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家易筋經解密

道家易筋經解密

第九篇 煙霞洗髓脫凡骨

作者吳丹豐少年因病入山,先後從師南嶽王信安、嶗山匡常修道長、弘川老和尚、中國佛學院武術教師、大成拳王選傑先生等修真、武學大師,今記錄這些先生教誨、武林故事。

導言:

一個人的訪道行旅,見證當代幾位高道、武學大師雲隱山林、舟行江湖的逸事,「易筋」、「洗髓」的內家拳學!武通於道的玄機天梯。一本書的武林紀實,書寫山林煙雲、江湖風雨。為俠者列傳,為道人寫神。

煙霞洗髓脫凡骨

鄴候書院沿青柏蒼翠之古徑行走,山彎處便是煙霞茶院,解放前原是廟裡茶園,現己是國營的茶埸!每年供些茶籽給廟裡,榨油時整個玄都觀飄著淡淡茶香!

王信安先生帶我們去看茶籽,煙霞峰下茶田層層疊疊,雲霧時從茶樹上飄過,遠望如碧染之水墨,碧綠深處童子泉水流響著!

「何事人間頻乞食,此心已是負煙霞。」此詩僧八指頭陀寄給煙霞峰的句子,欲出塵中卻入塵,士人總是在出與入之矛盾中!

我們在茶院的土木結構的房檐下坐,這是民國趙恆錫建的山居靜養之所!

山中聽拳 榻上談玄野雲閑繪

王信安先生說"這個"趙恆錫"可不只是反動軍閥,也是佛教護法,同盟會元老,曾參與護法被袁士凱判刑,後立了中國第一部省憲法,選舉了省議會,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籌備南嶽佛學院,他籌得17兩的黃金,因時值戰亂,他飄泊到台灣,雖生活艱辛,居大不易,但此黃金保管近二十年,卻未作他用。六十年代拿出來做為台灣松山寺建設之費,這就是山林之風骨"。

萬事皆有陰陽,不能看表面中不中!要看內在的真靈、真骨,山林中人修道鍊氣,便是要脫胎換骨,洗凡塵之污塵,去體內之濁氣,此煙霞峰便是明末奇道李皓白習"易筋""洗髄"功,超凡換骨之地。

李皓白,煙霞明末隱居一道士,本是一儒生,有奇略武功,負經世之志。明天啟甲子年(1642)負笈至京,大明已是一幢風雨危樓,君臣還危樓上做盛世歌舞!他憤然而去,途中遇異人點化,便上武當山修道。山中歲月,他雲間石上習劍術、琴音、醫道、內丹,修為和青松共長!

大明奇道易筋洗髓野雲閑繪

明末大亂,李皓白下山遊歷,應緣度化,先後遇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部,他勸其部少燒殺,收民心,順天道。後入明軍左良玉、何騰蛟部出謀劃策。見大明大勢己去,清順治乙酉(1645)入南嶽紫蓋峰,復建九真觀!後至煙霞峰下植茶隱居。

清朝衡永兵備道彭而述與之方外交,撰《道人李皓白傳》記:「比游衡山,得兩異人。一為道士李皓白,病面修軀,腹多經世書。自命是魏夫人後身,薄李長源不為。」魏夫人是道家上清派第一代宗師。李泌(即李長源)是輔佐唐代肅宗、代宗、德宗三朝的著名道士。可見李皓白之眼界!

道心俠骨 永懷漢土 野雲閑繪

李皓白與時隱南嶽的明遺民,大儒王夫之、大錯和尚、破門和尚等為友!僧道儒三家于衡岳松雲下,茗茶閑談心性之事,笑論古今興亡!李皓白著《瑣碎集》、《九仙傳》,密寫有《易筋經》,此中國士人傳統,窮則隱於釋道山林之間,丹青書寫文化之根脈。文明之一花一葉雖不禁野蠻之踐踩,若根還在,如崖上蘭草,雖土不存亦有芳菲之時節。

李浩白練洗髓功有得,時人寫詩稱"五十九年減眼中,欣然猶疑三洗?",道家功夫妙在易,如繭之化蝶,魚之化龍。魏晉時期修仙書《漢武帝內傳》,便有「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脈,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發,九年易形"記載。

坐忘無我 可入紅塵 野雲閑繪

古道家修的是"朝堂之上修妙道""百萬軍中可結丹"功夫,如張良為相,葛洪為將軍,明朝兵家尚有習道者。入清後禁武,江湖豪傑化槍為拳,發明形意拳、太極拳,以民族英雄岳飛為宗師!李皓白因歸隱山林,來往多官員遺民,朝中矚目,不便傳拳,便為著書,故山林多智士,江湖多豪傑。李皓白託名紫凝道人"宗衡"作易筋經,紫凝暗指所居紫蓋山,"宗衡"宗為祖宗、宗廟,暗意不忘大明漢土。衡指南嶽衡山!書中多民族之義,反清之喻,舉義隱語!托李靖、牛?民族英雄為序!並有「有以文武神聖之奇男女,作掀天揭地之大事業,可垂(唾)手而得之」之大逆之文。

《易筋經》一書寫于山林留傳江湖。時北方形意、中原太極,南方內家拳,皆宗易筋經之理,大儒黃宗羲等倡之。幾百年後習武之會黨!即以武術為聚力!讓華夏文明根苗衝破滿清專制之凍土!

易筋經野雲閑繪

王信安說:"易筋經十二個加起式為十三式,十三式練弓勁,一動筋拉骨縮;筋即弓弦,骨是弓背。十三式核心是靜站功(樁功),樁功練出輕功,就是對了。老友胡美成曾是國民黨將軍,民盟黨員。家裡有錢,請了湖南老道士教功,學了站樁功,易筋呼吸功,一吸前胸後背貼,一鼓能彈人。曾讓人圍一圈,每人手搭肩圍著,看他的腳,他能跳出來。其實不是彈跳出來的,要借別人身體,手一搭肩借力,骨一縮身一翻出來。圍的人互相都手搭著,就感覺不出你手借力,頭朝下看你足,就不知你身體翻動。這就是江湖行走,功夫是真的,加點技術,弄些神秘感,外行才能服你"。

易筋經分"易筋""洗髓"二部,洗髓便是道家的內丹功!皆不離站功,初站時皮部有氣感,如蟻行感,然後入肌肉,全身肌肉若浮泡於氣中,意念一動肌肉能跳動。身外面有層氣浮裹著。再站下去氣到內臟腑,心肝脾胃腎皆如氣過,站一年氣入骨,此時骨重如弓,一抬手一抬足,似有千均力!脊柱如有氣灌,如鉛重有凝脹之感,動手時骨頭與人一碰,筋拉骨伸,對方如遇鋼鐵鑽頭。

易筋一身輕 野雲閑繪

王爺看我說:「功夫還入門,不要隔山望牛,學多了是花架,入門三年樁,白雲觀有個姜老道和王薌齋學了神拳,樁不離身,站住坐卧不離,人一碰就出去,北方人練形意管叫樁,也叫地盆功,當年我在廟裡替師父出門買東西,健步如飛,就是站整了,全身關節一體,膝跨有彈力,手足有拉力,你看把人的手一綁,人就走不起,高手是一動身子動,手帶身子走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琴一劍 的精彩文章:

武道煙雲,一個人的訪道行旅,道家丹田之氣機如何升起

TAG:一琴一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