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該被遺忘的神秘部隊,抗戰中靠裝備優勢暴擊日寇

不該被遺忘的神秘部隊,抗戰中靠裝備優勢暴擊日寇

抗戰初期由於國力的差距,中國軍隊面對日軍時在裝備上往往處於劣勢。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就曾仗著裝備的優勢幾次給日軍重大打擊。

抗戰中的「殉國者」


曾經蒼龍——東北戰場上的中國裝甲列車

錦州,是個歷史悠久,頗有文化遺迹的城市,其遼代古塔曾吸引大批考古學者的目光。然而,在1931年冬季,作為遼東的咽喉,這裡卻被中日兩軍的戰火所覆蓋。

1931年11月27日,佔領瀋陽的日軍向錦州發動第一次進攻,在繞陽河附近與東北軍發生激戰。

根據日本《東京日日新聞》在前線的記者報道,當天上午十點,在繞陽河以東兩公里處,乘坐軍列進攻錦州的日軍獨立守備第二大隊當先和中國守軍發生戰鬥。

激戰中,中國軍隊罕見地出動了重型裝備,以裝甲列車向日軍發起反攻。日軍裝甲列車與中國裝甲列車中山號發生對射,結果日軍裝甲列車抵擋不住,在其上指揮戰鬥的獨立守備第二大隊代理大隊長板倉繁大尉負重傷,在返回途中死亡。負責駕駛列車的兩名滿鐵司機(日軍後備役人員)也被擊斃,日軍被迫後撤,敗回新民屯,對錦州的第一次攻擊失敗。

被擊傷敗迴繞陽河的日軍裝甲列車

這是中國正規軍在東北戰場少見的勝利,而此戰中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錦州守軍所使用的裝甲列車。對此,中方也有記載,根據金先所寫的《錦州失陷經過》稱,在北寧線戰鬥緊急的時候,「東北軍榮臻參謀長乃抽調古冶鐵甲車沈瑞禮一中隊」增援前方,與敵發生鏖戰,推測它可能就是在繞陽河阻擊日軍的那列車。

德國入侵波蘭後摧毀的一列波蘭裝甲列車,構造與中國裝甲列車相似

所謂裝甲列車,是在軌道上運行的,專門設計或用普通列車加裝護甲和武器,用於作戰的特殊裝甲車輛。它最初出現在十九世紀的歐洲,在那個坦克沒有問世的時代曾稱雄一時,被廣泛用於各處戰場。尤其是俄羅斯和波蘭等幅員遼闊、鐵路發達的東歐國家,對裝甲列車更是情有獨鍾。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敗退入中國的白俄軍官將這一技術兵器介紹給北洋軍閥,結果深受缺乏重武器的張宗昌等青睞,曾大量製造。有趣的是,孫中山先生創建的黃埔軍校的時候,也曾獲得蘇聯援助的裝甲列車,建立大元帥府鐵甲車隊。這是中國共產黨掌握的第一支紅色武裝,指揮官為開國上將周士第,這支部隊後來編成北伐中著名的葉挺獨立團,參加了南昌起義。

由於中國的裝甲列車大多是專門製造,裝有旋轉的炮塔,而日軍在九一八事變時只有臨時改造的改裝型裝甲列車,火炮是加裝的,僅用沙袋圍護,因此從戰鬥力上說,中方還略佔上風。

東北軍使用的裝甲列車

抗日戰爭初期,由於國力的差距,大多數時候中國軍隊面對日軍時在裝備上都處於劣勢地位。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就曾仗著裝備的優勢幾次給日軍重大打擊,這就是中國的裝甲列車部隊。

除了錦州之外,中國裝甲列車還曾經在1932年上海十九路軍抗戰中發揮作用,擊退日本海軍陸戰隊在輪式裝甲車掩護下向閘北的進攻;1938年豫東戰役中,中央軍的裝甲列車部隊與土肥原部隊交過手,攻佔蘭封火車站。

中國曾經使用裝甲列車與日軍作戰的部隊包括蔣介石的中央軍、閻錫山的晉綏軍、蔡廷鍇的十九路軍、宋哲元的二十九軍、張學良的東北軍等,可見其受重視程度。而其第一次和日軍的作戰,應該便是錦州這一次。

由於東北軍未能迅速消除不抵抗政策的影響,最終在1932年元旦放棄錦州,這次裝甲列車間的決戰如曇花一現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那列曾擊斃坂倉大尉的裝甲列車也因為被日機轟炸負傷而被俘。

