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世界太快了

這個世界太快了

With You

 With You

竇靖童 

00:00/03:23

過了20歲我們開始喜歡談論生命,開始探索生活和生命的意義,總在尋找偉大與光榮。有的人踏上了去支教的路,有的人去西藏雲南,有的人去環遊世界,有的人變成了閃著光的流量。

我23歲的時候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電影工作者,或者是飛來飛去的商務人士。總要實現點什麼價值才好。

那時候為自己設置了偉大的理想,在手賬小本子里大寫加粗的寫著"珍愛生命,活出激情,把握今天"的話。

寫於大學時期,那天可樂搶過去我的本子翻看

看到這句,我倆可能足足笑了10分鐘

那時候覺得一天如果沒做什麼事兒就會失落沮喪,覺得自己浪費了青春光景。那時候覺得自己如果不做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就好像把一天浪費了。想要心動,想要每天都精彩。

我不喜歡鋪床單,這是我最討厭的日常瑣事。每次都鋪的亂七八糟,自己一身汗,睡兩天床單就跑偏了。那個時候,格外想媽媽。

不喜歡談論細碎的事情,覺得很無趣。我喜歡談談國家大事,天文地理,人文科學,不發表點高談闊論,不舒服。

沒事兒感嘆生活中的際遇,想著宏大的偉大光榮。想要為改變世界,改變命運,為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時候的我,不喜歡平淡。我害怕別人看不到我,沒有存在感會讓人焦慮,自卑。想要能被人看見及肯定。

愛吃辛辣,喜歡刺激。

愛吃快餐,喜歡速度。

為了讓人生幸福,必須熱愛日常瑣事。雲的光彩,竹林之聲,群雀之啼,行人的面孔。必須在這所有的日常瑣事中,體味無比的甜美。

芥川龍之介是這麼說。

24歲我的本命年,我經歷了起起伏伏,幸運中帶著成長的傷痛。我甚至開始迷信,帶著紅繩不敢摘掉。

那時候有人總說我做夢,不腳踏實地。說我傻,為人賣命不討好。戲謔著說我,好像我是痴人說夢話,腳踩不到地上。我難過,因為我確實每天都在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在做著一點點努力啊。

小目標大目標一個個慢慢實現,或者努力接近實現。我們也走散了,但是我想著你應該能看的到,在這裡你能看見的地方,我想說你看沒有做白日夢哦,付出是有回報的。

那些80%的人不願意去做的笨功夫,很可能就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GIF

沒有迫切的功利心。只是想要做點什麼,通過這件事情被看見。現在的我活在各個社交平台,你可以看見我了。但是我卻選擇在周日的下午,躲在家裡,躺在沙發上,泡著茶,看一下午書。最奢侈的事情,變成了不被打擾的獨處。

這個世界快的讓我害怕。朋友問我,回國還喜歡嗎?我說很喜歡。但是一切都太快了。我記得看過Vice的一篇文章是分析24個小時內,在社交網路上病毒性傳播的紅藍衣服女記者事件。就是翻白眼很精彩的那位。

鋪天蓋地的新聞和調侃,圖片表情包充斥著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但通過Vice的記錄,最後發現"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對於此類事件,大眾的注意力只有5個小時,過了就不再了。"

短暫的痛和快樂。就像是一場民眾莫名其妙的狂歡,各種飛花香檳,充斥了娛樂的各種幻象,快樂了得。最後,除了一地碎屑,啥也留下來。

娛樂至死。

互聯網市場可能沒幾個月就會換個風口,一會兒這紅,一會兒那兒。我們就像是圍觀的小動物,哪邊有肉,就往哪邊蜂擁而去。

目睹著藍海變紅,紅海變黑。

其實我們都在不停的自我重複,我們看不到不存在自己腦子裡的東西,我們只會對已經存在於自己腦海的東西做出反應。

我不認為一個人可以告訴他人他們所不知道的觀念,事實是他只能告訴他人他們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觀念。 劉瑜

每次事件,每次狂歡,刺激著我們的神經。我們轉發朋友圈,我們憤怒,我們去別人的微博下面破口大罵,就好像這輩子我們都不會犯錯一樣高尚。

我們不喜歡這個時代,卻在享受著這個時代的一切便利。就連懷舊這件事情,都可以被人們用於包裝自己,看起來的好品味。

後真相時代。我們只享受著自己的感受。卻不曾看清什麼。

我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喜好來作為判斷萬事萬物的標準,因為好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出自己喜歡的,可以相信的結論。

最後我們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

那個女孩和男孩,他們在一起了。採用的方法是先使用肉體,再補票精神和承諾的方式。兩個月以後,他們分手了。男孩在微信上說:我們還是分開吧。女孩說:好的呀。他們在線上交友app認識,視覺認可對方,情緒對,音樂對,電影對,荷爾蒙對,然後就在一起了。

