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該留下什麼樣的幼鴿?

該留下什麼樣的幼鴿?

不久前我去Eugies拜訪一位著名賽手Eusebe Descamps,參觀他的賽馬培育場。他的嚴格篩選標準令我印象深刻,所有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即使只有一點小缺陷,他都毫不遲疑地淘汰。這是一筆大損失,因為這裡每一匹馬所生下的小馬都很值錢。「這些都沒有用」,Eusebe說,「未來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現在不當機立斷,無異是自殺行為。對我來說,要使育種結果維持相同的水平非常困難,要更上一層樓更是難上加難,除非你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動物育種專家兼鴿主的他所說的這番話非常中肯。

上星期一個新手鴿主談到賽鴿時說:「如果能擁有像『Kaers』『34』『Radio』『Kleine Rode』『Kampioen』『Leuvenaarke』等超級銘鴿,絕對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然而想維持相同的水平卻是最難的,因為當你引進新血時,你就冒著「走下坡」的危險了。

全世界沒有一個冠軍賽手敢說:「我從來沒引入其他鴿系的鴿子,我都是用自己的鴿子維持住水平。」但是你的鴿子等級愈高,你就愈難用外來鴿子獲得成功。這裡的「成功」指的是「不退步」。若你問我有什麼好建議?我會告訴你:去一個篩選嚴格的鴿主那裡買鴿。因為他不會每年培育一大堆幼鴿,然後將它們全部賣掉。這種小型鴿主管理鴿舍較嚴格,也不會漫天喊價。

這才叫做真正的鴿主。十分遺憾的事,我們的小型鴿主已不再有能力參加中距離賽及700公里以下的長距離賽了,否則比利時鴿的身價必然狂漲,而小型鴿主也能得利。然而現在的情況是,冠軍鴿被宰了,因為它們飛100公里無法名列前茅。而且那100公里的比賽,鴿主「飛」得比鴿子還快!但是如果鴿子不肯飛,你又不可能殺了鴿主。讓你的鴿子參加你「追」不上的比賽,參加的比賽距離愈遠,鴿子自己的運動技能愈重要,而在短距離賽中,鴿主的角色比較重要,也因為如此,篩選鴿子在比利時多數鴿舍里都做得不好。在此,我可以給你一些篩選幼鴿的忠告。

幼鴿的健康當然是第一個要考慮的。一旦你開始進行篩選時,便不能容許最微小的病徵。長時期的鼻頭骯髒、濕眼、腸功能欠佳、喉嚨發炎、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的排泄物骯髒及肉色灰白等,以上全是將它們「砍頭」的正當理由。鴿子的黏液不斷也是。在清晨時打開鴿子的嘴,如果發現喉嚨後方的動脈被一層灰紗般的黏液覆蓋住,或是黏液從食道噴往喉嚨,這種鴿子一律格殺勿論!

篩選短距離鴿的標準必須看它們對結果有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何謂好的短距離鴿?比賽一開始飛得好,返巢時火速進入鴿舍。除非天候極差,很難想像僅飛了100公里的健康鴿子會感到疲憊。鴿子的狀態當然很重要,因為狀態好對鴿子所有一切都有正面影響。因此短距離鴿的篩選主要就是靠「籠子」了。多數鴿主卻花費大把銀兩,將鴿子的命運交給四方遊走的鑒鴿人,在自己尚未好好做篩選之前,便讓鑒鴿人給鴿子判了死刑。

或許真的有幾個鑒鴿人恰巧碰到優秀的短距離鴿,因為它們具備非常明顯的特點:脈搏快速、眼睛閃亮、體型理想、能揮出最高速的羽翼。然而要鑒定飛過幾次100至200公里的幼鴿,你應該比鑒鴿人拿手得多。鴿子所有動作的速度都是鑒定短距離鴿的要點。出於嫉妒而歸心似箭,以及鴿子迅速知道鴿舍中的動靜,這些都是鴿主的重要參考,也是鑒鴿人在鴿子咖啡館所無法評論的。

太寬且粗鈍的主羽、太大的後翅及太重的尾翅均不適合飛短距離。要同時確實掌握這些特性並非易事,但我們可以開始培養這些概念,篩選的結果就不會太離譜。

有的鴿子只在逆風時早歸,這種鴿子不是好的短距離鴿,因為它們飛不出高速。在逆風時它們能飛分速1000至1100公尺,因為它們的肌肉和翅膀這時能徹底開展,但若是速度再快,它們的表現就會變差,這是短距離鴿主務必要注意的一點。然而多數的鴿主在篩選時偏偏忽略了這一點,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愛鴿鎩羽而歸。這種鴿子必須用它們那如同「磨咖啡豆機」(自由車界的術語)的翅膀吃力地飛,同時死命地轉動雙腿,最後一籌莫展。如果主羽太寬且太鈍,中間的幾支主羽太長,最後四支主羽太短,要這種鴿子去飛短距離無異是緣木求魚。

現在我要將話題從短距離鴿的篩選轉到中距離賽及長距離賽的幼鴿篩選。體型結實和持久力是兩大要點,但體型結實不代表持久力好,最強壯者不一定最有耐力。力氣是看肌肉和骨骼,持久力則是看平衡感和主要器官的活力,尤其是心臟、肺和肝臟。

以體型做篩選的話必須在換羽之後,因為身體結構在秋天還會持續進展。但以持久力做篩選的話,有時在換羽期間便能輕易完成。體重減輕、沿著胸肌處或尾部變瘦的鴿子活動力不足,難在往後的競翔中出頭。

鴿子若想在中距離賽,甚至長距離賽脫穎而出,完美的呼吸器官是不可或缺的。假如我現在手中握住的一隻鴿子,體型雖不結實,卻擁有完美的呼吸器官,也就是說,舌頭沉穩的在喉嚨中,喉管安靜,邊緣處沒有發炎紅腫跡象,那麼我就不敢篤定地說:「這隻鴿子不能飛長距離賽。」畢竟對於較長距離的比賽來說,持久力要比純體力重要多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賽鴿界里太強調「名聲」,在篩選時亦然。鴿主寧可保住銘鴿的十隻幼鴿,也不願留下一隻無名鴿的幼鴿,而後者卻往往是最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只鴿子 的精彩文章:

春賽提速攻略:如何調節鴿子的比賽狀態!

TAG:養只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