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峰 鬥茶會友

林峰 鬥茶會友

茶音樂  (古箏)

純音樂

00:00/02:38

周末,受朋友之邀,參與了一場「鬥茶會友」的雅集。

鬥茶又稱茗戰,始於唐朝,大盛於宋代。古代的鬥茶,一般是文人騷客相聚在一起品茗,各人沏出自己攜帶來的茶葉,互相品評,以評定茶葉質量之優劣、沏茶技藝的高下,體現其高潔清雅之風尚。鬥茶作為一種文化傳統沿襲至今,在江南已成為一景。現代人鬥茶,則注重對茶葉進行鑒評和欣賞,從而達到眾飲得慧、結交茶友的目的。

本次鬥茶以生普為參賽茶種,白瓷蓋杯為茶器,使用普通的自來水,以示公平。參加鬥茶的有四位茶人。而評茶人除四位茶人外,還有茶研所的專家、品茶達人、愛茶的媒體人等。在茶社「莊主」的主持下,鬥茶循三個程序進行:尋茶故事、品茶評茶、交流茶經。

愛茶人都說夢想中好茶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他們經年的追尋,在偶然的機緣巧合里覓得心中的之寶。四位茶人各自拿出了自已珍藏的好茶,並逐個娓娓道來:

——布朗寨子土罐茶。

曉清,這位生於福建茶鄉的愛茶人,卻更鐘情於雲南大山深處的普洱茶。尋尋覓覓之中,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個深諳茶藝的布朗族老人家裡,她目睹了藏於深山人未識、土得掉渣「土罐烤茶」的製作過程:土陶茶罐架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之上,燒得滾熱,青毛茶在手中輕揉,放入茶罐,緩緩抖動,烤製得膨脹發脆,看準火候,迅速把滾燙的開水倒入土罐中,任其翻騰的泡沫外溢。傾之,待二道茶燒開至泡沫四溢,颳去浮沫,便會聞到那種特有的原始芳香,主客間笑談暢飲,土罐茶留下的不僅是唇齒間無盡的回味,更是胸臆中的溫暖。這個茶,就一個字:「土」。

——西雙版納陳普洱。

曉帆,渾身散發著濃濃的學人氣息。他與普洱茶結緣始於紫砂壺的收藏。在九年前的一次斗壺會上第一次嘗到真正的普洱,那是高手泡就的極品,陶醉其中他從此便一發不可收。他在痴迷紫砂壺的同時,更愛上了普洱茶。他覺得紫砂壺與普洱茶可謂絕配,兩者皆具「陳而彌醇」的品性。於是他不斷地在為他的愛壺尋找佳侶。在十八年前的一個春天,當他從昆明工作結束回無錫的那個晚上,一位版納的好友把兩提普洱塞進了行囊。神色凝重地千叮萬囑:一定要收藏好!當打開筍殼時那撲面而來的普洱陳香已讓他知道,他尋到了!這個茶,就一個字:「醇」。

——景邁深山古樹茶。

曉君,一個溫文爾雅的知性女性。她沉醉於從古茶樹上採下葉子在滾燙的水中釋放出的獨特氣息。但她更注重於審視茶文化的內涵底蘊,尋茶之路更是一種精神的慰藉與探索。那年,她跟著小鬼兄走進雲南景邁山的原始森林,雲霧在山際流動繚繞,在濃濃的蜜香和山野之氣中輕嗅蘭花的幽香。長途的跋涉,終於尋到在密林深處寂寞地生長、穿越幾百年的時光的古茶樹,古茶樹滿身披掛著苔蘚,寄生著數不清的植物枝椏,幾枝綠意盎然的螃蟹腳悠然生長,一片片茶葉舒展的姿態著實令人動容。這一刻,她終於尋到了心儀的原生古茶。這個茶,就一個字:「古」。

——易武之鄉野放茶。

曉寒,是一個有著豐富閱歷的資深茶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喝到一款96年的雲南易武普洱茶,深深為它著迷。他隨即專程趕到易武,在茶農家喝茶時,無意中聽到有一片野放的茶樹,頓時興奮起來,在茶農的帶領下,趟過冷水河,爬了半個多小時的原始山林,再轉過一道山樑,又走了半個多小時,終於看到了那片野放茶樹林。幾個人趕緊動手採摘,以確保在天黑前穿回那片原始山林。下山的路全是浮土,很滑,幾個人顧不得渾身酸痛蹭破皮。連走帶爬終於趕回。在賓館用秤一稱,居然有4斤的茶青。回無錫時,茶農已將其做成5個小餅。這個茶,就一個字:「野」。

