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的2字訣!特朗普、貝佐斯、喬布斯為何都這麼做事
島 君 說
我們都迷戀整潔有序。做事循規蹈矩,喜歡安穩的生活以及明確的成功方向。
但是你因此更成功了嗎?答案並不像我們用直覺推斷出的那樣。
蒂姆·哈福德在他的新書《混亂》告訴我們:學會擁抱混亂,才能激發真正的創造力;不去努力計劃成功,結果會更成功。
註:本文摘編自《混亂——如何成為失控時代的掌控者》,正和島作為中信出版集團合作方,經授權發布。
作 者:蒂姆·哈福德
編 輯:葉開甫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高明的決策者,善於出奇制勝
1.特朗普:不按套路出牌
2015年,特朗普宣布自己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整個世界都以為他在開玩笑。然而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特朗普的競選對手都是手段老辣的政客,會精心準備每一篇新聞稿並提前和媒體通氣,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醜,維護政治形象。
但是,無論他們的演講或聲明如何精彩,特朗普隨便一條微博便搶去了風頭,民調支持率也不斷上升。即使被曝出很多醜聞,但他總能通過製造新的話題轉移公眾的視線,將負面影響最小化。
專業人士評論說,特朗普這是故意干擾競爭對手的「OODA循環」(觀察——調整——決策——行動的循環程序)。
對特朗普來說,兵貴神速,行動的及時比行動之前的準備更重要,他必須確保敵人沒有時間做出正確反應。
2.貝佐斯:創新的過程往往充滿混亂
貝佐斯曾說:「在商業世界,哪怕只提前20分鐘準備都是在浪費時間。」所以他做任何決定都匆匆忙忙。
為了創立亞馬遜,貝佐斯不顧家人的反對,放棄了華爾街的高薪工作,但那時候,他眼前只有一副宏偉的藍圖,並不知道如何去實現,唯一確定的是總會有一些令人興奮的事發生。
創業初期,貝佐斯曾對顧客誇下「海口」,亞馬遜存書多達上百萬冊,如果顧客不滿意,還可以享受30天內無條件退貨退款。這一承諾確實很誘人,吸引了堆積如山的訂單,但是貝佐斯根本就沒想過稍微緩緩,想想應對策略。
因為他深信,機會藏於混亂之中,稍有鬆懈就會錯過良機。
亞馬遜進軍雲計算領域的時候,前期準備並不充分,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定價不合理一度導致虧損。然而短短几年內,亞馬遜從一個「賣書的」,變成了雲計算的領頭羊。據評論,亞馬遜的AWS雲服務領先微軟四年、領先谷歌六年。
多虧了貝佐斯的堅決果斷、敢於創新、不怕混亂,反應慢半拍的對手只有望塵莫及。
3.喬布斯:智慧是碰撞出來的
喬布斯最負盛名的作品是如今風靡全球的蘋果電腦、手機,30年來,他不斷激烈蘋果公司的設計師將高科技產品打造得如同藝術品一般富有美感。
其實,喬布斯還親自參與了一棟建築的設計,那就是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總部。大名鼎鼎的《玩具總動員》《頭腦特工隊》都出自該工作室之手。當年,喬布斯是皮克斯的大股東。
喬布斯認為,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偶然交流碰撞出來的。怎樣才能讓員工們經常偶遇並且因此打成一片呢?他想出了一個方案:整個辦公區只設一個超大的洗手間,位置就在主大廳旁邊。人總是要上廁所的,員工們必須穿過大廳去洗手間,這樣一來,就增加了碰面的機會。
辦公環境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喬布斯希望辦公室本身可以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激發創造力。
縱然喬布斯是傳奇人物、極品控制狂,但在蘋果公司資歷較淺的員工還是敢跟他較量,為自己在意的事物爭取相應的權利。
善用「混亂」的3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過去這十幾年,關於做事的學問,各種研究、文章和書籍等的主流思想,都是在強調專註力、自控力、習慣的力量……
這些思想都很好,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認,它們都有點機械化的特點,似乎比較適合做「學習」和「執行任務」之類的事情。那些大師級的決策者,在這些功夫之外,肯定還有一點「別的東西」。
1.擁抱不確定
真正的創新者,不但不怕不確定性,還時刻歡迎甚至主動增加一點不確定性。
2014年,倫敦地鐵工人爆發了一次大罷工,導致全城270個地鐵站關閉了171個,大部分乘客被迫走跟平時不一樣的路線。有意思的是,罷工結束後,5%的乘客繼續留在了新發現的路線上!
換句話說,這次罷工的震動,反而給了這些人一個發現更好路線的機會。就這麼隨機地、簡單粗暴的「震動」,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新機會。
本來你在這個山頭已經到了最高點,去無可去,這個時候來一場震動,就把你震到另外一個地方。運氣好的話,也許你就到了一座更高的山的山腳下。如果你特別善於爬山,這不就是個特別好的突破瓶頸的機會嗎。
2.快速行動
高明的決策者一定能隨機應變,他知道對手做什麼事都比他慢,欺負別人一本正經的決策和行動方法不好使。局勢越混亂,對他越有利。
特朗普之所以在共和黨初選中痛擊傑布·布希等建制派,是因為他總能即興發揮,現場出問題現場轉移。特朗普只在主場作戰,只能由他牽著對手的鼻子走,絕不允許對手牽著自己的鼻子走。
亞馬遜搞Kindle和電子書,搞第三方市場,搞雲計算,使用的打法是:看到機會不顧一切先進去再說,以不符合成本的低價搶佔市場,然後再面對根本吃不下來的流量、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和各種技術問題。
3.團隊多樣性
在很多人看來,多樣性意味著「失控」——讓一千種花朵自由綻放,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誰喜歡這樣呢?
實際上,強調單一的文化認同,等於關閉了進化的大門。無論對於生物系統,還是社會、文化或者市場,消除多樣性,都會變得僵化、難以自我進化。
如果你是一個企業的CEO,想要開發團隊凝聚力的話,這裡有一個方案:
首先,你可以把員工分成若干個小團隊,每個團隊的人具有天然的相似性,比如都是一個大學畢業的,都是一個地方的老鄉。
其次,你應該讓各個團隊在公司內部展開競爭。「上海幫」的存在,會給「北京幫」帶來更大的工作幹勁。
最後,時不時搞一個集體行動——不是出去吃喝玩樂,而是共同解決一個大問題。這樣在各個小團隊的凝聚力之外,你還可以收穫全公司的凝聚力
結 語
崇尚秩序,是一種根植於人心的本能,因為這通常意味著情勢盡在掌握。
過去人類幾乎所有的常識,都成型於工業時代,而今天的世界已經遠超任何一個人可以理解的範圍。
蒂姆認為,這種對混亂的忽視和本能拒絕,讓我們遠離了這個時代最需要和最珍貴的一些品質。
上述這些思想,與其說是工作方法,不如說這些其實是人性——作為一個人,身處這個充滿機器化、標準化、規則化的現代世界,你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個什麼樣的選擇。
換句話說,你是選擇循規蹈矩,還是選擇自由獨立。
整潔的背後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是把人機械化;混亂的背後是自由獨立,是讓人更像人。


※巨變已至!錯選賽道,數十年財富瞬間被洗劫一空
※摩拜創始人暴富背後的6個唏噓瞬間,發人深思
TAG:正和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