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上書房行走是高榮譽崗位 乾隆處罰失瀆職的手段創紀錄

清代上書房行走是高榮譽崗位 乾隆處罰失瀆職的手段創紀錄

隨著許多影視劇的傳播,清王朝的「上書房」、和「上書房行走」已經廣為人知。

其實「上書房」是「皇子皇孫讀書學習的地方」。在道光朝之前,它叫「尚書房」,道光年間才旨令改為「上書房」。

但尚書房在康熙帝末期至雍正、乾隆帝時期,一度成為權力輔佐機構。乾隆朝後,尚書房的作用又日漸式微,並逐漸回歸到皇子求學的處所。

清代上書房行走是高榮譽崗位 乾隆處罰失瀆職的手段創紀錄

據說滿清皇族喜歡用「行走」這詞兒,大約是就是供驅使的意思。例如提拔某人當大學士,讓他在軍機處當差,皇上的諭旨一般會說:著賜某某閣大學士,賞某品頂戴,在軍機處行走。說白了,這「行走」其實不是一個官職,只是說明這人在哪裡供職,被認為是皇帝賜給大臣的一種榮譽稱謂。

還有史料說。清代把不設專官的機構或非專任的官職稱為行走。其既非正式官名,亦非額設職官,只是一種差使,其人仍隸屬在原供職衙門,俸祿待遇及升遷轉補也按原衙門品級及俸次。

清代的(尚)上書房。一般派滿漢大學士一人或兩三人為總師傅,並設漢文師傅若干人。在此處被稱為「諳達」的滿蒙師傅,有內外諳達之分。內諳達負責教授滿蒙文,外諳達教授騎射武藝。師傅們輪流入值,與皇子皇孫們相見,僅以捧手為禮而不行下跪禮。

清代當過當過上書房行走的名臣貴族不在少數。比如世人熟知的納蘭明珠,就是尚書房裡最著名的代表之一。

作為康熙朝由弱至盛時期的關鍵人物,納蘭明珠付諸了一生的努力。他曾娶英親王阿濟格之女,論輩分應是康熙皇帝的堂姑父。康熙十四年(1674年),納蘭明珠調任吏部尚書。兩年後被授予武英殿大學士,不久又加封太子太師,權傾朝野。

在權力逐步加大時,其勢力也同等加大。他卻不加內斂,最終犯了皇權不可侵犯的官場大忌,被罷黜職位,終結了其有爭議的一生。

當過尚書房行走,並相對完美的文職官員是寫過《獄中雜記》的安徽桐城人方苞。品性淡然的方苞,在康熙年間因給《南山集》作序,被株連判為死刑。後在重臣李光地的大力營救下得以赦免,並因學識淵博,以平民身份入皇宮上書房作皇帝的文學侍從和輔臣。

看淡生死的方苞,由此更加不爭名、不求利、安於一隅,靜走「上書房」。成為清代歷史上不多見的學著等身的優秀輔臣。

清代上書房行走是高榮譽崗位 乾隆處罰失瀆職的手段創紀錄

(劇照)

尚書房行走是榮譽極高的崗位,但失職瀆職也難逃處罰。

史料介紹:乾隆五十四年三月初七,乾隆帝偶查尚書房師傅入值門單,發現自二月三十日至三月初六共七天里,所有師傅竟都沒有到職,乾隆對此師傅失職和皇子皇孫逃學行為極為憤怒,遂將曠職師傅狠狠訓斥一通,下令將兩名滿籍師傅的屁股各打四十大板,仍留上書房行走,以觀後效。

一般都是弟子逃學挨板子,如今師傅逃教也挨板子,乾隆皇帝創造了清代歷史記錄。

事後,乾隆帝看到這些師傅不夠敬業,長此下去,皇子學業荒廢,事關甚大。不得已,把本已休致的清代山西第一名臣孫嘉淦召返入朝,委認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職,充任尚書房行走,專教皇子皇孫學習。

從事過上書房行走的,還有清代名臣朱珪、李鴻藻等。

而最後一位皇帝老師陳寶琛,十三歲中縣學秀才,二十一歲登同治戊辰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來被提拔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中法戰爭後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

宣統元年(1909年),陳寶琛奉召重新入京,擔任禮學館總纂大臣。宣統三年(1911年),出任毓慶宮行走,當上了溥儀的老師,被賜紫禁城騎馬。繼任漢軍副都統、弼德院顧問大臣。

清代上書房行走是高榮譽崗位 乾隆處罰失瀆職的手段創紀錄

(圖中右為陳寶琛)

當過「行走」的皇親中,道光皇帝的五兒子惇勤親王愛新覺羅·奕誴比較有故事。他沒當過上書房行走卻當過「內廷行走」。道光三十年(1850年)繼位的咸豐帝奕詝是他四哥,因奕誴僅比咸豐帝奕詝晚出生六天。京城民間稱為小五爺。

在咸豐元年,這位惇勤親王奕誴被當上皇帝的四哥任命在內廷行走

但這奕誴粗略不中繩墨,屢次因有失禮節受到眾人譴責。咸豐五年(1855年)三月,奕誴由親王被降為貝勒,罷一切職任,專門去上書房讀書。一年後才恢復王位。

咸豐帝死後,他的嫂子(即慈禧)攬權聽政,因惇勤親王奕誴資歷老、為人正道有威信也不敢小看他。有兩個小故事,可見奕誴的性格:

光緒初年,慈禧太后得過一場大病,初愈的時候,為了替她遣悶,內務府曾經傳喚了「落子館」的幾個姑娘,在長春宮演唱八角鼓。為此惹得惇王大為不滿,一天在內務府朝房午飯喝了酒,正好奉懿旨召見,他便不顧禮節,穿著一件葛布小褂,將辮子盤在頂上,口中哼著「什不閑」小調,徜徉入殿。太監李蓮英大驚失色,慈禧太后卻心知心知惇王譎諫之意,卻又無可奈何,只說了一聲「五爺醉了」,命太監將他扶了出去。從此不再搞類似活動。

清代上書房行走是高榮譽崗位 乾隆處罰失瀆職的手段創紀錄

還有一次,奕誴要給慈禧進獻黃花魚,敬事房的太監卻對他提出無理要求。他便在慈禧召見時,親自端了一盤魚,呈上御案。慈禧太后不免詫異相問。奕誴答道:「敬事房的太監要紅包,不給不讓送進來。臣沒有錢,有錢也不能給他們,只好自己端了來。」慈禧太后聞聽大怒,將敬事房的太監交付內務府杖責了一頓。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本欄目,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本文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明朝開國功臣沐英是朱元璋養子 他的「沐」姓有什麼來歷
春天裡 古都洛陽的匆匆印記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