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篩選春秋五霸:12位候選人,宋襄公勾踐夫差被淘汰,這五位勝出

篩選春秋五霸:12位候選人,宋襄公勾踐夫差被淘汰,這五位勝出

春秋五霸到底是誰?史書記載說法不一。總結起來,一共有七種說法12個侯選人。我們根據史書中的七種說法,搞一個計票篩選,按得票多少為序得出前五名,如果有得票相同者,按其歷史政績取優者,即較為科學的「春秋五霸」。

史書記載的「春秋五霸」七種說法為:【1】《史記索隱》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2】《辭通》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3】《四子講德論》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4】《白虎通?號篇》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5】《漢書注?諸侯王表》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6】《荀子?王霸》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7】《鮚崎亭集外編》載: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

根據史書記載,12位候選人的得票情況是:齊桓公7票,晉文公7票,秦穆公5票,楚莊王5票,宋襄公2票,越王勾踐2票,吳王闔閭2票,鄭莊公1票,吳王夫差1票,晉襄公1票,晉景公1票,晉悼公1票。

「春秋五霸」篩選的最終結果是:2票以下全部淘汰,其中3個得2票的是宋襄公、越王勾踐、吳王闔閭,吳王闔閭擊敗強楚,稱霸南方,政績高於宋襄公和越王勾踐,勝出。得7票的齊桓公和晉文公,齊桓公略強,得5票的秦穆公和楚莊王,秦穆公略強。由此篩選出「春秋五霸」,即《白虎通·號篇》所載:

第一霸:齊桓公。重用管鮑,強軍富民。九盟諸侯,三平晉亂,平復衛國,驅逐戎狄,南伐楚國,又滅譚、遂、鄣等小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

第二霸:晉文公。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前632年於城濮大敗楚軍,並召集齊、宋等國於踐土會盟, 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霸業。

第三霸: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國、芮國、滑國等,因東進中原無果,遂向西發展。滅掉西方戎人建立的國家12個(有說20個),開闢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第四霸: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先攻滅進犯的庸國,又在北林打敗晉國。為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持久虎,最後楚莊王大獲全勝。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願望。

第五霸:吳王闔閭。春秋末期吳國君主、軍事統帥。執政時期,以楚國舊臣伍子胥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先滅強楚,再服越國,成為南方霸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津小飛俠歷史空間 的精彩文章:

五大屬龍皇帝:仨開國皇帝有個「真命天子」,倆宋帝一個被馬踩死
四大中興帝王:一位親自征服四方,一位三十年不上朝照樣國富民強

TAG:京津小飛俠歷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