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慢性胃炎怎麼治?中醫專家為您解煩憂

慢性胃炎怎麼治?中醫專家為您解煩憂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中的一種常見病及多發病,其臨床特點是病程較長、纏綿難愈,給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個別還可發展到胃癌前病變甚至胃癌,危及生命健康。面對慢性胃炎,該如何治療呢?下文為您解憂!

慢性胃炎相當於中醫「胃脘痛」範疇,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不適或胃脘疼痛、噯腐吞酸、飢而不欲食、噁心、嘔吐、消瘦等。中醫認為,胃脘痛的病因分為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不暢,素體脾虛等。依據病因,中醫將胃脘痛分為寒邪克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濕熱中阻,瘀血停胃,胃陰虧虛及脾胃虛寒證等。

西醫認為,慢性胃炎發病主要與胃酸分泌過多,胃粘膜保護作用減弱,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有關。西醫治療以「抑制酸分泌、保護胃粘膜、抗幽門螺旋桿菌(HP)」為主。

雲南省中醫醫院脾胃肝膽病科通過十餘年臨床實踐,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總結出「內外同治、治養結合」的方法,運用於慢性胃病的治療及調養。如患者因為胃病、胃痛到我科就診,接診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癥狀及舌脈象確定所屬證型,再根據證型選用適當的中醫治療方法,用相應的中藥湯劑和(或)中成藥,以及中藥外治方法進行治療。下面就來看看你的胃病、胃痛屬於哪種證型、該怎麼治療吧!

1、肝胃氣滯

癥狀:胃脘脹痛、嘈雜噯氣、呃逆,舌質淡青邊紅苔白,脈弦。

治療方法: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方選:柴胡疏肝散。

中成藥:氣滯胃痛顆粒。

2、脾胃濕熱

癥狀:胃脘熱痛,胸脘痞滿,口乾口臭,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療方法:清化濕熱,理氣止痛。

方選:逍遙清胃湯。

中成藥:三九胃泰顆粒。

3、脾胃虛弱

癥狀:胃脘脹滿,隱隱作痛,神疲乏力。

治療方法:健脾益氣,行氣止痛。

方選:香砂六君湯。

中成藥:健脾養肝丸。

4、胃陰虧虛

癥狀:胃熱隱痛,手足心熱,舌紅少津有裂紋,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治療方法:養陰生津,益胃止痛。

方選: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

中成藥:養胃舒膠囊。

除了中藥、中成藥內服外,我科還根據病人證型,辨證使用中藥穴位帖敷,選中脘、神闕穴等,通過藥物直接刺激穴位,透皮吸收;還可用針灸、耳穴壓籽、拔罐、胃腸病治療儀等治療各型胃脘痛。

治療胃病七分靠葯,三分靠養。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對於胃病患者來說飲食調理尤為重要,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食生冷、硬及酸辣的食物,含纖維多的食物也不宜多食。

2、選擇少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新鮮而含纖維少的蔬菜及水果。

3、飯菜宜軟爛、容易消化,可粗糧細做。烹調方法可選用蒸、煮、燉、燴等,忌煎炸等。

4、酒精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並能損傷胃粘膜防禦機制,故應忌酒。

5、定時進餐,每日三餐。

.健脾宜胃食療

1、紅棗香菇湯

用料:水發香菇、紅棗各50克,精鹽、味精、料酒、薑片、生油適量。

製法:將水發香菇去雜,洗凈切片,紅棗洗凈,用有蓋燉盅一隻,加入香菇、紅棗、精鹽、味精、料酒、薑片、適量清水、生油,用牛皮紙封好,放籠內急火燉一小時左右,出籠起盅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開胃,補脾暖胃,防癌抗癌。適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

2、健脾八寶粥

用料:芡實、山藥、茯苓、蓮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參、白朮各等份,大米500克。