吃完抹凈,好聚好散。

正常。合適。不值得大驚小怪。

那年她二十四歲,父親二十七歲。兩個人在媒人的介紹下,各自害羞的瞄了一眼,彼此下半輩子的事情就這麼定了。

在《皮囊》里,蔡崇達講著自己父母那一帶的愛情故事。第一次約會的時候父親拉著他母親來到一塊地,對她說"我會把這塊地買下來,然後蓋一座大房子。"他母親相信了。

後來他父親真的蓋了一座房子,用他和她的名字命名。再後來他父親癱了,光輝歲月不再,一家清貧,日子過的緊巴巴。那日母親明明知道這房子總有天要拆,但還是堅持拿著苦哈哈賺來的錢去擴建。孩子們開始覺得母親太好面子太虛榮。後來他明白了,母親是為了父親的臉面。就算父親癱了呆了,但脊梁骨不能彎,父親發起了這個家,母親不允許這個家被人瞧不起。母親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是母親從沒表達過,也不可能說出的愛情。

那麼窮,是不行的。但是我好羨慕啊,哭著羨慕,嘴裡混著茶葉沫和自己的淚水。那樣的愛情,看起來有點凄凄慘慘,一個女人的忠貞和倔強,在那個年代,閃著光的照亮著我的心。明鏡兒似的。清澈見底。

慢悠悠的歲月里,連月亮都會變得好看。

我好害怕。

這麼快的速度,我們快樂,我們狂歡,我們暴戾,我們悲憤。一個自己悲傷的哭泣,發問:"最後我們留下什麼?"這重要麼?身體的另一個自己反問。

重要當然重要。從前怕的事情,現在變得好珍貴。比如無所事事的一天,比如坐在書桌前,啃不完的歷史書,比如無聊和發獃,關於疼痛文學的思考。我害怕不管是重要還是戲謔,都變得無足輕重,沒人在乎,只有人罵,有人笑,沒有人思考和做事情。

這個世界越來越娛樂。「媒介即信息」,這是馬歇爾·麥克盧漢的名句。各種真理的傳達,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來自於媒介的性質。我們現在的媒介幾乎都是網路,網路決定了我們內容的部分性質。

它快速且有效,紛繁且全面。但它不持久,甚至缺乏新聞資質,它傳播性強且很容易被取代。它沒有時間拖沓的美感。

我看到很多身邊人,每天忙碌到無瑕思考,他們像是陀螺,被抽了一鞭子,然後停不下來。停下來的時候,便是倒下。每天看著他們過得豐盈,充實,認識了很多厲害的人,去過很多漂亮的場所,累得從裡到外散出來。但是很多人,無法感覺到自己的進步。因為他被"發條"化了,程式化了,從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越忙越空虛。海綿已經無法再吸收,需要先清空一部分。

害怕說"忙"這個字,因為忙=心+亡。

這個世界太快了。

這個世界太快樂。

以至於沒有人去思考疼痛,生活壓力已經這麼大,我們選擇視而不見,不疼不痛。我們選擇娛樂,而非直面淋漓鮮血的勇士。我們要快樂,無限快樂。我們要崇拜,要新鮮的容顏和肉體。

越來越少人願意堅持一件事很久很久。任何事一旦變得特別漫長,就會顯得殘忍,而這個世界喜歡娛樂,不喜歡殘忍。笑著,比哭著好。

……

總覺得不管幾歲,能守著一份不屬於自己年代的清明即是美好。清醒和明白。不管你是在發愁自己的未來,還是愛情的糾葛,還有那些留言給我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或自信的慾望。在想著做出什麼事情之前,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存在感,認同感,虛榮心,這些事情之前,你可以先試著找找看自己是誰。性格和格局會幫你選擇很多路。

記得擁有一份瞭然的清明,有些事情真的都重要嗎?人活一顆心。心好了,什麼都好了。

世界太快了,那我就慢下來好了。所以開始愈來愈喜歡生活中細碎的事情,看著"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聽著鳥叫,整理衣裳。讓瑣事把時光拉的綿長,感受每一分鐘,和生活的互動,每個器物的呼吸。原來所有的大悲大喜,不過是情緒,每一種人生可能都會有殘缺,沒必要去比較殘缺的大小。一切都要回歸到細碎的生活。吃飯,睡覺,去了解你,了解太陽,然後也別忘了抬頭看看月亮。

有可能,做個美好的人,比做個美麗的人更重要。

希望文字可以讓時間變的慢一點。你會明白"好書認人"這四個字。那些清清淡淡的文字,慢悠悠的滑進你心底,成一汪湖泊,映照著月亮。

發完稿,只剩下閱讀量那些數字。我又開始寫下篇文章。哭著跪著挽留著美好的"慢"。

圖片來源於網路,文字原創

instagram @miallllling

weibo @大Mia的時尚賬號

「Girl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Women empower one another.」

GIF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Mia的時尚賬號 的精彩文章:

實用系好物推薦『少女雜貨鋪』

TAG:大Mia的時尚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