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

晶元雖小,卻異常重要,是現代社會的"工業糧食",晶元產業則是關乎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型產業。

就日常生活來說,在信息時代,我們每一次點擊滑鼠,每一次敲打鍵盤,每一次使用電子郵件,每一次網路購物,每一次撥打電話等等,都離不開晶元。晶元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晶元提供計算能力,存儲數據,我們的生活水平將倒退20年。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

關乎國家安全和命脈的領域,電力、交通、國防等,也離不開晶元。控制龐大而複雜的電力網路、完美調度鐵路和公路系統等等,都需要專用晶元。在國防軍工領域,晶元更是發揮著關鍵作用,如果沒有了晶元,或者使用了國外晶元,我們的航母、驅逐艦、戰鬥機都會變成"瞎子"和"聾子",在戰場將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這並非危言聳聽。自由軟體之父理查德.斯托曼一直使用龍芯電腦,原因之一就是英特爾等美國科技公司的CPU存在後門,而且這種後門不能通過修改軟體代碼進行解決。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

自由軟體之父理查德.斯托曼和龍芯筆記本,該龍芯筆記本後來在阿根廷被盜。

中國相關單位通過嚴格測試某些國外CPU,也證實它們確實存在功能不明確的"多餘"模塊,有三條指令可以在用戶模式下使機器死機或重啟,作用機制直接穿透各種軟體保護措施,而防護軟體無法感知。

這些存在"問題"的晶元,一旦被用在國產武器裝備和國家信息系統上,就會帶來巨大的災難。

試想一下,一旦發生戰爭,如果中國的交通控制指揮系統充斥著大量的進口晶元,敵對國家就可以通過電腦癱瘓中國的鐵路網路;如果中國的武器裝備大量採購進口晶元,敵對國家就可以利用晶元後門癱瘓中國的武器裝備。

這種假設,曾經真實的發生在別國身上。

2007年,以色列18架F-16戰機空襲敘利亞一處潛在的核設施,並輕鬆完成轟炸任務。這是因為在空襲之前,敘利亞的整個雷達系統就完全癱瘓了,事後查明,癱瘓原因是由雷達系統內的通用處理器後門引發的。

無獨有偶,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防空網路被美軍輕易突破。事後查明,只是因為伊拉克購買了一批印表機,並把這些印表機和自己的軍用電腦連在一起,而這些印表機內的晶元恰恰是西方科技公司設計和製造的,美軍利用這些印表機晶元癱瘓了伊拉克的防空網。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

花錢買不到核心技術,市場也換不到核心技術

部分專家和企業開始嘗試引進與合資,然而從實踐上看,技術引進與成立合資企業,並不是康庄大道,其中更是不乏非常慘痛的教訓。

地方政府曾聯合美國英特爾公司打造過晶圓廠,中方出資7個億,英特爾公司提供技術和設備,結果公司僅經營了3年就無疾而終。

中晟宏芯獲得IBM的Power8處理器授權,IBM還允諾予以技術支持。根據原本的計劃,宏芯先吃透Power8的技術,再以此為基礎開發國產CPU。然而,IBM在技術上一直有所保留,且對出售的技術要價高昂,最終使得這個項目成為一個釣魚工程,最終導致地方政府和民間投資人籌集的20多億元資金飛速流失,2016年3月還被爆出拖欠員工薪酬事件。

整體來看,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在過去近10年的時間裡,是"引進一代,落後一代、反覆引進"。即便是華為海思的ARM晶元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但存在很多隱患和風險,原因就在於在技術上高度依賴國外授權。華為海思和設計的SoC中,CPU、GPU、DSP等模塊基本上都是從國外購買的技術授權,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

這種買授權做集成的模式一旦遭遇美國制裁,毫無抵禦風險的能力。

"我國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不僅從別人那裡拿到關鍵核心技術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術也是很難的,西方發達國家有一種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的心理,所以立足點要放在自主創新上。"

歷史經驗也已經證實,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也是用市場換不到的,必須堅定不移走自主研發之路。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中國的自主晶元已經在特殊領域得到一定應用,開始逐步替換國外晶元。

神威太湖之光就橫空出世,不僅繼天河二號後成功在全球晶元TOP500上刷榜,在製造工藝落後兩代的情況下,性能和功耗毫不遜色於英特爾公司最好的同類產品。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

在DSP方面,自主研發的DSP雖然在商業上與德州儀器等國外大廠差距較大,但在技術水平上是可較高下的;"魂芯一號"和"魂芯二號"多被用於預警機等多型武器裝備;聯合研發的"華睿1號"則創造了國產多核DSP晶元產品應用的"三個之最":雷達裝備應用型號最多、單台套應用數量最多以及總應用數量最多。

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 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

在宇航級CPU上,龍芯已經替代了進口CPU,不僅在性能上追平了美國高端晶元RAD750,價格也僅為國外同等晶元的十分之一。從2015年4月至今,"龍芯"的抗輻照晶元在北斗衛星上穩定運行,沒有一次反轉鎖定的問題。此外,"龍芯"還被用作高溫鑽探晶元、ATM機晶元、數控機床控制晶元、工業控制、機器人控制器、智能電錶晶元、智能水表晶元、智能家電晶元等。

隨著逐漸在特殊領域站穩腳跟,自主晶元會逐步走向行業應用,並在2025年前後進軍消費電子領域,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國外晶元趕出中國市場。

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

當下,作為中國重點攻關的集成電路產業,只要充分用好中國的資金、人才和市場,放棄對西方國家的幻想,堅持自主研發之路,中國晶元向全世界輸出是遲早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科威特金庫中國造 超級安全007也進不去
小米10季度奪回國內市場第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