製法:藥物水煮,濾渣後加入洗凈的大米煮熟即可。

服法:早餐食用。

功效:益氣養胃生津。適用於慢性糜爛性胃炎。

3、砂仁肚條

用料:砂仁10克,豬肚300克,調料適量。

製法:豬肚洗凈,入沸水汆透撈出,刮出內膜。鍋內加骨頭湯、蔥、姜、花椒各適量,放入豬肚,沸後文火煮至豬肚熱,撇去血泡浮沫,撈出豬肚晾曬切片。原湯500ml燒沸後,放肚片、砂仁末及胡椒粉、豬油、味精各適量,沸後用濕澱粉勾芡,裝盤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益脾胃、理氣和中。適用於慢性胃炎屬脾胃虛弱者。

另外,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比治療更重要,應做到以下面幾個方面:

1、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鬱或過度緊張和疲勞,容易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膽汁返流而發生慢性胃炎。

2、應戒煙忌酒:煙草中的有害成分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對胃粘膜產生有害的刺激作用,過量吸煙會引起膽汁返流。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會使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慢性胃炎發生率增高。

3、慎用、忌用對胃粘膜有損傷的藥物。

4、忌吃過酸、過辣、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總之,只要做到預防為主,內外同治,治養結合,胃病是可以防治並減少複發的。

慢性胃炎的炎症累及胃幽門管附近時,可引起幽門管的功能失調。當胃蠕動波推動食物到達幽門時,幽門不是處於開放狀態,以便食物通過,到達十二指腸,而是仍緊緊關閉,使胃腔壓力升高,反射性刺激嘔吐中樞,使人感到噁心,嚴重時,就可產生嘔吐。

另外,常有些慢性胃炎患者,合併有慢性咽炎、慢性食管炎,這些部位的周圍神經較豐富,易受刺激而產生噁心。

醫生建議:慢性胃炎產生的噁心、嘔吐最好去醫院檢查看看,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慢性胃炎患者禁忌

1、應忌食過硬過辣、過咸、過熱、過分粗糙和刺激性強的食物。

飲食有節制有規律,定時定量,少食多餐,細嚼慢咽,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避免暴飲暴食。食物要選富有營養、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

2、應忌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保泰松、吲哚類葯、四環素、紅霉素、潑尼松等藥物,尤其在慢性胃炎活動期。

3、胃酸缺乏者,忌沖淡胃液。

飲食中宜加入醋、檸檬汁、酸性調味品,少吃難消化、易脹氣的食物,用膳及膳後盡量飲少。

4、胃酸過多者應避免進食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如濃味香料、酒精、酸味劑等。

5、忌煙酒。

吸煙後,煙鹼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對胃粘膜產生有害刺激作用,過量吸煙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引起膽汗返流,使胃粘膜受損,並影響胃粘膜血液供應及胃粘膜細胞修復與再生,所以要戒煙。酒精可直接破壞胃粘膜屏障,使胃腔內H+侵入胃粘膜引起粘膜充血、水腫、糜爛。

1、避免精神緊張。

心情上的不安和急躁,容易引起胃粘膜障礙和胃機能障礙。所以應儘可能地避免情緒上的應激反應,解除緊張的情緒。平時做到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保持心情舒暢,對胃炎的康復極有好處。

2、忌生活無規律及過度勞累。

注意適當的休息、鍛煉。體育鍛煉能促進胃腸蠕動和排空,使胃腸分泌功能增強,消化力提高,有助於胃炎的康復。

3、患有慢性肝病、糖尿病、膽道疾病時,可使胃粘膜局部防禦功能降低、胃功能紊亂而發生胃炎。

另外扁桃體炎、鼻竇炎、齲齒感染等造成的帶菌分泌物下咽,常可使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誘發胃炎。所以注意上述疾病的控制治療,對慢性胃炎的康復也是十分重要的。

重慶國醫堂胃腸科醫生提醒您:平日里應多加呵護自己的胃胃不舒服就應及時就醫,40歲以上人群是胃腸病胃腸癌的高發人群,應每年做一次胃腸健康檢查。如果您「有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口苦、口臭、噯氣、腹瀉、便秘、便血、舌苔異常」等胃腸不適癥狀應及時進行胃腸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胃護胃 的精彩文章:

不要再糾結,得了腸胃病照著做,不治自愈

TAG:養胃護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