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勞動節話勞動——在美國當義工

勞動節話勞動——在美國當義工

最近看了一個小視頻,是關於美國如何處置貪官的,看完不禁啞然失笑。事情很簡單,新墨西哥州官員Diana Duran因嗜好賭博,竟然挪用了選舉資金1,4000美元來滿足自己的愛好。這真算不上個大案子,1,4000美元也不過就是一個美國中產階層兩個月的工資,但對這件事的處罰卻真讓人印象深刻。請看:

1.還回全部貪污款;

2.罰款1,4000美元;

3.判坐7年半監獄(緩刑);

4.先坐30天監獄嘗嘗滋味;

5.身上帶GPS定位以確保她不再踏進賭場;

6.在當地的6家媒體上發表聲明、道歉,並親手將道歉信送到受到傷害的人手裡;

7.做2000小時的義工;

8.去各學校和民眾團體做144場演講,懺悔自己的罪行,警戒後人。

看到這兒您是不是也笑了?在美國,貪個污的代價竟有這麼大!算算Duran女士得有多少年都不得安生!當然,您也可以從這件事上看到很多別的信息,正如我們看萬花筒,一萬個人可以看出兩萬個花樣。

我從這件事上看到的是「做義工」這一項,這真是滲透到美國生活方方面面的一個特殊現象。它可以作為一種懲罰,但更可以是一個加分項,比如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做義工」對申請美國大學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概念里,大學是要「考」的,通常「一考定終身」;然而在美國教育體制中,上大學的關鍵一步在於「申請」。當然,這並不是說不需要考試,而是因為對考試的選擇性太多而淡化了它的存在感。

美國也有「高考」,它是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或者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這兩個考試雖然各有偏重,但在各個大學的錄取和獎學金髮放上具有同等效力。

在這裡我要敲敲黑板!請注意:SAT每年有7次考試,ACT每年有6次考試,而且學生並不是只有畢業那年才能考。所以理論上來說,除掉高一那年(一般情況下學業水平還不夠)、除掉高四下半年(申請大學的時間),一個高中生在兩年半的時間裡可以有30多次機會參加「高考」!難怪有的學生報了名卻因賴床忘了去考試。這豈是生活在對高考如臨大敵的社會中的我們所能理解的。

那麼,當一個學生拿到了自己滿意的SAT或者/和ACT成績,進入高四以後(美國高中是四年制)ta就可以申請大學了。申請材料還需要:學校出具的高中期間的成績單、三位老師寫的推薦信、個人自述文章,以及社會服務時間等等。

所以,與中國孩子在高三這一年悶頭強攻高考很不同的一點是,美國孩子要一邊學習,一邊參加社會服務活動,才能在大學申請中勝出。好在美國社會在這方面已經很成熟,所以機會多多,絲毫不用擔心。

我女兒是在中國上高二那年的10月份去美國讀書的,到了美國插班進入高三。從那時起到她申請大學的一年多時間裡,除了學習學校的課程、完成高中學業以外,還自己準備SAT和ACT考試,以及TOEFL考試(托福,外國學生必考),箇中滋味實在非親身經歷而不能體會。儘管如此,她還做了300多個小時的義工。

(自學用書)

如果她在中國,這300多個小時能用來做什麼呢?或許就用來背書了。或許我會心疼她,讓她用來補覺。或許她想看電視,放鬆一下神經。或許我會逼她出去運動一下。或許……

但實際上,她做了下面這些事情:

花了100多個小時在博物館工作

在我們生活的城市,有個科學與工業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 Industry),簡稱MOSI。這個博物館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僅有常規博物館的各種展覽,更有各種項目可以讓參觀者投身其中,親身體驗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的簡稱)方方面面的奇異之處。所以每到假期,這裡就是孩子們的樂園。這時候,MOSI就會招募高中生做義工,幫助人們、尤其是孩子們更好地探索這個博物館。

(開始做義工了!)

