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京自嘲寫的字像雞爪:遇事時第一反應,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普京自嘲寫的字像雞爪:遇事時第一反應,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4月2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準備在聖彼得堡的會議上發言。只見他看著筆記,愣了足足20秒鐘!一旁的議員也不知所措,在一旁乾等。最後普京總統只得苦笑著說:我寫的字像雞爪,自己都認不出來了。

據說,這已經不是普京第一次沒認出自己的筆記了。2017年3月16日,普京在出席俄羅斯工業企業家聯盟全體會議時,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他正準備發言,卻沒認出自己寫的筆記。

看完這篇報道,我真的是不顧形象的大笑出聲。太逗了,從不知道他是這樣的普京,最好笑的是,這種事情還不止一次的發生。看來,他也有「積習」難改。

「普京」這兩個字,在我的認知里,代表著鐵腕、硬漢、無所不能,他是集所有男性優點於一身的完美化身——我的男神。在我的概念里,男神是不會出現失誤的。沒想到,男神在如此正式的場合,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還能如此幽默的化解尷尬。這個失誤,不僅沒有影響到他的形象,反而使他顯得很接地氣,像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再是站在神壇上的「神」。

他機智的自嘲,很輕巧的就化解了當時尷尬的氣氛。我想要是換做我在發言時,即便稿件有一行字跡模糊,我可能當場就會嚇到腦子一片空白,四肢僵硬、顫抖不止,只有等別人把我攙下去了。這種遇事時的臨場反應,最能考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高低。

生活中,遇事機智、幽默的有;遇事衝動、易怒也有。

都說,衝動是魔鬼。因為衝動,很多人失去了原本可以好好解決問題的機會,一瞬間就可以把矛盾激化到無法調和的地步。

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里藏著他成長過程中所積累的學識、見識、品格和修養。而這個反應也決定了他的生活品質。

生活中,有兩種人的生活品質都不高:第一種是遇事就怒,第二種是遇事就急。

少無目的的憤怒

第一種人在生活里太普遍了。

就拿最基本的日常出行來說,幾乎每天都能在路上看見互相吵架的陌生人。如果湊過去聽上兩句,你就會發現吵架的理由五花八門,感覺滿街走的都是行走的炸藥桶。

我就認識這麼一個姑娘,就是個一點就著的脾氣。正常的時候像只貓,溫順得不得了,可一旦有人招惹她了,立刻就變得很狂躁,然後會做出各種過激反應,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她,而她卻理直氣壯的認為全世界都應該給她讓路。最終,把一點小事,嚷嚷的天下皆知,笑話百出,抖落一地雞毛…

生活里,從不缺少可以惹怒你的人。

去餐廳吃飯,總有一些新來的服務員,一問三不知,想讓他推薦個菜品你就更別想了。

買東西的時候,也總有一些態度很差或者腦筋死板的服務員,既不會和顧客聊天,又不會推銷商品。

甚至走路都能遇上個急匆匆的行人撞了你一下,踩了你一腳。

這些人都讓她很火大,而她又是個管不住嘴的人,別人和她逛街吃飯,都是心驚膽戰的。每次她不是和人吵架,就是一副黑臉。

她總說自己注意保養,每天喝著燕窩、花旗參。可一遇事就爆的心態,吃多少補品也消化不了吧。

有些人說,看見不順眼的事情就要說。我同意,糾正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但是,平心而論,你每次吵架的時候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觀點嗎?並沒有吧,大部分時候你只是因為覺得自己被侵犯或者聽到了一個不同觀點,才毫無意識地生氣。

吵架本身不會讓生活變好或者變壞,真正影響一個人生活品質的是吵架的方式和目的。生活里,大部分人在吵架的時候,不是想解決問題,表達觀點,只不過是在發泄情緒而已。

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第二種生活品質不高的人是急躁型。

簡單說,就是沉不住氣。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第一個反應永遠是著急。好事急著昭告天下,壞事急著擔憂焦慮。

所以經常出現一種尷尬,心心念念的好事沒發生所以很失望,擔心半天的壞事也沒發生,白白嚇唬自己一場。

朋友說,他們公司里就有幾個這樣的人,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

金融市場的波動經常在公司里引起關於裁員減薪的謠言。就像幾個月前,同行的一家公司開始裁員,公司里很多人就開始竊竊私語,惶惶不可終日,無心工作,每天湊在一起邊八卦邊焦慮。可也總有些人特別淡定,不參與這些聊天,還像平常一樣工作。

朋友說,如果公司決定半年之後裁人,那這兩類人的結局是一樣的。但這半年裡他們的生活品質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生活里,很多人遇事的第一反應是不問青紅皂白,先著急。對於已知,他們會不停地問「為什麼是我」,對於未知,他們像焦慮等待審判的被告。

但也有些人懂得冷靜地謀劃自己的未來,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面對難題,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永遠是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我該怎麼辦。

先管理好情緒再做出反應

人們經常說,生活從來不在某個地方,它只存在於當下時刻。而生活品質,無非就是你對每一刻所發生的事做出的反應。

有時候,我們改變不了結局,但至少可以讓過程沒那麼痛苦。現在,很多心理學家都在提倡心理急救,在我看來,個人生活中的急救,就像企業管理中的危機公關。本質上,它就是要改變你遇事的第一反應。

可是,當我們在談論生活品質的時候,人們只能想到吃穿住行用,卻往往忽視心理層面的影響。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並非由物質水平決定的,而是取決於你看待事情的方式和角度。

心理學家蓋伊博士曾經提到一個固定的思維感知模式:每當一個人感到沮喪或者挫折時,便會進入一種模式,你的頭腦會告訴你一些事。

比如你會成功或者你不會,然後你就會按照這種模式採取行動,甚至不願意嘗試一下其他路徑。

而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恰恰暴露了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這種反應會對你的工作、生活、婚姻、親子關係產生全方位的影響。

有人說,結婚之前,別滿腦子都是房子和鈔票,你得看看對方遇事的第一個反應。嫁給一個心浮氣躁的人和嫁給一個淡定從容的人,過得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很有道理。無論是和一個容易動怒的人生活,還是和一個容易急躁的人作伴,你的日子一定不會好。

所以,一個人的生活品質由他的覺察力決定。而覺察力就是你能否在事發那一瞬間,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做出反應。

你能否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決定你過怎樣的一生,即使未必能思慮周全,但至少不會讓自己的一生敗在事發後的那幾分鐘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羽時區 的精彩文章:

兩個男人:一個走了,一個退了,我卻得到了滋養!

TAG:靈羽時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