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羆大母》的隱喻與思考

《羆大母》的隱喻與思考

《羆大母》的隱喻與思考

深圳 羅佰方

《羆大母》是鄙人出於興趣寫作的一片文言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其實是根據小時候聽說的一個故事改編而成,之所以改編,是想達到隱喻的目的,對人和獸中的獸性加以思考。

從最原始的現實開始,羆作為野獸的一種,毋須採取那麼多伎倆,見到食物就直接撲上去。但是《羆大母》中的羆卻已經「進化」了,它可以穿著人的衣服,學人說話,估計還會易容術。當它穿上人的衣服過後,它「趨行」,趨行這個詞,意在描繪它模仿人而不是人的步伐,穿著人的衣服還是不習慣,但畢竟有點像人了。到後來小女孩逃出去,她露出了售的本來面目,開始「奔跑」。這兩個動詞的轉變,其實說明羆的本質還是獸性的,還沒有完全進化成人——但是它進化成人很有希望,甚至是一定的。

羆採取各種手段欺騙小女孩,說讓小男孩高興的話,這種情況,用時髦的話說,就是情商比較高,說話好聽。不僅如此,吃了大母的羆,還會「歌行」,歌以詠懷。它不懂得詩經中「月出皎兮」的真正文學意義,它只是望文生義地摘用在抒發食慾的歌里。當然追求愛情的《月出》真的就比抒發食慾的歌檔次高嗎?未必,愛與欲,在人的世界裡往往很難分清楚。

羆會說人話,但是難以掩飾模仿與生硬痕迹。它試圖讓小男孩喜歡自己,只能重複「吾孫可可」這樣的字句。

我們回到一開始的話題。羆這些都是跟誰學的呢?自然是人。他沒有直接去吃姐弟倆,而是扔了一個小石頭,這可能是以前上過當,或者同伴上過當,狡詐自然是來自人的。羆雖然是售,但是卻又人性,即「人倫」,當它聽說小女孩把自己當成祖母時,有些遲疑,究竟是什麼呢?可以有多種猜測,可能自己也有羆孫吧。很遺憾,就在羆人性閃現的一剎那,被小孩子殺死了。

劇情即便是轉反的,兇殘剛猛的羆最終被小女孩殺死,小女孩從柔弱的受害者變成烹屍鬻肉的生意人,但我想表達的內容是一致的。具有獸性的羆本具有一點點人性,但是有些人並不一定完全是人,可能就是羆進化而來的。後面幼羆也會唱歌,其中說「人羆同處」,意味深長。當今世上,人群中的都是人嗎?會不會有羆進化而來的人?他們可能比羆大母更聰明,更能蠱惑人心,達到滿足自己慾望的目的。

大自然中,誰接觸到人,都可能被人進化。人,就是電影《淹沒》里那個折射體。

關於《淹沒》,有空再寫。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羆大母

深圳科學高中 羅佰方

某嫗,善言逸聞,常以事譬教,曉之蒙童而循其喻也。余少時好晚徑獨行,嫗憂而誡之曰:小子止之矣!山有羆,擐而人語,若覯人則誘食之,不骨骸余,人莫能免。余懼而謝嫗請事,嫗顏色少解,語事曰:

某孀居深山,欲歸,待留姊曰:母行,汝慎顧弟,切切勿忘。汝大母晚至,坰有羆,甚畏火灰,家有熲光則無虞也。汝勿憂,吾明日亭午則返。

姊厲行,生火備灰而期大母。時暮,大母已見害於途矣。羆著大母衣,乘朒歌行,鼓大母骷而歌之曰:

月出皎兮,吾何糗腹?老嫗無肉,有何孺子,食之以酣眠!

羆歌罷,彷彿有光,喜曰:吾得之矣。趨行之,窺見姊弟,鮮嫩可餐。遂投之以礫曰:吾孫何在?姊弟聞大母至,甚喜,要至室內。姊請大母坐,大母曰:吾有痔,坐桶。姊疑之,果見桶中尻尾;大母喜,獠牙齜出,尚余血痕。姊暗忖:此必母所言羆也!奈何?逃之,弟必食,且灰之。姊曰:弟將寢,濯之。塗之以灰,弟告羆曰:姊浼傷吾也!羆恐,佯哂弟曰:姊嬉也,吾代之,吾孫可可。姊拒之再三,恐羆作,詐曰:善。羆遂奪弟曰:吾孫可可,必成大器也!姊問啃嚙骨骨,問大母所食,大母曰:豎豆也。姊索之,觀之乃弟之指節也。姊奪門,攜鏵攀屋後大槐。羆追之:吾孫之何?姊對曰:更衣。羆知事露,奔至槐下仰曰:吾必啖汝。姊曰:汝乃吾大母,必不傷吾。羆疑遲,姊投之以鏵,羆首腦崩裂委地而斃之。

姊遂烹羆屍而塊市之,有肉食者以豕購之。負肉於途,聞棲棲有聲,視之篋,盡幼羆,恂然殺之。棄之荒,幼羆復活旋走而歌曰:

昊昊蒼天,人羆同處,汝今害我命,他日報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振銘 的精彩文章:

「瓜田李下」這個詞很有意思

TAG:羅振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