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上市,造就1000個千萬級富翁,3大隱憂值得注意

小米上市,造就1000個千萬級富翁,3大隱憂值得注意

局 長 說

小米上市,那麼多新生的千萬富翁怎麼花錢?局長感覺武漢的房價又要漲一波了!相親市場說不定也要熱鬧一陣!友情提醒:賣房的,相親的,千萬不要讓小米的工程師跑了!

作者:正解局

正解局原創,轉載務必取得授權

去年以來,市場上一直流傳小米估值千億,即將上市。但傳聞一輪又一輪,始終雷聲大雨點小。昨天,多家外媒集中爆料:小米將在本周內在香港IPO,如果一切順利,將在5月2日申請,6月底掛牌。靴子終於要落地了!

籌資100億美元,創造3大歷史

小米在香港上市意義重大。因為就在不到一周之前,港交所才剛剛做出25年來最大的變革:允許同股不同權結構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創新產業企業赴港上市。所有人都知道,港交所「變制」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港交所的官網,赫然寫著五個紅色大字:開啟新時代。

在這個歷史節點上,如果小米下周順利申請上市,那麼它將創造港交所的3大歷史。

第一,首個嘗鮮「同股不同權」的公司。這也許可以稍許彌補港股當年「頑固不化」,錯過阿里巴巴的遺憾。

第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爆料稱小米此次預計籌資至少100億美元,估值將達千億美元,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型的科技新股。

第三,有可能引發錢荒!因為小米至少100億美元的籌資額,因其籌資巨大,將會鎖定大批投資者申購資金,進而吸走香港5.6萬億美元的股票市場的現金,香港將迎來一次大錢荒。

誠如小米創始人雷軍曾經所言:偉大的趨勢造就偉大的企業。小米登陸港股,在成為世界級的偉大企業上,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造富神話:100個億萬富翁、1000個千萬富翁

從2011年小米手機橫空出世至今,其估值一路水漲船高,從數百億美元到今天的千億級美元,才不過短短8年!目前,對小米最樂觀的估值高達2000億美元,但小米內部人士則大多認同1000億美元的估值。

小米的薪資在手機業內並不算高,並且加班多、壓力大。此前,曾有媒體將華為和小米進行對比,結果出人意料:小米員工的「艱苦」程度,比以狼性、加班文化著稱的華為,有過之而無不及。許多小米員工奮戰在一線不願辭職的目的就是為了等待有朝一日上市,手中的期權能兌現。

但現在好了,多少手握期權的小米員工終於等到了即將一夜暴富的這一天。小米上市將造就多少富翁呢?小米內部廣泛流傳的說法是:小米員工的身家,可以根據工號來判斷,前100號員工在小米上市後成為億萬富翁,前1000號員工成為千萬富翁,百萬富翁則多如牛毛。

當然,受益最大的毫無疑問是小米當家人雷軍。據估算,雷軍佔有的小米股權不少於30%,如果按照1000億美金估值算,雷軍的身家將接近2000億人民幣。如果小米上市市值突破1500億美金,那麼,雷軍很有可能超過馬化騰、許家印,成為中國首富。

參照此前百度、阿里巴巴上市的造福能力,再從目前的小米估值和發展態勢看,這絕對不會是神話。2005年,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一夜之間造就了7個億萬富翁、51個千萬富翁、240多個百萬富翁。當時百度的員工只有750人,多數剛剛走出校門不過數年。

而阿里巴巴的造富能力則更加誇張。阿里上市,不但造就了日本首富孫正義、大陸首富馬雲,還至少造就了30個億萬富翁、1000+個百萬和千萬富豪。

100個億萬富翁、1000個千萬富翁,再加一個可能登頂首富的雷軍,這一切會美夢成真嗎?局長將拭目以待!

小米的隱憂

當然,中國古話所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小米上市在即,媒體的一片讚歌聲中,其面臨的管理挑戰、行業變革、資本壓力3大隱憂,似乎被有意無意的忽視了。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在科技巨頭中,實現千億元營收,華為用了21年,蘋果用了20年,騰訊與阿里用了17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而小米呢?僅僅用了7年。7年,這麼快的速度成就千億美元估值,這是好事,當然也是壓力!

從小米內部來說,短時間內爆炸式的發展,會掩蓋許多管理上的問題。從成立至今,小米幾乎都在以每年100%的超高速在增長,員工體量從十幾條槍變成了幾萬人的集團軍,今年還將進入世界500強。小米不可能永遠保持那麼高的增長速度,一旦增速下滑,如何避免臃腫的大公司病,進行自我革命,對雷軍和他的管理團隊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從小米身處的手機行業來說,目前業內已公認智能手機市場是紅海,搏殺更加慘烈,小米身邊始終是群狼環顧。外有蘋果、三星虎視眈眈,內有華為、魅族、vivo、oppo、鎚子四面圍攻。十幾年裡,局長已經看到許多曾經不可一世的巨頭,如今苟延殘喘,甚至於成為先烈:諾基亞、摩托羅拉、金立、波導、西門子、愛立信、聯想……

事實上,在小米的發展歷史上,也曾經歷過數次滑鐵盧。2015年和2016年,小米的銷量曾一落千丈,生態鏈戰略也飽受質疑。所幸的是,2017年小米手機銷量強勢反彈了。

從資本市場來說,資本追逐暴利,小米追求長青。日前,雷軍承諾從2018年起,小米旗下的手機,物聯網及各種生態鏈產品等硬體業務的綜合凈利潤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的部分,將全部返還予用戶。

雷軍的這個表態說明他對於小米建立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充滿了自信。但所謂的「5%」究竟如何兌現,雷軍的胳膊能扭過資本的大腿嗎?上市以後,小米又如何抵禦資本逐利的短視?如何應對人工智慧的爆發,如何應對新零售如火如荼的形勢?

一切才剛剛開始,一切其實仍是未知數。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軟氏大賞 2017年度愛用
帶你認識木訥敞口原石翡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