女兒最初的服務是在大廳里迎來送往,為初來者指路。

後來,她又在颶風體驗館裡操作設施。等體驗者扣好安全帶,她就按下電鈕,讓人們體驗不同等級的風力。

(體驗颶風的孩子們--圖片來自Wikipedia網關於MOSI的介紹)

再後來,她又去幫助走高空纜繩的人。對於參加的孩子們,她要確認他們身高達到標準,穿著符合安全要求,然後幫他們系好安全帶,看他們升到36英尺高的空中。

(高空纜繩--圖片來自MOSI官網)

花了接近100個小時做「星談」項目的陪練

「星談」(Star Talk)是一個很重要的全美語言學習項目,暑假在南佛羅里達大學有針對中文教師和學漢語的學生的培訓。女兒就做了這些學生的陪練(peer mentor)。在三個星期里,她每天跟著培訓老師聽課,下課以後帶學生們練習並參加各種文化體驗活動。

(操練課的畫風竟可以是這樣的)

花了40多個小時做舊傢具店的服務員

這並非一般的舊傢具店,而是隸屬於Habitat for Humanity(仁愛之家)的一家福利舊貨店。

「仁愛之家」是在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的鼎力支持下建立的非政府非盈利組織,旨在為全球各地貧窮的人們建造房屋,使其有棲身之處。就在去年,92歲高齡的卡特先生和妻子還在加拿大參加了一個房屋建造項目。

我是奔著這個組織的名氣去的,很想帶女兒一起體驗一下搬磚搬瓦、砌牆抹泥的感覺。然而當時並沒有建造房屋的工程,我們就被分配到一個舊傢具店裡(ReStore)。

(店門前的招牌)

因為這是非盈利組織,所以店裡除了經理以外都是義工。我們打掃衛生,擦拭落滿灰塵的商品,統計貨物並給新到的商品貼標價。

我們常常看到有人開著卡車把不要的家居用品送來,有各種傢具、家電、鍋碗瓢盆,甚至建築材料什麼的,都是捐贈。每當這時,男義工們就去卸貨,然後分類放到不同的區域。如果是有問題的傢具家電,要先修好才能出售。

來這裡買東西的都是窮人,印象中以黑人和墨西哥人為多,有時候能淘到滿意的東西,有時候也只是隨便逛逛而已。

這裡的工作環境是我在美國見過的最差的,30多度的高溫,店裡卻沒有空調。不要說嗜空調如命的美國人,就是怕空調的我們也常常汗流浹背,甚至悶得喘不過起來。但是店裡的收益是用來蓋房子的,不是用來享受的。

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們常常周六過去,工作半天。

花了40多個小時做教會的中文小老師

我們常去的教會是一個華人教會,很多華人孩子在美國出生長大。為了保持他們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繼承,每周日上午的敬拜以後,教會都安排下午的免費中文課。女兒就在大半年的時間裡做了這個「孩子頭兒」,並且做得津津有味。

(教會的中文課)

除了這些固定時間的義工以外,女兒還在我所工作的孔子學院組織文化活動時來幫忙,零零散散也有一二十個小時的服務時間。

在美國上學,實行走班制,並沒有班主任,沒有人督促你學習或為你規劃高考之路。雖然每個學生都有一個counselor(顧問),但人家的職責是監督你選課、保證你高中畢業,跟你能不能上大學、上什麼大學毫無關係。

所以女兒也就漸漸習慣了自己確定一個目標,然後自己去尋找辦法實現它。在美國讀高中期間,各種的考試也讓她像參加中國高考的孩子一樣辛苦,但是在這些辛苦中見縫插針所做的義工,也讓她接觸到了真實的美國社會,使她迅速成熟、成長起來,我覺得這是她去美國讀書的另一個收穫。

分享私家故事

喜歡就關注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學雜記 的精彩文章:

TAG:西學雜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