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他曾是保安、電梯工,卻成為藝術家,影響了一代代大師!

他曾是保安、電梯工,卻成為藝術家,影響了一代代大師!

丹·弗萊文《無題(To Donna)》


假如你從事著與藝術毫無關係的職業,但卻勵志做藝術,這有可能嗎?答案還真不好說,也許美國藝術大師丹·弗萊文的經歷會讓你眼前一亮。在成為一位影響深遠的藝術家之前,他曾是博物館的保安、收信員,還有MoMA的電梯工……

MoMA電梯工?沒這麼簡單!

如今,藝術家丹·弗萊文(Dan Flavin)是歷史上公認的美國極簡主義關鍵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曾引起廣泛轟動,並對之後一代代藝術家們有著深刻的啟發與影響。

藝術家丹·弗萊文(Dan Flavin),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

他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裡創作並展出他的燈光裝置,這其中就包括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The Guggenheim Museums)、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等著名藝術機構。

丹·弗萊文的燈光裝置,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丹·弗萊文,A Retrospective at the Modern Art Museum of Fort Worth,2005年

在他的燈光裝置被古根海姆博物館和MoMA收藏以前,丹·弗萊文的平凡身份一定會令你大吃一驚。上世紀50-60年代,他分別在這些單位工作過——古根海姆的收信員、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保安、MoMA的電梯工……這些都曾是丹·弗萊文的身份標籤。

丹·弗萊文《Untitled(To Lucie Rie, master potter)》(左),《Untitled(To Hans Coper, master potter)》(右),1990年,Photo:Stefan Altenburger Stephen Flavin/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弗萊文的「奇葩」職業不但沒有影響他從事藝術創作,反而讓他輕盈地穿梭於藝術之中,探索著同時代中獨特的藝術思考。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傑出藝術家,答案充滿著驚喜與未知。那麼關於弗萊文的經歷,更是常理所難以預料的。


丹·弗萊文《Corners, Barriers and Corridors》丹·弗萊文《Untitled (to Virginia Dwan) 2》

1933年,丹·弗萊文出生在紐約,兒時的他在天主教學校上學。初高中時,他曾就讀於布魯克林的聖靈感孕學說預備學院(Immaculate Conception Preparatory Seminary),那時的弗萊文勵志成為一名優秀的牧師,但很明顯,之後他的選擇發生了巨大轉變。藝術家丹·弗萊文(Dan Flavin)

在離開這所學校以後,弗萊文和他的雙胞胎兄弟一起入伍,加入了美國空軍。上世紀50年代中期,完成兵役的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氣象技術人員。這位勵志做牧師的氣象技術人員果然不負眾望地繼續著自己的輾轉人生,在馬里蘭大學的韓國成人學院里,他第一次接觸到了藝術。

Carl Andre, Dan Flavin, On Kawara, Sol LeWitt: Early Works at Mignoni Gallery, installation view, 2018. Images courtesy of Mignoni Gallery

丹·弗萊文《Untitled (to V. Mayakovsky) 1》,1987年

1956年,弗萊文再次回到美國時,已具備一些基礎的藝術功底,這位「經歷豐富」的年輕人終於被漢斯·霍夫曼美術學院(Hans Hofmann School of Fine Arts)錄取。早期,弗萊文的藝術創作較多受到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後來他逐漸從單純的繪畫中抽離,開始了自己的裝置藝術實踐。

丹·弗萊文《Untitled (to Barnett Newman) 2》

在陰差陽錯的諸多藝術實踐過程中,弗萊文與熒光燈這種材料相遇了。這一次,這位「經歷豐富」的年輕人再也沒有變換過他的選擇,「Dan Flavin」這個名字也從此與熒光燈裝置永遠鎖定在了一起。

那抹熒光燈的色彩

1961年,正身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保安一職的弗萊文,在上班之餘開始畫他那些關於熒光燈裝置的草圖。也是在這一時期,他創作了早期燈泡裝置作品「Icons」系列。燈泡的點亮對他來說彷彿有著特殊的意義。

丹·弗萊文《Icon V (Coran"s Broadway Flesh) 》,1962年

在弗萊文寫於1961年的一首詩中,他將熒光燈特有的閃爍光芒比喻為藝術的開關。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弗萊文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之後他僅使用這種熒光燈材料進行創作,熒光燈從此成為其藝術思考的唯一載體。

