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狀元,為何不肯娶公主?因有一個無法忍受的「潛規則」

古代狀元,為何不肯娶公主?因有一個無法忍受的「潛規則」

我們一定聽說過這樣的橋段,那就是某個人家的窮苦孩子,經過自己十年苦讀之後,在跋山涉水去參加科舉考試考上了狀元,而且還把皇帝的女兒娶回來當老婆。但在真正的歷史上,真有這樣的事情嗎?其實不然,歷史上的狀元根本不願意娶公主,這是怎麼回事呢?按理說,如果能娶一個公主,那自己的仕途肯定就一片光明了呀,為何狀元們都不願意娶呢?原來古代娶公主是有很大隱患的,弄不好自己的小命都給搭上。

這是怎麼回事呢?古代還沒有科舉制度的時候,公主一般都嫁給朝中大臣,這屬於政治婚姻,目的是皇帝為了籠絡大臣,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做,不過這種做法也並非沒有缺點,那就是當皇帝駕崩之後,這些人就成了外戚,弄不好還會成為朝中的禍患,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皇帝開始進行科舉選舉,我們知道,這些參加科舉之人,大部分都出身寒門,而這些人恰巧可以和這些貴族相互牽制,進而保持皇權的至高無上。

那為何古代狀元都不喜歡娶公主呢?原來他們只要娶了公主,就會立馬搖身一變,成為皇帝監視和防備的對象,而自己手中那一丟丟權利也會被皇帝所回收,這樣一來,外人看到後,覺得這小日子過得還挺不錯的,但其實對於這些富有才華的人來說,真是有苦說不出,自己辛辛苦苦學了半輩子的才華,竟然毫無用武之地。不過這些都屬於潛規則那類的,大家都知道,但都不會去說破,畢竟誰膽兒肥敢去惹皇帝。

那按照這個意思,難道就沒有一個狀元娶公主嗎?非也!在唐朝的時候,就曾經有一個狀元娶了公主,但這個狀元並非自願娶的,而是在皇帝的威脅和逼迫之下,無奈才娶的,從他以後,就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娶過公主,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明清時期。在清朝,公主嫁的都是一些普通人,原因就是皇帝怕那些王公貴族們專權,所以是不願意把女兒嫁給這些貴族的。

明朝時期也是如此,不過感覺稍微還好一點,因為明朝公主如果嫁人,選的人都是那些官當得不大的,這些人就屬於中等貴族,對皇權沒有威脅,還有些公主則是選擇嫁給富商,這更加沒有威脅了。

清朝時期,因為滿漢不能通婚,因此他們的公主就只能嫁給滿族人,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選擇權利就不多了,畢竟滿族的人口是無法跟漢族相比較的,正是因為這樣,清朝公主們會選擇嫁給一些貴族,當然,這裡的貴族是滿族的,並且這些貴族也並非什麼大家族,屬於那種對皇權無法構成威脅的,不過有一個情況幾乎都一樣,那就是,誰要是娶了公主的話,那麼那個人的仕途就到頭了,比如清朝和珅的兒子就娶的公主,所以不管和珅本人在怎麼位高權重,他的兒子跟卻官場沒什麼緣分,起碼在仕途上,他兒子不會有什麼實權。

這麼分析下來,感覺這些公主們也挺悲劇的,淪為皇帝的政治工具不說,自己的行動還要受到限制,即便是公主們結婚之後,也不能輕易的和自己的夫君相見。乾隆的妹妹曾經就說過一句話,自己和丈夫閃婚之後,已經兩個月沒有見過了,如果再次見到的話,估計都認不出來了,雖然乾隆也覺得不怎麼好,但無奈呀這一套都是祖宗留下來的,沒有任何辦法可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周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寧願投降曹操,也不投降劉備,躲劉備13年,諸葛亮都自嘆不如
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中,堪稱「千古一帝」的人,只有這4人

TAG:易周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