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明朝三大宦官之一,地位卑微的他何以權高位重,權比皇帝呢?

他是明朝三大宦官之一,地位卑微的他何以權高位重,權比皇帝呢?

明正德年間,民間流傳一句俗語,說當今有兩個皇帝,「一個坐皇帝、一個站皇帝,一個朱皇帝、一個劉皇帝」。坐皇帝、朱皇帝是指明武宗朱厚照,站皇帝、劉皇帝指的又是誰呢?他就是明朝三大宦官之一——劉瑾。一個地位卑微的太監何以如此權高位重,權比皇帝呢?

劉瑾,興平(今屬陝西)人,本姓談,六歲時被鎮守太監劉順收為義子,並靠劉的關係得以凈身入宮,遂改姓劉。劉瑾入宮以後,常從老宦官那裡聽說關於英宗時期宦官王振的許多傳聞,很是羨慕,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出人頭地,成為權傾朝野的人物。

劉瑾在明孝宗在位時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對這個難得的機會十分珍惜,因為他知道今日太子即是明日皇帝,等太子登基即位後,他這個日夜服侍的太監就是大功臣了,權勢與富貴便會隨之而來。他仰慕的「前輩」王振也是從侍奉太子起家,侍奉好太子是實現自己權力慾望的第一步。於是,劉瑾千方百計地討好太子,小心翼翼地侍奉當時只有10多歲的朱厚照。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初六,36歲的孝宗突然病死。太子朱厚照依制即皇帝位,是為明武宗。當時朱厚照年僅15歲。這時的劉瑾終於盼來了出頭之日。

朱厚照身邊有8位寵愛的太監,他們是劉瑾、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這8個宦官依仗皇帝的權勢,在外面胡作非為,人稱「八虎」。劉瑾則以其善察言觀色、詭計多端,堪稱「八虎」之王。

想插手朝政,就得要討好皇帝,取得皇帝的信任,並讓其玩物喪志,這樣才能背著皇帝干為非作歹的勾當,所以劉瑾和7個宦官想方設法地鼓動武宗遊玩享樂,陪他打球騎馬、放鷹獵兔。劉瑾最受武宗的信任,不僅在內宮監任職,而且掌管著京城的精銳守衛部隊。劉瑾每天都給武宗安排許多尋歡作樂的事,等武宗玩得正起勁的時候,他把大臣的許多奏章送給武宗批閱。明武宗很不耐煩,說:「我要你們幹什麼?這些小事都叫我自己辦?」劉瑾表面上灰溜溜地退下去,心裡卻美滋滋的。此後,他更是有恃無恐,批閱奏摺、排除異己、獨斷專行,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劉瑾怕人反對自己,便派出東廠、西廠特務四齣刺探,還在東廠、西廠之外,設一個內行廠,由他直接掌管,連東廠、西廠的人,也要受內行廠監視。被這些特務機構抓去的人,都受到殘酷刑罰,被迫害致死的多達幾千人。此時劉瑾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劉皇帝」了。每次武宗上朝時,劉瑾站在他的右邊,文武百官拜見過皇帝後,還要朝劉瑾方向作一揖,所以時人稱武宗是「坐皇帝」,劉瑾為「站皇帝」。

在權力慾望滿足後,劉瑾的財欲卻是慾壑難填。他利用權勢,貪污受賄、斂財之巨令人髮指。各地官員想保住官職或想升遷就得向劉瑾行賄,少則千兩多則上萬,否則烏紗帽甚至連全家老小的性命不保。地方官員到京都朝見,怕劉瑾給他找麻煩,先得給劉瑾送禮,一次就送2萬兩銀子。有的官員進京的時候沒帶那麼多錢,不得不先向京城的富豪借高利貸,回到地方後才償還,稱為「京債」,當然,這筆負擔全轉嫁到老百姓身上了。有個京城官員出差回來,因沒有借到錢,不敢回京見劉瑾,急得在途中自殺。

劉瑾飛揚跋扈、胡作非為,民間怨聲載道,朝廷內外的正直官員對其恨之入骨,但懾於其耳目眾多且心狠手辣,皆敢怒不敢言,就連「八虎」內部也矛盾重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真實的萬曆皇帝,我們都冤枉他了!
古代沒照片,知縣被冒充怎麼辦?有人還真試了,只是結局反轉太快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