不過,中國裝甲列車部隊在東北戰場上並沒有就此消失。馬占山的義勇軍部隊也曾使用它和日軍交戰。

義勇軍還有裝甲部隊,未免有些駭人聽聞。日軍進攻義勇軍時,拍攝的繳獲裝備照片,主題不是大刀就是長矛——據統計,義勇軍人數最多時達到二十多萬,但槍支最多也沒有超過十三萬條,其他的只能靠大刀長矛了。

海林,日軍奪取黑龍江義勇軍的裝甲列車

但在日軍陸軍恤兵部出版的《滿洲事變寫真大全集》中,有一套日軍攻佔海林時拍攝的照片,其中一張,展示了日軍從義勇軍手中奪取的一列裝甲列車。從照片上看,這列裝甲列車至少包括兩節,一節帶有瞭望塔的鋼甲炮塔車(似乎炮塔已經被拆掉或炸毀),一節側面有開門的運兵車。其形制與東北軍中裝備的俄式裝甲列車比較接近。義勇軍居然擁有這樣的戰車,簡直讓人忍不住驚嘆「奢侈」。

根據日軍的記錄,這列裝甲列車曾有力地阻擊了日軍對海林的進犯,甚至一度打退第十師團村井旅團的進攻。日軍戰史《光輝滿洲事變寫真集》中記述:

「村井支隊……在進軍途中,作為前衛的舟橋大佐所部,在二十七日下午于海林西方的奧頭遭到敵軍裝甲列車的阻擊,戰線陷入僵持。當天夜間對裝甲列車發動了夜襲,雙方的格鬥一直持續到列車之內。直到二十八日凌晨四點,才終於將這列裝甲列車俘獲,其戰鬥過程十分慘烈。」

據專家推測,這列列車應該是東北軍從原白俄部隊接收的,本來用於護路。儘管這列列車最終因為線路被截斷被迫放棄,但顯然曾表現出極大的戰鬥力。日軍在對華戰爭中曾大量製造和投入裝甲列車,也曾被抗日武裝多次消滅。

日軍轟炸閘北-日本陸海軍航空兵被證明是中國裝甲列車最大的天敵

裝甲列車戰鬥力很強,但也有天生的缺陷,那就是離不開鐵道線路,因此對於空中威脅很難抵擋,一旦鐵路被破壞也很難脫身。在抗戰中曾有多列裝甲列車因此被毀或被俘,殘存車輛後來主要用作要員乘車和執行鐵路巡邏、運輸作用。由於坦克部隊的發展,裝甲列車逐漸退出各國軍隊序列,故此對其研究不足,長期以來,我國甚至沒有一幅完整的裝甲列車照片。

日軍在錦州拍攝的裝甲列車

2012年,筆者在日本發現一幅日軍進攻錦州時拍到的中國裝甲列車俯瞰照片,加上在伊文思為中國拍攝的抗戰題材紀錄片《四萬萬人》中發現這種神秘武器的影像資料,才使我們得以認知它的全貌。

根據這些資料推斷,我國的裝甲列車正常情況下是這樣組成的:

最前端為一段平板車,上面堆放搶修器材,用於保障鐵路運行,並可用於排雷。平板車後方為帶有裝甲,流線型的炮車車廂,炮車車廂帶有裝甲,左右都有射擊口,最有力的武器是前後兩座圓形可旋轉的炮塔,後方炮塔比前方稍低,裡面安裝大口徑山炮。炮車車廂後可以掛幾節運兵車,也可以直接掛帶遮護的機車和煤車,為列車的動力系統。在機車後方則是帶有裝甲的指揮車,指揮車後方有的時候同樣會掛機車、煤車、炮車車廂和平板車,或者帶蘇羅通高射炮的防空車,以加強列車的機動能力和戰鬥力。

中國裝甲列車兵

抗日戰爭是我國裝甲列車的絕唱。由於裝甲列車各節車廂之間使用掛鉤連接,可以拆卸,因此裝甲列車的構成可以有多種可能。但是,不管怎樣,在老照片上它們都顯示出曾經蒼龍的威嚴,能攻善守的特質,我們無法忘懷這種曾在抗戰歷史上寫下篇章的特殊武器。

【完】

向抗戰中的「殉國者」致敬!

請轉發給更多的朋友

|一口氣讀完薩蘇系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朝時期漢軍旗人是指哪一類群體?與滿州八旗相比,他們有什麼優勢?
歸來是英雄:度日如年的戰俘生活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