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環球時報記者手記:透過匈牙利看漸遠的「一個歐洲」

環球時報記者手記:透過匈牙利看漸遠的「一個歐洲」

【環球時報赴匈牙利特約記者 江北】4月初,匈牙利議會選舉進入衝刺階段時,《環球時報》記者去匈牙利採訪,從機場到市中心沿線隨處可看到大塊的競選廣告牌,上面除了議員候選人的照片,大部分都是醒目的反難民宣傳。廣告牌上,大大的「禁止」符號印在來自中東的如潮難民身上,讓人看了五味雜陳。中東歐國家在接收難民問題上向來與布魯塞爾不對付,但如此赤裸裸的視覺衝擊卻仍顯罕見。

匈牙利選舉結果沒有意外,現任總理歐爾班開啟了第四個總理任期。然而,時隔半個月記者再次前往布達佩斯,發現路邊一些議員競選海報依然高懸,但有趣的是,所有與反移民反難民有關的內容都不見了蹤影。

今年5月,歐盟委員會將向成員國提交下一個多年度財政預算方案,由於英國「脫歐」,歐盟將面臨不小的財政預算缺口。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今年初在歐盟內部會議上表示,為彌補英國「脫歐」帶來的缺口,歐盟成員國未來需要繳納更多資金,同時削減部分開支。而削減開支的部分,目前呼聲最高的是中東歐國家受益最多的農業領域和團結基金。近日,波蘭、匈牙利等國軟化與歐盟硬頂的語調,表示移民、環保、司法和媒體環境等敏感問題都有談判的可能。這可能是大選之後,匈牙利反難民廣告迅速消失的原因之一。

西方民主制下,執政黨的一切政策都是為下次大選作準備的。與歐盟其他國家相比,以匈牙利為代表的中東歐國家面臨的移民和難民問題壓力並不大,但卻成為政客手中最好用的「牌」。縱觀整個西方,移民問題背後的民粹主義和保守主義正從暗涌變成波浪,從大西洋到太平洋,衝擊著冷戰後相對穩定的國際政治格局。

冷戰結束後,歐盟作為一個精神歸宿成為中東歐國家集體轉向的重要目標。近30年過去,歐盟成員雖不斷增加,但「一個歐洲」的夢想卻漸行漸遠。中東歐國家長期處在歐盟的第二梯隊,經濟上逐漸淪為西歐國家的流水線和附庸,隨著金融危機、難民危機、「脫歐」危機的輪番登場,敏感、自卑卻有著強烈自豪感的中東歐各國很難不走上民粹主義之路。

2015年的一場歐盟峰會上,容克在迎接歐爾班上台時對身邊的默克爾說:「看,獨裁者來了。」當時的容克應該不會想到,僅3年過去,右翼勢力會在歐盟內部攻城拔寨,「三駕馬車」之一的不列顛棄歐而去,大西洋另一邊選出了特朗普,他嘲笑且警惕的歐爾班正成為歐洲諸多右翼政黨的榜樣。

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自嘲道:「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也許今天的歐洲,甚至今天的世界都處在一個混亂時代的前夜,而此時更需要重拾歐洲舊時光里的傳統,跳出黨派、「左」「右」甚至國界的限制,放眼全球尋找解決時代困局的方案。畢竟,在一個日益同呼吸共命運的共同體里,沒有誰可以孤身行我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今天,外交部記者會差點成「批美國專場」!
韓涉性騷擾自殺演員留6頁遺書 向家人和學生道歉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