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科醫生從政十二年,面臨什麼新挑戰?

兒科醫生從政十二年,面臨什麼新挑戰?

撰文 | 邢穎

建設自貿區的好消息使海南成為最近的熱點。

這個消息公布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緊接著,海南省黨政班子開始忙活了。海南省委第一時間組織11個考察團分赴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等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考察學習。

其中,4月16日至18日,省長沈曉明率海南考察團第二團赴福建考察,兩天多的時間裡先後走訪了福建18個考察點。

沈曉明(中)在福建

其實,對於沈曉明而言,自貿試驗區並不是新鮮事物,他正是「最早吃螃蟹」的那批人之一。

全國首個自貿區管委會主任

公開履歷顯示,沈曉明長期在上海任職,曾任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啟動,這是全國設立的第一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區設在了浦東,時任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正是沈曉明。2015年4月,沈曉明被明確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上任第二個月,沈曉明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從親歷者和操盤者的角度介紹了上海自貿區如何落實「放、管、服」的改革理念。他認為,自貿區改革的難點就在於約束政府自身的權力。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發現,主政浦東新區期間,沈曉明成為了浦東新區的官方推廣大使,他在多個不同場合用富有感染力的演講,推介浦東,為浦東招賢納才。

「如果你想從公司白領成長為企業高管,你應該選擇浦東;如果你有志於服務社會,你也可以選擇浦東;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創業者,譜寫屬於自己的BAT神話,你更應該選擇浦東,這也是我們最期待的。如果你不是拼爹一族,上海浦東是最好的選擇。」

這是沈曉明2014年12月在清華大學校園招聘會上的講話,還誕生了「來浦東、不拼爹」的短語。

「我在市政府工作時,對浦東沒有太多了解。我到浦東後,覺得浦東真的是一個好地方,浦東有很多特別的地方,這些特別的地方我認為是能夠吸引外來投資者的。」

2016年4月,在一場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上,沈曉明對在座的民營企業代表說,「大家都是浦東的一員,希望大家能多宣傳、多推介。」

在海南擔當的四個「角色」

那次座談會五個月之後,有著上海高校任職經歷的沈曉明進京擔任教育部副部長。

半年後,他再回到地方,到海南省擔任省長。

「作為一名新海南人,從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我就把我的後半生與海南的建設發展緊緊地連在一起。讓海南發展得更好,讓海南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是我的奮鬥目標。」 沈曉明在履新感言中說。

4月12日,新任海南省代省長的沈曉明參加海南省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議

這位長期在上海工作的官員如何主政欠發達省份海南?他的自貿區管理經驗又能給海南帶來什麼?

這都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對此,沈曉明在履新感言中解釋了自己的四點定位——「我要做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海南範例的實踐者、祖國南大門的巡邏兵、海南綠色生態島的守護人、海南各族人民的服務員」。

要為海南謀發展,房地產絕對是個繞不開的話題。眾所周知,海南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房地產。在這個問題上,省長怎麼看?

今年1月,沈曉明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用「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決不讓海南變成房地產加工廠」的措辭表達海南省「要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的堅定意志。

之所以會這樣形容,是因為這對海南來講「會很痛、會出血、會很難」,沈曉明在全國兩會的海南省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中這樣告訴媒體。

他坦言,海南的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很大,無論是投資還是稅收,都佔到 50% 以上。但是,一方面,房地產發展要用土地,土地資源十分有限而且不可再生;另一方面,造了房子,配套的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服務就要跟上。海南是一個不發達的省份,財力有限,配套不起。因此,沈曉明總結道,房地產作為海南的支柱產業不可持續。

結合省長此前多次公開表態,加上推進海南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百年大計」的出爐來看,海南前不久開始實施的房地產全域限購政策也並不讓人感到太突然。

醫生省長的老本行

沈曉明在海南重點抓的事情當然不止房地產,醫療也得算是一項重點。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沈曉明是學醫出身,從政前是醫學博士、兒童保健學領域專家。

公開履歷顯示,1987 年至2006 年,沈曉明先後在溫州、杭州、上海多家醫院和學校從醫、從教,深耕兒科領域,歷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等職務。

2008 年當選上海市副市長後,他分管的也是衛生等工作。2013 年 10 月,當時已是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的沈曉明,還被遴選為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從醫治病的經歷帶給沈曉明主政治省的啟發。

他曾說,「大家知道我是醫生出身,醫生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醫生眼睛裡看到的都是病,都是問題,因此我平時講問題比較多,而且表達的方式比較直接,希望不要介意。第二個特點是邏輯思維,先搞清楚是什麼病,再研究開什麼葯,還要進一步想想怎麼讓病人不再生病,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問題導向』」。

這種「問題導向」的思路也體現在他推動醫療旅遊發展的過程中。

2013 年,國務院決定在博鰲建設國際旅遊醫療先行區。初到海南任職的9個月間,沈曉明先後4次就推進這個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開展調研。

2017年8月,沈曉明(右一)調研博鰲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

「我們的百姓要大老遠地去海外,並不是我們的醫生本事不夠大,是因為海外有最先進的葯,最先進的器械,而這些藥物、器械進入國內需要一段時間。」今年兩會上,沈曉明介紹了在博鰲建設國際醫院的背景。

沈曉明認為,這是衛生領域的供給和需求不匹配。

他透露,在博鰲的國際旅遊醫療先行區中,美國、日本、歐盟國家已經批准的葯和器械,在中國政府批准進入中國之前,「在博鰲那個 10 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可以用了」,以解決衛生醫療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問題。

4月初,國務院將進口醫療器械審批權下放海南,一些進口醫療器械可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指定醫療機構使用。

在沈曉明的計劃中,留住欲出國看病的病人是第一步,之後希望以此吸引東南亞等更多國家的人,並帶動當地的服務業發展。

借著中央政策的東風,在自己的老本行上,沈曉明或許還有更多的事要做。

資料 丨 中國新聞網 海南日報 北京青年報等

校對 | 項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報-政知圈 的精彩文章:

在秦城和燕城都呆過的老虎,被減刑了
萬萬沒想到,這些外國政要也有中國親戚!

TAG:北京青年報-政知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