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大眾激烈碰撞,出行新舊勢力加速融合

滴滴大眾激烈碰撞,出行新舊勢力加速融合

結盟31家汽車產業鏈夥伴後,滴滴繼續推進與車企的合作縱深。4月30日晚間消息,滴滴確認正在與大眾、北汽等車企探討開放性合作,合作內容可能包括合作運營車隊、定製新能源車。針對滴滴與車企的合作,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曾暢想,未來滴滴與合作夥伴,可以通過按里程收費的形式建立全新的商業模式。業界認為,在互聯網+汽車的趨勢推動下,滴滴與大眾這兩股新舊勢力的合作模型,可以為未來的出行行業帶來可複製性的借鑒。

01

緊密推進與汽車產業鏈合作

滴滴與汽車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愈加頻繁。4月30日有報道稱,大眾正在與滴滴洽談組建一家合資公司,前者將管理後者的部分車隊,並為滴滴的服務開發「專用」車輛,前者可能為滴滴管理約10萬輛新車,也可能與滴滴聯合購買一些新車,雙方預計將於本月簽署協議。大眾方面高管還告訴媒體,雙方合作的最終目標是生產和使用無人駕駛汽車。

當日,滴滴方面對此回應稱,作為洪流聯盟的一部分,滴滴正和大眾及其他汽車行業夥伴探討合作。這類合作內容可能包括合作運營車隊,未來可能涉及為共享出行設計專用的新能源車輛。但目前細節並未確定。大眾方面則對此未予置評,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次大眾與滴滴組建合資公司,是傳統的汽車製造商向可持續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提供者轉型的必經之路。

實際上,大眾與滴滴已在去年廣州車展上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雙方的合作的戰略方向希望是成立一個合資公司,同時在移動出行領域探討更多的合作,並且大面積使用新能源車,雙方短期到中長期的商業模式規劃,以及具體達成的商業合作模式會在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來公布。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按照大眾公布的時間表,今年二季度已經過半,相信大眾與滴滴成立合資公司將很快出現結果。

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來看,滴滴和大眾的合作模式似曾相識。3月下旬,滴滴與初創智能汽車生產商車和家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組建合資公司,為共享出行場景定製生產智能電動車,還將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智能化車隊運營等領域展開合作。據悉,早在半年前,車和家就在與滴滴接觸,雙方已經各自抽調了一部分人手組成新的團隊,將來合資公司成立後還會進行社會招聘。過去的半年,滴滴已經先後與比亞迪、長安汽車、江淮、吉利、奇瑞、北汽新能源等12家車企達成合作。

這並非滴滴完整的合作名單。不久前,滴滴聯合北汽、一汽、廣汽、比亞迪、車和家等31家來自汽車製造、零配件製造、新能源、數字地圖、車聯網等領域的企業成立洪流聯盟,宣布共建汽車運營商平台,為合作方提供網約車租賃和運營的開放平台、分時租賃開放平台和汽車售後市場開放平台。為此,滴滴首批將開放用戶流量、產品運營能力、大數據和渠道資源。

滴滴還希望與車企共同開發適合共享的智能汽車。據滴滴副總裁楊峻透露,「D1是我們內部一個項目代號,我們希望它成為第一代為智能出行設計的智能交通工具。滴滴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定義設計、製造出這樣的一款適合共享的汽車。」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則承諾,「滴滴堅決不造車,滴滴的核心能力就是服務好用戶,服務好車主,在大數據和技術上面不斷投入和突破。」

02

資源整合利好滴滴與合作方

雖然滴滴與大眾並未透露具體的合作模式,但是從前者與車和家的協作細節上,可以窺見滴滴與車企的訴求以及類似合作帶給雙方的利好。

據悉,滴滴與車和家的合作,首要目標是打造汽車3.0時代的產品,專門為未來出行從零開始量身定做的智能電動車。第一,這個車完全按照公里數來設計,以公里數來衡量壽命,而非使用年限,以每公里的綜合運營成本來衡量成本,而非簡單車的售價。第二,此款車滿足出行所需要的用戶體驗,上下車的方式、行李的位置,甚至是乘坐的空間。第三,只要無人駕駛的技術到位,這款產品可以快速升級為無人駕駛。

