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學問題解決:讓學生「困住」與「解脫」

教學問題解決:讓學生「困住」與「解脫」

原文信息

作者:Loren Clarke、Esther Care

原文標題:How do you teach critical thinking when the norm is not to question?

本文翻譯

秦冬梅、曹蕾

編者按

這是一個八部分博客系列的第二篇,將21世紀的技能,包括解決問題,溝通,協作和批判性思維融入課堂實踐。

在現實世界中,學生遇到的常常是複雜、定義不明確、缺乏明確的解決方案和方法的問題。他們需要能夠識別和應用不同的策略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是解決問題的技巧並不是自然而然的產生的; 他們需要接受明確的教導,並且是要用一種可以在多種背景和語境下轉換的方法。

凱特·米爾斯在新澤西州的Knollwood學校教過10年四年級的學生,現在是紅岸小學的讀寫指導,她將談一些關於創造一個解決問題的課堂文化的事。

幫助我的學生成長為能夠在課堂之外取得成功的人和教授課堂知識同樣重要。從在學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有意選擇有助於創造問題解決者課堂文化的話語和活動。我想培養既能去考慮達成某個特定的目標又能管理自我內心的學生。這被稱為元認知,研究表明,元認知技能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問題解決者。

我從在課堂上「規範化問題」開始,彼得·約翰斯頓(Peter H. Johnston)提出了規範問題,即給問題命名、承認問題的重要性,並稱其為我們成長的標誌。目標是讓學生接受挑戰和失敗,並將其看作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我尋找每一個機會分享問題,並強調學生 - 而不是老師們去解決這些問題,當然,在學生們解決的過程中還伴隨著一些輔導。例如,在一個科學課堂上同學們正在爭論誰去製造汽車時最可能需要一個老師來幫助他找到一個平衡此工作的方法。之後,我把大家的討論歸成要點又反饋到班上,並問他們:「你看到了你是怎麼……?」通過對他們為解決此問題所做的工作命名,學生在未來從事複雜的任務時可以更加獨立和高效地應用和適應他們的思考。

幾個星期後,大部分班級都明白了老師並不是在為學生解決問題,而是在幫助他們自己解決問題。隨著課堂文化中這塊重要組成部分的建立,我們可以將關注點轉移到學生可能需要的策略上。

這是我在教室里用到的一種方式:

我把電梯壞掉的視頻給班上學生看。由於我的學生是四年級學生,他們認為這很有趣,馬上開始呼喊:「快下來!步行!」

當視頻結束時,我說:「我們中許多人,或許是所有人,就像視頻中的那個人一樣,當陷入困境時,就停下來大喊「幫幫我!」而不是接受挑戰並嘗試新的解決方法。「我經常在數學課上介紹這個教訓,但其實它可以適用於我們生活的任何地方,我可以把它用在我們一天中任何時候的體驗和對話中。

研究表明,學生知道這些策略並不意味著他們會採取適當的策略。因此,我嘗試提供機會,讓學生們在不斷練習中學習如何使用,何時使用以及為什麼使用某一個策略, 以便他們成為自主的學習者

例如,我給學生一個數學問題,使他們中的許多人感到「被困住」。我會說,「你需要做的工作是讓自己陷入困境——或者讓自己陷入這個問題——然後解決它,在這個過程中注意自己是如何擺脫困境的。」

當學生鑽研問題時,我加入他們,幫助他們給他們的過程命名:「你如何讓自己擺脫困境?」或「你的第一步是什麼?你現在在做什麼?接下來你可以嘗試什麼?「當學生談論他們的過程時,我將他們使用的策略添加到一個策略列表中,如果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遇到了困境,我會去幫助學生們給一個特定的過程命名。

例如,如果一個學生說他將數學問題中的信息寫下來並把要點列在圖表中,我會說:「哦,這很有趣。你從問題中提取了重要信息,並將它們組織進一個圖表。「這樣,我用一些話語與他所用的方法匹配,他現在就有了一個在遇到其他難題時也可以用的策略。

過去一年中合著者與學生共同製作的策略列表

學生可能會用到的和策略列表配套使用的指導性話語(用來自問或和同伴交流)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圖表和我們一起不斷豐富。這些圖表是當學生陷入困境的時候需要參考的。它們成為學生在反思監測什麼奏效什麼不奏效的過程時使用的資源和方法。

對我來說,作為一名老師,創建一個學生是問題解決者的課堂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於將困難與策略聯繫起來,使學生不僅看到更加努力工作的價值,而且通過嘗試新的策略和不斷修正他們的過程來實現更聰明地工作。在這樣做的時候,他們下一次會更成功。

關於我們

看見未來教育研究院由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組織成立,倡導符合兒童發展規律、促進兒童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研究院立足於我國教育實踐實情,借鑒國外教育創新案例與方法,對接國內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和優良傳統,吸取真愛夢想基金會多年實踐探索的經驗教訓,力圖用系統的創新手段促成教育質量改善,推動城鎮化過程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如果您希望繼續關注我們的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歡迎掃碼填寫基本信息即可每周接收看見未來電子周刊及雙月刊。

編輯:曹蕾、秦冬梅

——看見未來教育研究院——

聯結合作,倡導教育公平

發起促進,共創教育變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見未來教育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學習:「平等對話」中發生的成長

TAG:看見未來教育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