不朽著作《神滅論》,為何與佛教展開激烈的論戰?

他的不朽著作《神滅論》,為何與佛教展開激烈的論戰?

南朝齊梁時代,華夏大地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范縝(音zhen)。范縝字子真,南陽舞陰(今河南泌陽縣)人。他出身貧苦,但志向遠大。讀書求學時,穿一身破舊衣服,混在穿戴華麗的貴族子弟中,他從不氣餒,決不自卑,振奮精神,刻苦學習,很得老師喜歡。

成人以後,在齊、梁兩個朝代都作過小官。他耿直爽快,有話即說,無所顧忌,也從不巴結逢迎達官貴族。那時,人們經受三國、魏晉六朝的長期戰亂,對現實生活的厭倦和不滿情緒相當普遍。大家都想方設法尋求精神的解脫,逃避眼前的苦悶。於是迷信思想大肆泛濫,主張精神不滅的佛教非常盛行。

佛教宣揚人死以後靈魂還在,會去重新投胎;今生作好人干好事,來生就得善報;今生作壞人幹壞事,來生就得惡報;一個人此生的遭遇,就是你前世善惡的反映。范縝不相信這些說法,認為世上根本沒有什麼靈魂投胎轉世更是胡言亂語。竟陵王蕭子良,是齊武帝的兒子,地位顯赫,權力很大。

見范縝不相信佛教,他當眾質問說:「你不信因果報應,我就問你:人世間為什麼有的人富貴,有的人卑賤呢?范縝淡然一笑,望著窗外的花樹靈機一動說:「人生就如同一棵樹上開的花,風一吹,花朵就紛紛飄落。有的落在乾淨的坐席上,有的落在骯髒的糞池裡。殿下你,就是那落在坐席上的花;我范縝,就是那落在糞池裡的花。

雖然我們的處境各不相同,因果報應的根據在哪裡呢?」面對范縝這生動的比喻所闡明的深刻道理,竟陵王蕭子良張口結舌,無言答對。從此,范縝就沿著這個思路,深入細緻地研究有關人的靈魂問題。梁武帝蕭衍天監三年(公元504年),梁朝宣布佛教為國教。三年後,范縝就發表了他的不朽著作《神滅論》,與佛教展開激烈的論戰。

《神滅論》批駁了人死精神不滅的謬論,指出人的肉體和精神是緊密相連的整體肉體是根本,精神依附肉體;肉體存在精神存在,肉體消滅精神也就隨著消失。接著,范縝還用刀和刀刃的關係,進一步說明肉體和精神的關係:我們說一把刀很鋒利,是說這把刀的刀刃很鋒利;但離開了刀,刃的鋒利不鋒利也就不存在了,正如人的肉體消失了,精神也就消失一樣。

《神滅論》還論述了佛教的危害,說:人們不惜傾家蕩產去求神拜佛,卻絲毫不願幫助窮困的親戚和世上的弱者,這是為什麼呢?這是人的私心太重的緣故。你看那富貴人家給窮人一點小小的施捨,臉上就露出吝惜的神色;捐大量的財物給富有的和尚,內心卻感到無比舒暢(因為這樣他就有了來世得到好報的希望)。

佛教用虛無渺茫的東西來引誘人獻出財物,用「地獄」的痛苦來威嚇大家,結果天下財物都被官府、貴人、和尚享受,受苦受窮的人一輩子受苦受窮。最後,范縝要求廢棄佛教,鼓勵大家發展生產。只有生產發展了,人們才能豐衣足食,生活幸福,國家也才能繁榮富強。《神滅論》一發表,引起朝廷上下極大震動。

竟陵王蕭子良立刻召集全國的高僧來與范縝辯論,結果這些高僧發出的謬論都被范縝一一駁倒硬的不行來軟的。蕭子良派王融對范縝說:「以先生的才能,只要不發表那污七糟八的奇談怪論,當個中書郎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范縝聽了這位中書郎王融的話,笑著說:「假如我范縝願意出賣主張去謀官做,豈只做一個中書郎呢!梁武帝蕭衍見范縝軟硬不吃,一氣之下就把范縝流放到南方邊遠地區。但真理是打不垮的,《神滅論》所閃耀的思想光輝,永遠輝煌、燦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奧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小奧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