丹·弗萊文《Greens crossing greens (to Piet Mondrian who lacked green) 》,1966年

起初,他遇到過許多技術難題,作品中的燈管時常會爆裂,弗萊文一次次摸索並調整電流的強度等細節,從沒想過放棄。每每遇到不同的突發情況,他都不厭其煩地更換、記錄並總結經驗。這也足以見得,熒光燈帶給弗萊文的藝術探索是無盡的。也許在他看來,假若能用此生的時間做好這一件事,足矣。

丹·弗萊文熒光燈裝置草圖

丹·弗萊文《Untitled (in honor of Harold Joachim) 3》,1977年

這樣的嘗試在今天看來或許不那麼新奇,但這卻是上世紀60年代初的藝術探索,十分具有前瞻性。最終呈現出的炫美的燈光色澤,實際都是經過藝術家不斷推算的結果。弗萊文自己設定出一套邏輯,將這些燈管按照標準的尺寸和顏色進行分組,在有限的固定燈光和組合形式中不斷創造新的可能,展開對光的深入探索。

丹·弗萊文熒光燈裝置草圖

弗萊文的整個創作過程依照精確的計算得出,才得到最終刺激視覺感官的驚艷效果。弗萊文通過熒光燈,從觀念上顛覆了「如何定義一幅畫作」的命題。在其之後,各種燈光藝術裝置、光的藝術作品才開始層出不窮。

丹·弗萊文《Monument for V.Tatlin》,1966-1969年

要說起熒光燈,它自身的發展也和當代藝術息息相關。具體在1974年,荷蘭飛利浦首先研製成功了能夠發出人眼所敏感的紅、綠、藍三色光的熒光粉。這種三原色熒光粉的開發與應用堪稱是熒光燈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一熒光燈歷史上的壯舉對弗萊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丹·弗萊文《Untitled (to Henri Matisse)》

在此之前,熒光燈大都採用鹵磷酸鈣,俗稱鹵粉。這種材料雖然價格便宜,但發光效率不高,熱穩定性差,並且光衰較大,光通維持率低。所以早期的弗萊文也常常要面對並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丹·弗萊文《Four drawings for the John Weber Gallery》,each 21.6×27.9cm,1973年 2012 Stephen Flavi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在熒光燈自身發展成熟之後,它全面進入藝術領域也是受到二戰後藝術變化的影響。上世紀50年代,抽象成為藝術表現的主要方式。這個時期,其他抽象畫家例如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和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都開始在畫布上描繪出大面積的色彩,而熒光燈能達到的藝術效果與這種趨勢正好契合。

我們能夠看到,羅斯科作品中彷彿發著光的大色塊,與弗萊文那些發光的熒光燈幾何組合與懸浮的形式之間,存在著一種平行、遞進的關係。

極簡主義大師

有人稱弗萊文是雕塑藝術家,他們認為弗萊文通過燈光,塑造出可視卻不可觸碰的形體。而廣義上來說,更多人將他歸類為美國極簡主義藝術的關鍵人物。

弗萊文最具突破意義的一件作品,是創作於1963年的《對角線》。在這件作品中,他首次用一根燈管消除了圖標的方框,未裝飾的黃色熒光燈以45度角抵靠在畫廊的牆上。作為極簡主義的主要倡導人,其主要貢獻在於讓觀眾克服對繪畫與圖像的傳統觀念。

丹·弗萊文《對角線》,1963年

丹·弗萊文《Untitled (for hans coper, master potter) 21a》,1990年

弗萊文再次定義了藝術的界限,改變了人們對空間和燈光的常規理解。他的藝術思考與實踐對同時代以及之後的極簡主義藝術家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包括許多今天人們熟知的藝術家,例如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和索爾·勒維特(SolLeWitt)等。

丹·弗萊文《Untitled (to S.A., Lovingly)》,1987年

古根海姆的收信員、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保安、MoMA的電梯工……這些都曾是丹·弗萊文的身份標籤;而丹·弗萊文用藝術創作標記出又一個重要身份,那就是歷史公認的美國極簡主義大師。最終,他的藝術對後世一代代的藝術家們產生了深遠影響。

[監製/齊超]

[編輯、文/張婧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如果幸福有模板,那它大概叫44歲的賈靜雯
我們之間不說一句話,卻能擁有生死相依的愛!看完這部奧斯卡讓你陷入沉思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