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百將之夏侯惇,老吃敗仗卻位居首席的將領

三國百將之夏侯惇,老吃敗仗卻位居首席的將領

寫了這個標題,筆者自己都覺得有些愧對「盲夏侯」,因為在人品和德行上,夏侯老將軍非常值得人敬佩,作為曹營的頂級將領,魏國的開國元勛,夏侯惇不僅作戰勇猛,身先士卒,還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且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在戲曲或影視作品中,夏侯惇由於獨眼的造型常常被塑造成反派,但誰要是敢說歷史上的夏侯惇是壞人,筆者第一個不答應。

然而無可辯駁的是,夏侯惇雖然一身優點,但他的確是吃了太多的敗仗,讓筆者不得不忍痛寫下這個標題,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夏侯惇生平的主要戰績:

興平元年,曹操征陶謙,留夏侯惇守濮陽。可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夏侯惇率軍隊輕裝前往救援,正好與呂布的軍隊相遇,於是呂布趁機進入濮陽,還趁機和夏侯惇的部下一起劫持夏侯惇當人質,向他索要珍貴的軍需物資。這一次被劫持令夏侯惇受了不小打擊,而且丟了很大的面子,不過曹操並沒有怪罪他,還給他加官進爵。後來夏侯惇為了雪恥去追擊呂布,卻被流矢射傷左目,敗北而回,從此被人稱為「盲夏侯」。

建安三年,夏侯惇受命出兵幫助劉備,但被呂布的將領高順打的敗北而回。建安七年,劉表派劉備向北進攻葉縣。夏侯惇受命前去抵擋,雙方於博望坡對峙,夏侯惇不聽李典所勸追擊劉備,結果被劉備伏兵所敗。建安九年,夏侯惇曾幫曹操勸田疇再次投靠,但不成功。建安十一年,衛固在河東反叛,曹操派夏侯惇前去征剿,這一次終於打贏了,但卻是因為曹操去關中徵調馬騰等將領,才大獲全勝。

至此之後,夏侯惇基本就沒有被派出去打過仗,都是替曹操留守後方,許多人錯誤的給曹仁貼上守將的標籤,卻不知道夏侯惇才是曹魏集團最著名的守將。他和荀彧兩人一文一武,成為了曹操大後方最有力的保障。那麼問題來了,夏侯惇論打仗不如曹仁,論戰功不如張遼,論勇武不如典韋,論親戚關係不如曹洪,可為何曹操卻和他最為親近?而且夏侯惇在曹營里的地位高到離譜,穩坐武將里的頭把交椅。

筆者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夏侯惇地位崇高的原因,第一,他是最早跟隨曹操的一批人,當時曹操身邊沒多少人才,夏侯惇便是他的左膀右臂,就憑這一點,五子良將和以及所有後來才追隨曹操的將領都無法與他相比。即便是曹仁也是晚於夏侯惇之後帶兵投靠曹操的。早年跟隨曹操,不僅代表了夏侯惇是元老級別,更重要的是在於他是創業功臣,可以說為曹魏集團的基礎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曹操自然銘記在心。

第二,夏侯家族的影響力。歷史上有一種說法,說曹操其實應該姓夏侯,曹操與夏侯家的人才是真正的親戚。這一說法其實並沒有得到證實,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然而這一點真的重要嗎?不重要,重要的是夏侯家族的實力。夏侯家族在曹魏集團里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族內男子大多都在曹營身居要職,而且各種迎娶曹家的公主郡主為妻,女子也都嫁給了曹氏的男子或其他權貴,夏侯家族在後期已經是魏國的根基力量。

第三,夏侯惇是夏侯家族的首腦。雖說夏侯家人丁興旺,但在出名就兩個,夏侯惇和夏侯淵,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按照長幼有序的規矩,夏侯惇在夏侯家族自然佔據主導地位,當然,也不僅僅只是年長一點兒的關係,夏侯惇的品德和威望才是關鍵,比起相對脾氣暴躁一些的夏侯淵,夏侯惇更具有長者之風,而且論武藝和作戰能力,似乎也不比夏侯淵差。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夏侯惇能受到曹操如此親近的待遇(與曹操同車,可自由出入曹操卧室),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因為他的忠誠,夏侯惇對曹操的忠誠絕對不亞於曹仁曹洪等同族兄弟,曹操建立魏國政權時,夏侯惇上書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於魏。但曹操認為夏侯惇應該與他平級享受漢室官位,讓他做魏官太屈就了,可夏侯惇依然強烈請求,最終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封其為魏前將軍。

正因為以上的原因,夏侯惇即便戰績不佳,依然能穩坐曹魏集團首席將領的高位,即便是曹操故去後,曹丕也拜夏侯惇為大將軍,這可是當時僅次於皇帝的最高官職了,曹氏和夏侯氏都以他馬首是瞻,當然,曹丕也是想靠夏侯惇來鎮住一大批宗親老將。然而事與願違,夏侯惇在曹丕即位那年的四月份便病故。夏侯惇的死有許多標誌性的意義,他的死不僅意味著老一輩曹魏時代的結束,也是夏侯家族沒落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祥天女 的精彩文章:

水滸英雄之赤發鬼劉唐,晁蓋班底的肱骨大將

TAG:吉祥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