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

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

難得糊塗,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乃是他為官之道與人生之路的自況。後人感慨這「難得糊塗」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橫幅的形式掛於家中,作為每每處世的警言。

基本解釋

解釋 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

?

鄭板橋與難得糊塗

例句 人生在世,難得糊塗。

故事一

清朝乾隆年間,畫家鄭板橋中了進士,做了山東范縣縣令。一天來了個年輕貌美的寡婦朱月姣擊鼓鳴冤,哭訴同村富紳魏善人夜闖民宅,對其欲圖不軌,但魏善人辯稱與她丈夫是舊友,現時常常接濟月姣。那日月姣借得十兩銀子,頓生歹念,誣稱調戲她。鄭板橋在一時無證據的情況下,當即判朱月姣三日內交還銀兩。蒙冤含恨的朱月姣大罵鄭板橋是糊塗官。鄭板橋並不理會朱月姣的哭罵,留下魏善人看他繼續判案。遇到借貸雙方都是貧苦人的案子,鄭板橋叫魏善人拿出十兩銀子做善事。遇到兒子不肯贍養的白髮老婆婆,鄭板橋又叫魏善人代替做這婆婆的兒子。這魏善人發現連連出血,情況不妙,欲想推脫。鄭板橋說:「你對朱月姣肯接濟,對這風燭殘年的老人就不同情?」魏善人脫口而說:「我並沒有送銀子給朱月姣。」終於露出馬腳,被判罰銀二十兩,賠償朱月姣名譽損失。朱月姣再次來到公堂,才知鄭板橋的心機用意,說是「難得的糊塗」。

?

難得糊塗

故事二

有一年,鄭板橋先生到萊洲雲峰山觀摩鄭公碑,夜晚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這老人稱自己為糊塗老人,他談吐高雅舉止不凡,與人交談起來十分融洽。

老人的家中有一塊特大的硯台,這硯台石質細膩,鏤刻精美,實為世間極品。老人請鄭板橋先生為之留下墨寶,以便請人刻於硯台的背面,於是鄭先生依糊塗為引,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同時還蓋上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

這硯台有方桌一般大小,鄭先生寫過之後,還留有很大的一塊空地,於是鄭板橋先生請老人題寫一段跋語,老人沒加任何推辭,提筆寫道:「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寫罷也蓋了方印,印文是:「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

鄭板橋先生看後,知道是遇到了一位情操高潔雅士,頓感自身的淺薄,其敬仰之心猶然而生,見硯台中還有空隙,便提筆補寫道:「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

後世的人們感慨這「難得糊塗」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橫聯的形式掛於家中,作為每每處世的警言。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鳳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人生,沒有永遠的傷痛,超越夢想一起飛!
全身只剩307元的女人:只要你不認慫,生活就沒辦法撂倒你

TAG:小鳳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