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想的喜劇悲歌:忘卻的初心

聯想的喜劇悲歌:忘卻的初心

最近,因為晶元危機,耄耋之年的倪光南院士又一次走到媒體的前台。這位一生夢想中國擁有自己核心技術的老人再次讓人唏噓的同時,曾經氣吞IMB及摩托羅拉的聯想集團卻每況愈下,被美媒評為最差科技公司。這兩個被逐漸淡忘的人與事,又讓人回想起倪光南與柳傳志那場恩怨。

上世紀90年代,聯想公司有關「貿工技」與「技工貿」(貿易、工業、技術三者在不同發展階段作為企業重心的順序)的路線之爭直接導致倪柳二人分道揚鑣,並最終使倪光南從聯想出局。

從做事的角度來看,儘管棲山更贊同柳傳志的貿工技路線——對於一家市場化的企業來說,生存下來才是第一要務。然而,既得利益最終成為聯想發展的驅動力,它終於還是忘記了初心,再也沒有成為擁有強大核心技術的科技企業。

倪柳二人的恩怨最終走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可以說是中國IT發展史中最令人遺憾的事。很多事原本不是非黑即白的二進位,但很多理念的差異往往演變成公司政治爭鬥。印象中,柳傳志是精於人和事,擅於商業運作的企業家,而倪光南則是帶著些天真和執著的技術專家。兩個人若能合作,或許聯想不僅可以發展壯大,也不會忘卻技術立本的初心。

時間不會給我們如果的機會。聯想的喜劇悲歌讓我們重新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我們需要如何抉擇?

不論對於人還是企業,生存永遠是第一位的。但為了生存而暫放的理想常常因為利益變成永遠地放棄。

就像人們常說的兩句話:這個世界機會很多!這個世界誘惑很多!到底是機會還是誘惑?如果以利益為判斷依據,這個問題永遠是無解的。因為遇到這種選擇時,我們無法清楚地計算哪種選擇會帶來更多的利益。

年輕時,很多人滿懷一腔熱血,但當我們習慣了城市的燈紅酒綠,當初那些曾經指引我們的理想之光在霓虹燈下變得微不足道。

對於做企業的人來說,雖然所有的企業都是要賺錢的,但對錢的觀點是完全不同的。對生意人來說,利潤就是目標;對於夢想者來說,利潤是實現夢想的鋪路石。

曾經,聯想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廣告詞:人類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二十多年後,我們悲哀地看到:沒有夢想,聯想正變成「最差」?面對聯想的喜劇悲歌,我們捫心自問:前往夢想的路上,我們是否也因為路邊的風景忘卻了初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棲山 的精彩文章:

棲山探訪:非遺傳承人的大「漆」世界
別樣的小清新:記憶中的那些野花

TAG:棲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