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漫遊長安︱長安處處有故事——那些老地名的由來

漫遊長安︱長安處處有故事——那些老地名的由來

漫遊長安

生活於一座城池之中,年復一年、朝九晚五、一日三餐。日子一天天從指尖流過,以為自己早已是城中之人,可摸一摸那青磚黛瓦,看一看那城門樓邊日月變換的光影,卻發現從未細細了解過她。漫遊長安,像老西安人一樣細細品味這座城的悠久歷史,像從未來過的遊客一樣探尋這座城的蓬勃今日。

西安,古時長安城,長治久安之城,十三朝古都,五千多年文明史,那一磚一瓦間,那街頭巷尾中該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們走過的那條街,穿過的那個門,公交車上報出的一個個地名究竟包含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來簡單講一講長安城中那些老地名的故事。

蛤蟆陵

光看字面意思是不是以為這是古時埋蛤蟆的地方?蛤蟆是不是古時候某一朝代的神獸?專門有埋葬它們的陵園啊?當然不是這樣的。蛤蟆陵又叫下馬陵,相傳漢朝時著名的改革家董仲舒死後安葬在長安城南曲江附近。一天漢武帝經過這裡時,為了表示對董仲舒的尊敬,特意下馬步行。當時的老百姓知道了就想啊皇帝都下馬步行了,那之後文武百官普通老百姓到這了還不都得下馬步行,因此這裡就被老百姓稱之為下馬陵了。

可是明明是下馬陵,為什麼歷史流傳下來就成了蛤蟆陵呢?這得歸功於我們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老白偶然聽聞長安城內有一地叫下馬陵,可老白不懂陝西話啊,在陝西話中「下馬」和「蛤蟆」同音,老白就以為那個地方叫「蛤蟆陵」,還寫進了《琵琶行》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下馬陵從此就以蛤蟆陵流傳於世了。

五味什字

如果看到「五味」就以為是「酸、甜、苦、辣、咸」,肯定是古時長安城的小吃一條街沒錯了,那你一定是吃貨無疑。可惜此「五味」非彼「五味」,此「五味」指的是「甘、辛、酸、苦、咸」,就是中醫自古講究的「四氣五味」中的「五味」。所以這條街古時就是藥鋪一條街了。相傳元代時這裡就是藥店密集,後來到了明清兩代直至明國初年,這條街藥鋪越開越多,生意非常興隆,每逢正月十五前後,各家藥鋪門前大紅燈籠高高掛起,熱鬧非凡。因此這條街道就以五味什字為名。

冰窖巷

大家知道,古時候是沒有冰箱空調這種神物的,可是炎炎夏日可不會因為沒有冰箱空調就稍稍涼快那麼一點點。所以我們聰明的祖先就研究出了藏冰這麼一個好辦法。剛剛好長安城地處中國北方,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在寒冷的冬日,將冰藏在特製的冰窖中,待到夏天的時候再取出來消暑和製作冷飲冷食。相傳這個冰窖巷就是因明代秦潘王和清代滿族官僚藏冰的地方而得名。就在這條巷子的北面就有當時官府建的冰窖。

粉巷

說到粉巷,故事的版本就比較多,畢竟光這「粉」字就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第一個故事是說這條三百多米的小道在古代是煙花之地。眾所周知,隋唐年間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尤其到了唐代達到一個鼎盛時期。這個粉巷就是隋唐時期的煙花之地,青樓名妓聚集於此,達官貴族、販夫走卒紛紛到此停留。據說當時很多名妓的故事都是從這裡流傳出去的。

第二個故事就跟皇家有關了,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每年都會有官員在全國各地物色絕世美女,被送到皇宮獻給皇帝。這些女子在進宮之前都會被送到這裡暫住,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考核篩選後才能夠入宮,此舉稱之為選妃。據說那些等待被選的妃子們住滿了巷子,她們身上好聞的脂粉味隔著老遠就能聞到。久而久之,這條街就叫粉巷了。

第三個故事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卻是最接地氣,最沒有故事性,也是最有歷史依據的了。之所以叫粉巷是因為明清時期,這裡有很多磨面作坊和糧店,因為生意興隆,前來買麵粉的人絡繹不絕,街道時常散落著揚出的麵粉,所以,粉巷粉巷,麵粉之巷的意思。

長慶工程苑 出品 | 原創 | 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事宜 | 請聯繫工作人員

文字:劉潔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唐莉萍

審核:李慧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慶工程苑 的精彩文章:

TAG:長慶工程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