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堅的意思就是,到地球爆炸,江山也是他們老楊家的

楊堅的意思就是,到地球爆炸,江山也是他們老楊家的

下定決心之後,楊堅就開始著手做準備了。第一件事是改姓。改姓,不是楊堅要改姓宇文,而是楊堅在此之前,一直叫普六茹堅。如果要禪位,你就是老天爺選擇的,這叫天命難違。既然跟老天爺都扯上關係了,你一個漢人還用鮮卑姓代周稱帝。老天爺很可能不滿意,要罵楊堅:你這算是什麼玩意兒?改姓不能光自己改,這險惡用心太直白,雖說此時已經是司馬昭之心,但還是含蓄一點好。於是12月12日,在這麼個吉利的日子裡,北周靜帝下詔:所有鮮卑姓氏的漢人,都改回漢姓。楊堅順理成章從普六茹堅改回了楊堅。

第二件事是陞官。給自己陞官這事,楊堅幹了好幾回了,輕車熟路,已經不嫌害臊了。為了當皇帝,給自己陞官,這事很好理解,把自己升的無限接近皇帝,才好一步登天。皇帝是萬歲,你就說自己是九千九百九十九歲零11個月29天,這樣明天你就能當皇帝了。只要你不嫌害臊,你還可以堂而皇之的說:這是自然規律,我也沒辦法。楊堅沒那麼無恥,但是夠霸道,改姓之後第二天,就給自己升了官。這個任命要分三部分看。第一部分:『周以大丞相堅為相國,總百揆,去都督中外、大冢宰之號』,意思是大丞相楊堅升為相國了,『總百揆』意味著北周當官的,除了皇帝,全歸楊堅管,之前的職務『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冢宰撤去,不再兼任。

後面的名頭就有意思了。第二部分:「進爵為王,以安陸等二十郡為隨國」。這就意味著,楊堅不是隨國公了,是有封地的隨王了。按理說這要求並不過分,王爺們都歸楊堅管了,楊堅當個王爺也算合情合理。可問題在於:北周姓宇文,楊堅姓楊。自打漢高祖劉邦吃了異姓王的虧之後,就定下了『非劉不王』的白馬之盟。從漢朝開始,就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律:只要跟皇帝不一個姓,就不能封王,多大功勞都不封。一旦出現異姓王,通常都跟禍亂朝綱、篡位這些詞緊密聯繫在一起,以組合片語形式出現。

隋朝有兩個異姓王,一個是鄭王王世充,另一個是唐王李淵。第三部分:「贊拜不名,備九錫之禮」,這兩種都算是給的特權。『贊拜不名』就是上朝時,不直呼你的名諱,只叫官職,以示尊重。『備九錫之禮』這個就更厲害了,雖然楊堅給自己升了無數次的官,但這次是最完美的。因為,這次加了『九錫』。『九錫』就是皇帝覺得你這個人各方面都非常出眾,把只允許自己用的東西,發一些給你,以後這個國家裡,就只准皇帝和你兩個人用。這些都是象徵榮譽的東西,給輛車,給件衣服,刷個大門,給張弓,給點酒,都沒啥大意思。『九錫』裡面除了『虎賁』還有點用外,剩下的都沒啥大用處,但『九錫』一直是文臣武將最為神往的東西。因為九錫最大的用處是:級別無限逼近皇帝。

總體說來,『九錫』就是皇帝把能給你的全部給了,再給就得「禪讓」了,為了更形象一點,我們可以把受了『九錫之禮』的大臣叫做『副皇帝』。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都受過「九錫之禮」,當過朝廷的『副皇帝』,比如王莽、曹操、孫權、司馬昭,再加上宋,齊,梁,陳四朝的開國皇帝。現在楊堅也加了「九錫」,連小皇帝心裡都清楚,改朝換代進入倒計時階段。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忙碌準備之後,萬事俱備,只待黃道吉日,此時,就是流氓會武術也擋不住楊堅稱帝的腳步。按照歷屆禪讓表演的流程,都得是大臣們再三勸進,准皇帝實在『推脫不了』,才不得已走上皇位的。這套說辭,新任皇帝跟大臣雖然沒商量過,但是一定得這麼來。你要問,有沒有官員太實誠,皇帝說不想當,他說不想當算了,讓之前的皇帝繼續當。

其實黃道吉日已經挑好了,一個甲子日,大吉大利,又逢節氣驚蟄,春雷響賀,萬物復甦,一切都預示著,這是一個美好時代的開始!公元581年2月13日,楊堅接受百官朝拜,登基稱帝,定國號為『隋』,改年號為『開皇』,改封北周靜帝為介國公,大隋王朝建立。建國跟開公司一樣,要博個好彩頭,就得起個響噹噹的名字才行。公司名長點、文藝點還行,國號就不行。所有朝代,國號都是一個字!你說有東周、西周、東漢、西漢、前蜀、後蜀的,這都是兩個字。那是咱們為了區別,給人家私自加的,人家其實就叫:周、漢、蜀。國號不光得一個字,這一個字還得既響亮又文雅,比如要叫「書」,文雅,但不夠響亮,也不成。楊堅文化水平不高,覺得這事很麻煩,想想這國家現在是我們家的了,我以前是隨國公,後來是隨王,那就叫隨吧。就像蓋個戳,證明這天下都是我們老楊家的。基本上所有開國皇帝都這麼個邏輯。

據說楊堅覺得:這個『隨』字,太隨便,不好。《說文解字》里解釋:「隨,從也」。楊堅不大喜歡,像個跟班的,而且『隨』字的這個「辶」看著不吉利,總感覺國運會「隨之而走」似的,於是楊堅把「隨」改成了「隋」。國號取好了,還得有年號。年號這東西從漢武帝首創開始,就跟個五年計劃的口號一樣。一般兩個字,四個字的也有,但比較少。國號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字,年號不一樣,五花八門,叫什麼的都有,不過先聲明一點,叫二炮也不行。一般是皇帝登基或者碰見個大事,就會換個年號,皇帝打算在下一個n年計劃里,想干點啥或者喜歡幹啥,就取個類似的年號。年號基本就是皇帝未來想法的體現,倆字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接下來,朕打算這麼干!

整個國家都是你家的,要啥有啥,好處太多,不能光自己享受,自己的兒子、孫子都得能要啥有啥。和所有開國皇帝一樣,楊堅也希望自己開創的王朝能常盛不衰。楊堅的年號是個道教名詞:開皇。從年號就能看出來楊堅的想法大了去了:要超越任何一個帝王,成為萬世矚目的聖主。楊堅的這種基因遺傳給了他兒子,這點楊堅是要負責任的,這個責任咱們回頭再追究。雖然楊堅是要超越秦始皇,但我保證『開皇』絕沒有『開瓢秦始皇』的意思。開皇,是道教五劫之一。那開皇這劫有多長呢?根據《隋書·經籍志》的記載:「其間相去經四十一億萬載」。開皇劫一共41億萬年,楊堅那意思就是,到地球爆炸,中國也是他們老楊家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朝 的精彩文章:

獨孤天下:腦洞大開!隋朝被唐朝取代,竟是因楊堅說的這句話?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TAG: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