簡單來說,即是滴滴希望為共享出行場景定製生產新能源車,按照每公里成本作為考核標準,同時提升用戶體驗。而對於車和家而言,生產運營車輛有助於積累生產經驗,未來可以作為銷售終端。

在比達諮詢分析師李錦清看來,類似合作對滴滴的好處在於,進一步對出行領域的產業鏈進行了縱深演進,滴滴除滿足用戶出行便捷外,整合上游產業鏈,利用掌握的用戶出行大數據,去影響或改變上游傳統的汽車設計和生產,實現產業鏈生態閉環。他進一步說,「基於對上下遊資源的整合,滴滴應用大數據技術,可提升出行車輛每一個座位的效率,有效降低整體每公里出行成本。同時,有利於滴滴在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等新領域的布局,為滴滴與車企共建的汽車運營商服務商業化場景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另有觀點認為,滴滴與汽車上下游的合作或在為登陸資本市場造勢。有消息稱,滴滴計劃最早於今年下半年上市。毫無疑問,作為一家出行企業,通過產業鏈上下游尋找更多的合作,可以為自己的上市故事潤色不少。

對於車企來說,更多的關注點可能在滴滴的汽車擁有量上。據程維透露,2017年滴滴平台上面已經有26萬輛的新能源汽車,佔到了純電汽車總量的將近1/3,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到2020年的時候會超過100萬輛。

按照此前傳聞,大眾與滴滴的先期合作將有6萬輛是新能源汽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在行業景氣度與政策的雙重推動下,為解決燃料消耗量積分的問題,對大眾而言,找個中方合作夥伴,是一種更經濟的解決辦法。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雙積分)要求,2018-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分別達到8%、10%和12%。按此計算,大眾汽車在2017年的銷量超過420萬輛,則大眾的新能源汽車積分需要32萬分,這就需要生產約8萬輛純電動汽車或16萬輛插電式混動車,這對大眾來說是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顯然,大眾集團與滴滴合作直接可以消化掉至少6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積分,加上江淮大眾的新能源汽車,大眾可以迅速緩解雙積分的壓力。」賈新光說。

03

探求互聯網+汽車實現路徑

除銷售與生產環節之外的互助之外,滴滴與車企還有望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程維透露,「滴滴自己的租賃公司車隊今年會突破5萬輛,絕大多數是新能源汽車。在我們的經營摸索下來,電動汽車在滴滴平台上面是能夠盈利的。未來10年,滴滴平台將在全球範圍內服務20億用戶,滿足用戶50%的出行需求,並推廣超過1000萬輛共享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和全球會有一個超過每年千萬輛的共享汽車的市場,而新能源車十分適合共享出行。」

程維設想,未來會有一個新的模式:汽車設計生產出來以後不是直接賣給用戶,而是有一個運營商幫助用戶去持有,用戶只需使用服務。滴滴希望在未來不僅能推動為了家庭一次性購買而設計的汽車,還能夠誕生為里程使用設計的汽車,汽車運營商會按照每公里使用向用戶付費,並且把這部分費用給到上游的硬體、金融、運營服務等等生態的合作夥伴。這樣的市場效率會變高,它會是一個新的巨大的市場。

「這對於出行平台和車企都是極具有誘惑力的,從汽車誕生至今,車企的銷售模式主要是針對B端和C端,或許新的商業模式短期內不會有量級上的突破,但是由此商業模式帶來的輻射力關係到車企未來的競爭力。」智察大數據分析師劉大偉這樣認為。

他進一步說,其實滴滴與車企的合作可以作為互聯網企業與傳統車企的合作模版,具有可複製性,「拿共享出行企業來說,除滴滴之外,國內還有不少移動出行企業還有租賃企業,他們可以借鑒以上的合作模式,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勢力和車企等出行老勢力進行協同,未來硬體產品和軟體服務之間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出行在迅速地線上化、智能化,兩種勢力進行資源整合將對兩個行業的協同創新帶來積極影響,更快速的完成互聯網+汽車的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商報 的精彩文章:

全球晶元市場,誰在悶聲發財
上市後首虧即巨虧,盛運環保「麻煩」纏身

TAG: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