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是葯就有三分毒」,那中藥到底有沒有毒性?聽聽臨床藥師怎麼說

「是葯就有三分毒」,那中藥到底有沒有毒性?聽聽臨床藥師怎麼說

網上總有一種聲音,認為中藥有毒成分就是有害成分,或者將有毒和有害並稱,喜歡說「中藥有毒有害成分」,好像只要有毒的就是有害的。那麼,這種說法究竟對不對呢?

首先,中國傳統的「毒」字是什麼意思呢?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毒:厚也。害人之艸(草),往往而生。所以,毒最根本的含義,是一種有害的草。也就是說,「毒」字最初的含義,確實是有害的意思。所以,我們會說所有的中藥都有偏性,但不會說所有的中藥都有毒性。就是因為,毒性是一種非常劇烈的偏性,不是所有的偏性都可以叫做毒性。所以,從《神農本草經》開始,中藥就分有毒中藥和無毒中藥,後來更是細化為大毒、有毒、小毒的不同毒性等級。這說明,毒性是一種特殊的偏性,不是所有中藥都有毒性,其本質就是有害性。

神農本草經

但是,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還不夠,因為祖先在面對這些毒性花草的時候,除了將他們標示出來,而且還想辦法進行了改造。為什麼要改造?因為毒性的本質還是偏性(只不過是十分劇烈的偏性),如果將這種偏性改造地好,那麼,當人體病情嚴重、人體本身就離陰陽平衡很遠的時候,就可以用這種程度比較強的偏性,來糾正人體比較大的偏頗,這就是「以毒攻毒」。那麼,怎麼改造呢?其實就是中藥的炮製與配伍。炮製的目的,就是減毒增效;配伍的目的,就是減毒增效。很多毒性中藥在炮製以後,毒性大減,臨床使用也較為安全。看看常見的中成藥裡面,很少看到生川烏、生草烏、生附子,卻總能看到制川烏、制草烏、制附子,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了解這些還是不夠,剛才說了,「以毒攻毒」的簡單理解,是用偏性比較劇烈的中藥,來治療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所以,怎樣找出這些患者,十分重要。怎麼找呢?就是採用傳統中醫辨證論治理論來找的。因此,在毒性中藥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證,尋找到對證的患者再使用,而不是誰都可以用。所以,不是隨便什麼中藥都可以養生保健的,哪些中藥不行?傳統認為有毒性的中藥就不行。但是,這些有毒性的中藥也不是一無是處,它們可以用來在病情嚴重的時候、在需要它們的時候,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也就是說,有毒中藥成分是不是有害,取決於它的使用。用的好了,它就是有益而不是有害,用的不好,它就是有害。完全忽視使用方式,直接將有毒成分定義為有害,是大腦太過簡單的認識。

用的好才是真的好

俗話說,「大黃救人無功,人蔘殺人無過」,講的就是這類錯誤認識。這種錯誤認識只看到了藥物的因素,而沒有看到用藥的因素,是不完整的缺心眼認識,正常人應該摒棄這種錯誤的認識,而回到辨證論治合理用藥的路上來。

【小金藥師說葯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我市啟動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公益活動
這些常見的中藥你認識幾個?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