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成了五一檔最熱?

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成了五一檔最熱?

作為很少關注票房的我,看到這個結果,其實還挺意外的。




因為從五一檔的內地院線市場看來,大家也非常清楚了,最賣座竟然是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本片從預售開始,就把同檔期其他幾部影片遠遠甩在身後,也成為這個五一檔頭號熱門院線片。



當然,關於《後來的我們》能賣多少錢,是否會成為五一檔票房冠軍之類的話題,並不是我想要關心的。




而影片今天正式上映,質量到底如何,你們也可以馬上去電影院檢驗了,因為之前曾經做過本片的觀影團,片子也提前看過。




所以,倒可以先聊聊這部電影:

嗯,《後來的我們》







這個海報還挺好看的,很有設計感,它也是出自這幾年最知名的海報設計師黃海之手。片名中的每個字都不完整,是殘缺的,恰對應了影片遺憾的主題。




參照之前的各種預告、宣傳曲,甚至,如果你對劉若英以及她的歌有些了解,也都能大體猜出影片的主題。尤其是,片名還呼應了她的代表作《後來》,對應那首歌的歌詞,影片想要講的內容,也就非常清楚了。



如果要評價劉若英的這部導演處女作,它帶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看完你會確信,這就是劉若英的電影,影片的風格、氣質,關注的話題,還有那些台詞……




片中好的、讓人不滿意的地方,都與她一直以來在公眾形象和作品中,帶給我們的印象類似,是預料中的。






先說幾句批評吧,以導演處女作來說,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尤其在二刷之後,明顯覺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做得更好,只是現在這個程度,還是有些遺憾。




包括場景設置與人物設定,還是缺少實感,還有劇情上的bug,估計之後也會被一些觀眾挑毛病。







誒?




那我會不喜歡這部電影么? 其實,並沒有哦。




要去尋找《後來的我們》讓人不滿意的地方很簡單。



但是,觀影的過程中,卻是實實在在的被片中的一些情節感動到了,是真的有一些片段打動了我,尤其是那句 i miss you 的時候,是真的淚點。




更別提在之前的桃桃觀影團,有觀眾哭到眼睛都腫了……






整體看,這還是一部女性視角的電影,不但因為她的導演是女性,包括影片的受眾主體也瞄向女性。以我的了解,相比直男觀眾,女性觀眾顯然更容易被本片所感動。




那不爭氣的男友,就像長不大的孩子……讓影片自帶傷感。






當然,這種傷感也得益於影片的導演是劉若英。一向自帶文藝氣質的女導演,在她的這部長片處女作裡面,也奉獻了一個有些文藝、有些傷感的愛情故事。








劇情本身,就像一開始說的,如殘缺片名的海報暗示的一樣,這是一部關於遺憾的電影。兩個在北京打拚的年輕人,處處碰壁、又抱團取暖。曾經有過溫暖難忘的愛情瞬間,又因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分開。




影片沿用了很常規的愛情電影的橋段設計,講了一場錯過的愛情。







劉若英的高明之處在於,她對於情感細節的把握非常敏銳,那些溫暖的、遺憾的、忘不掉的、錯過的,總會有些細節,讓經歷過的人找到情感共鳴。也是因為情感上的共鳴,讓你可以原諒影片在其他部分上的不足,去接受這樣一部以感情取勝的愛情片。




在處理這樣一個遺憾的愛情故事時,導演也把更多重心置於兩個人的情緒部分。








其實,這是一部小情小愛的電影,雖然,也有個闖蕩北京的背景,但是,請一定要將那些元素,作為這個愛情故事的一個背景。




在我看,這樣的故事即便不發生在北京,發生在上海、廣州或是台北,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影片的核心,或者說,導演劉若英真正想要表達的,其實還一個錯過的愛情故事。是從她的歌曲中衍生出的,那個遺憾的情感故事。




它首先是一部:愛情片。







而對我這種男性觀眾來說,影片更大的亮點在於:帶來一個特別可愛的周冬雨。







真的,是相當可愛了!