尋茶之路皆不尋常。「四曉」茶人的覓茶故事均頗具傳奇色彩,四款生普都具有卓而不群的稟賦和特色,但倒底誰能更勝一籌,須在「鬥茶」的九個回合後才能見得分曉。

「鬥茶」正式拉開帷幕。

莊主令助手將四位茶人的珍藏茶品拿到側室,用茶刀各點開數量相當的茶條,分盛於四個編好號的小竹屜里,然後出來展示於眾人。

第一回合「評干茶」。評委們觀其形、辨其色、聞其味,然後各自打分。

第二回合「聞茶香」。莊主將四款茶放入四個白瓷杯里,倒入沸水。用沙漏計時5分鐘。時間一到,評委分別掀開四個編號白瓷杯的杯蓋輕嗅,微閉雙眼凝神感受之後,再打上相應的分數。

第三回合「品茶湯」。莊主分別將四個白瓷杯的茶湯斟入四個大白瓷盅里,評委們用湯匙舀而品茶,用心感受,然後打分。

第四到第七回合,則是第二泡和第三泡的「聞茶香」、「品茶湯」,評委們照例一一品之評之,然而更多的是辨別感受四款茶「生津」和「回甘」中的微妙差異。

第八回合「辨湯色」。莊主將每款茶三次泡出的茶湯每次都保留小半盅,排列起來。四款茶共十二個茶盅有序排列,對比之中,品色各異。

第九回合「觀葉底」。莊主將四款茶經過三泡後的葉底展示給評委們,根據其葉子的舒展程度、顏色、余香等進行評分。九個回合的綜合得分,最高者即為本次「鬥茶會」的茶魁。

曉清的土罐茶,香氣沉著偏淡,茶湯通透發亮,口感上舌底帶苦,生津極強,層次豐富,葉底如綢段般柔軟;曉帆的陳普洱,香氣馥郁似蘭,甘甜絲絲,茶湯金黃,入口醇厚度高,苦澀低而生津綿長舒爽;曉君的古樹茶,條索有黃片,散發著歲月醇厚的味道,微甜持久,茶湯醇厚,口感上苦微澀中而生津較快,葉底偏黃;曉寒的野放茶,香氣微淡,茶湯澄紅明亮,入口偏淡甘,澀度不高,茶湯醇厚度極好,回甘持久,甘韻擴及兩頰。莊主說,四款陳年生普各有千秋。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新生代曉清的「土」茶,以稍高積分險勝三位資深茶人。

四位茶人相視而笑。的確,醉翁之意不在酒,鬥茶之趣不在贏。

蘭亭聚會,不過水酒一杯,卻足以發千古幽情。評茶鬥茶的真正意義在於通過相互的交流品鑒,更深入地感悟茶文化的精妙所在,發掘其深邃的內涵。

一位學者模樣的觀戰老茶人悄聲對我說:鬥茶除了茶品本身要好外,還要選好水質,把握火候,更要「斗」沖泡技巧。最好是將干茶放入紫砂壺內,沸水澆壺,慢慢將壺澆熱澆燙許久,打開壺蓋,茶未濕卻已香氣撲鼻,以此慢慢喚醒老茶,然後以不老不嫩的三沸水沖泡。鬥茶的環境還需設置得更靜雅一些,最好焚上一枝清香,旁有空靈古樂,放慢品茶節奏,用心地去體會那唇齒留香、生津回甘的感受。

陸羽《茶經》上說,「茶之為飲,最宜勤新簡純之人」。鬥茶品茶,一顆清凈的心很重要。如此才能以心馭茶,以茶養性。我發現,歷代鬥茶高手熟諳茶性,並以此為修身之道。這些真正的愛茶懂茶之人,往往品性高潔,范仲淹、蘇軾、蔡襄等等莫不如斯。與茶相伴,會讓人進入一種安然狀態,讓我們的心漸漸安頓下來,一切喧囂和煩惱會漸漸地煙消雲散,會進入心手閑適的狀態,漸漸地回歸到身心的本真。

這或許是「品茶鬥茶」最需要達到的境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芳菲馥郁茶香來
朴正允——一茶、一書、一知己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