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畫理 林散之畫語錄

畫理 林散之畫語錄

本文節選自《愛尚美術》「畫理」欄目,

全文共計1068字,

請點擊下方封面圖購買紙質雜誌。

學人的心要沉浸於知識的深淵,保持恆溫,泰山崩於前面不變色,怒海嘯於側而不變聲。有創見,不動搖,不趨時髦,不求藝外之物。別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林散之 《山水圖》 83cm×32cm

上海有位書法家說,他不喜歡用羊毫,更不喜用長毫。他真是活外行,不知古人已說過,欲想寫硬字,必寫軟毫,唯軟毫才能寫硬字。可惜他不懂這個道理。

林散之草書精品《李賀詩 南園一首》: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

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

寫快了會滑,要滯澀些好。滯澀不能像清道人那樣抖。可謂之俗。字宜古秀,要有剛勁才能秀。秀,恐近於滑,故宜以緩救滑。字宜剛而能柔,乃稱名手。最怕俗。

林散之書法作品: 紅雨隨心翻作浪

古人罵人說書奴,是寫字跳不出古人的面目。現代人連書奴都不如,只學皮毛。宋四家學古能化,他們都學顏,手藝各個不同。現要寫字的不少是胡吹,寫不出個東西。

無論書法作畫,總宜多讀點書,才有氣味。不然,徒事弄筆弄墨,終歸有俗氣。這個俗氣實在難除。書最難讀,非一朝一夕之功,遊歷還屬於第二階段。書讀不好,遊歷也是枉然。古人說入寶山空回,一無所得。山川的氣象不能盡心寫下來。

全中國莫有深通書畫的人,也就是莫有能讀破萬卷之人,所以下筆粗俗難堪。如民國年間還有些讀書的人,都流寓香港了。

林散之草書精品《毛澤東詞 十六字令》: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這個關不得過。什麼關?就是俗字這個關。要讀書,古讀萬卷才能不俗。變換氣質才能不俗。

《爭座位》極為自然,系別人在字紙簍中獲得,本性流露,一筆不滑,每撇每橫頭尾都極有力。《祭侄文稿》亦是至情揮灑,無拘無束,出神入化。《裴將軍詩》以隸為行草,散藻漓華,氣息高遠渾穆。

吉野俊子,寫得太好,雍容儒雅,大雅可愛。中國現代名家一個寫不出她的氣味。她從晉唐人出來。只有我偶然好的,差可相比。

林散之贈棲霞寺楹聯:

佛日重輝,四面青巒驚昨夢;江天無恙,滿林紅葉燦如花。

山谷早年書近二王,中歲之後漸變為自己風格,中宮緊抱,長撇捺向四周擴張,形成輻射般的力度。佛印和尚還說他的字俗,因為一心求好,處處取勢,鋒棱外露,在縱橫中失去了天真爛漫之趣。黃是幾百年中不可多見的大家,尚且如此,可見寫字之難。

六十歲前,我游騁於法度之中。六十歲後稍稍有數,就不拘於法。正是:我書意造本無法,秉受師承疏更狂。亦識有人應笑我,西歪東倒不成行。我不是天才,就質素而言,像莊子說的:「材與不材之間」,因為肯學,彌補了才氣的不足。原來寫字只為養心活腕,視為體育之一種,可以寄託精神,絕不想當書家,當書家太難了!

林散之書法作品: 天意成佳配 人情留墨緣

平生得意之作不過那幾幅。寫完之後不覺成詩一首:天際烏雲忽助我,一團墨氣眼前來。得了天機入了手,縱橫塗抹似嬰孩。

寫字抒寫性情,求者過多,作者成書奴,作品全是敷衍,何來靈氣?

余學書,初從范先生,一變;繼從張先生,一變;後從黃先生及遠遊,一變;古稀之後,又一變矣。唯變者為形質,而不變者為真理。審事物,無不變者。變者生之機,不變者死之途,書法之變,尤為顯著。

林散之書聯

責任編輯:王鳳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尚美術 的精彩文章:

數到雲峰第幾重——林容生訪談錄
黃賓虹青綠山水筆墨形成研究

TAG:愛尚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