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局回應《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確有異常 將嚴肅處理

電影局回應《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確有異常 將嚴肅處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如今,劉若英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遭遇大面積退票事件。此事業已上報國家電影總局,4月30日,據《中國電影報》報道,國家電影總局表示,4月28日,全國不少影院反映,當日一部熱映影片在開場前出現大量集中退票情況,在行業內引起較大震動。電影局關注到行業上述反映之後,依據國家電影專資數據平台的數據,對近幾日退票信息進行了分析,初步認定該影片退票情況確有異常,具體問題尚待研判。

國家電影總局表示,4月29日,電影局有關負責人已對影片出品方、發行方等相關人員進行了約談,要求立即完善退票機制,認真查明存在的漏洞、進一步梳理情況、完善數據,形成書面報告報主管部門。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論哪一部影片,都應該以其影片質量去贏得觀眾喜愛。電影主管部門堅決反對不正當競爭,反對任何票房造假的行為,決不允許任何擾亂電影市場、破壞市場秩序、損害電影產業整體利益和聲譽的行為。

對此一旦發現查明,將嚴肅處理。希望廣大電影企業和從業人員認真學習遵守《電影產業促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共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建立更加規範有序的電影市場。

4月29日晚,貓眼也進一步發布了《關於4月28日「退票事件」致影院的說明》,表示在當日的退票訂單中,有54%的訂單確定為用戶正常改簽行為,這部分用戶最終產生真實支付並消費……在剩餘46%的退票訂單中,有部分確定為惡意刷票,疑似黃牛行為。

事實上,雖然人們猜猜「退票事件」的幕後玩家是貓眼,但也存在不少可疑之處,因為在業內看來,一日之內發生大規模退票事件,會遭到全國影院的大規模發單,退票多集中在19.9元的優惠票,不符合退票方大多數都是刷的高價票,以便快速拉升票房的動機。另外,除了貓眼,淘票票,時光網等電子購票渠道都出現了大量退票。據統計,在4月29日一天,淘票票平台就有超過兩萬張《後來的我們》退票。

回歸《後來的我們》影片本身來說,今年的五一檔競爭並不算激烈,《後來的我們》在強勢宣傳下已經一家獨大,「貓眼應該都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去做這件事,並且就算貓眼要做,也沒必要在同一時間進行大量退票,完全可以在拉高排片之後,陸續進行小批次退票,也可以讓後續的購票觀眾可以購入退票後的空出的位置。」

最重要的一點是,截至目前,《後來的我們》票房已達6.28億,涉及退票金額的1300萬與總票房相比,只能算是個零頭。

4月30日11點20分,劉若英在微博發表了「……沒什麼,會過去的。會好好的。」的感言,疑似對自己首次執導的影片發生「退票事件」進行側面回應。

有意思的是,發聲明成了今年五一檔的一景,除了《後來的我們》,徐崢主演的《幕後玩家》也於4月29日發布出品方聯合聲明,建議各方諮詢相關平台和出品方發行方探尋真實原因。

但發布聲明最多的是《戰神紀》,該片在4月28日發布聲明聲討水軍,4月29日在官方微博表示「二十分鐘無故蒸發百萬,票房去哪兒了?」;4月30日中午,《戰神紀》又發布聲明,有觀眾反映電影自上映以來,購票後會收到因設備故障無法出票,出票後因各種原因被退票的情況,向觀眾徵集相關證據。

中國電影早已進入互聯網時代,電商平台進入電影行業給國產電影帶來不少改變,但《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反映了目前中國電影產業高速發展,打通上下游的全產業鏈會不會造成負面作用?會不會某些公司對電影產業實施壟斷?不少業內人士提到了「派拉蒙法案」,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好萊塢大片廠廠擁有自己或者合作夥伴的院線,來放映自己出品的影片。大片廠僱用編劇、導演、製片人和演員作為其員工,持有影片,製作海報廣告,通過自己的影院進行發行放映:換句話說,大片廠利用其對整個流程的垂直壟斷,製造事實上的供不應求的市場情況進行謀利。

1948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根據反托拉斯法對「派拉蒙案」做出裁決,判定大製片廠垂直壟斷為非法,要求製片公司放棄電影發行和電影院放映的業務。切斷了大公司的主要財源,迫使公司大幅度減少影片生產。它也改變了好萊塢的電影生產、發行和放映模式。

中國電影正在飛速前進,期間勢必會遇到不少新問題,遇到問題不可怕,關鍵是,我們有解決問題的勇氣並為之付出行動嗎?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艷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報 的精彩文章:

2死3傷!一家五口清明自駕返鄉,他眼看著親人沒了!又是這原因……
「中國反煙第一人」來開封「搶」煙:堅信天下無煙一定會到來

TAG: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