自從《七月與安生》之後,周冬雨的人氣就一直在看漲。尤其是,她開始個人角色形象的重新定位。




以「謀女郎」身份出道,再到之後的《傾城之淚》《謊言西西里》,周冬雨的角色,總是偏純愛或是很苦的設定,壓抑又很傷感的角色。





《山楂樹之戀》




實際上,那時候她的角色,大多都是苦情角色,沒什麼亮點,表演也缺少魅力。




後來才發現,問題可能出在,那根本不是她習慣的領域。




現實中的周冬雨應該是個很活潑、愛玩、略帶男孩子氣的女孩(觀察她的微博也會發現)。而《七月與安生》之後,她也開始實現角色轉型,包括《喜歡你》《春風十里,不如你》等等,變得更加活潑、愛玩鬧、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喜歡你》




《後來的我們》裡面的小曉,甚至可以是我心中,周冬雨生涯最佳角色了。這是一個愛喝酒、講髒話、沒文化,甚至連價值觀都很功利的女孩。但是,卻意外的可愛。因為,這個角色性格中,有讓人非常舒服的真實與直率。




尤其是,她在片中還有意去學說那種特別土的東北土話。雖然還是能聽出是模仿的,反而土萌土萌的,非常可愛。







同時,周冬雨這個角色能這麼招人喜歡,還得益於井柏然角色的襯托。兩個角色也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一直有關注我,都知道我對井柏然之前的很多角色沒那麼滿意,好像《盜墓筆記》《微微一笑很傾城》等等,都不喜歡。但是,這次在《後來的我們》,其實反倒有小驚喜,雖然有幾場戲還是有些生疏,但是,還是比之前的表演成熟很多了。




就像田壯壯老師之前評價的,井柏然性格里有難得的率真,而在這部片子,表現得特別明顯。




這種變化,首先來自井柏然的形象,會有點臟,有點頹,嘴唇上面會隱約有小胡茬。







而他的角色,相對更憨、更直接一些,跟周冬雨的角色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鬼馬機靈,一個憨厚直率,所以,才會特別喜歡兩個人在出租屋的那些戲份,雖然置景有些遺憾,但是,兩人在那裡的情感細節、氛圍,以及情緒,還是很吸引人。




因為,實在是好有愛、又好可愛的一對啊!







另外,據說劉若英是一個特別摳表演的人,再加上她自己也很會演。所以,她會在表演狀態上,給兩位年輕演員很多指導,或是要求。或者,這也是兩個主演能有如此發揮的原因吧。




同時,因為幕後有李屏賓、杜篤之、廖慶松、孔勁蕾等強大班底的支撐,所以,影片在製作上還是有基本保證的。




比如影片在區分過去和現在的時候,還專門用了彩色和黑白兩種表現形式,第一次看到,我還挺意外的。







最開始,我以為這種設計代表的是:回憶是彩色的,而現實卻是黑白。




不過,用劇中角色的表述,卻還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




沒有你,世界全是黑白。




無論是哪種指涉,都使這段愛情,帶著悲傷的浪漫。





一切,都滿是遺憾。




作為知名歌手的劉若英,在處理她的長片處女作的時候,同樣以非常劉若英的、悲傷情歌的方式,帶來這麼一部《後來的我們》。




雖然還是很多遺憾,但,她確實就是我們預期的樣子。





尤其是,對應劉若英那首經典的《後來》的歌詞,應該,你會更容易理解這部電影。





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 如何去愛


可惜你 早已遠去


消失在人海


後來 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錯過就不再


…………











另外,微信與貓眼合作出了新功能,可以直接在正文插入貓眼購票小程序。也就是說,你直接從我這裡點進去,就可以直接進入貓眼小程序購票了,非常實用的一個小功能。




反正在哪都是買,價格又都一樣,不如在我這裡買,呵呵。








後來的我們


主演:井柏然 / 周冬雨 / 田壯壯



貓眼電影演出

廣告

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桃淘電影 的精彩文章:

影向標第134期:高分評價的《大壞狐狸的故事》
《黑豹》關注一下|影向標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