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投靠北平趙二大爺家,轉讀慕貞女中

投靠北平趙二大爺家,轉讀慕貞女中

聚聚(張郁廉)生母的生命在匆忙和無奈中過早地結束,父親張日高無奈把聚聚送去寄養,俄國人阿里莫夫(Алимов)夫婦收養了幼小的聚聚。在她五六歲時,夫婦和平分手,此後,瓦娃搬到郊外懶漢屯獨立撫養聚聚(佐雅)。到了入學年齡,瓦娃堅持讓佐雅接受正規中國教育,一邊讓她在私塾學習中文,一邊尋找就近有優秀小學的住所,並最終決定搬入「東順祥」大雜院。不久後聚聚進入「第十六小學校」就讀,開始接受正規的中國教育,在「東順祥」大雜院與玩伴度過快樂的童年並與主家孫家兩家關係密切,小學畢業後進入了好友桂雲就讀的哈爾濱市立女一中,時間轉眼即逝,很快中學生涯將結束。

經過考試,張郁廉被錄取為天津南開女中高中一年級的正式學生,沒想到開學不久後,九一八事變爆發了,學校全面停課。

我、林楚華和衣家瑛三個來自哈爾濱的住校生,於學校停課後,沒有親友可以投靠,只好加入疏散隊伍,被學校護送到火車站,離開天津,到了北平。

我們對北平完全陌生,除了桂籍大哥,城裡並無親戚朋友。桂籍先我們一年到北平就讀北平大學法商學院,住在學生宿舍,他自身難保,怎麼能照顧我們?好在衣家瑛靈機一動,想起她父親有個姓趙的老朋友,住北平西單牌樓附近。三人只好投奔衣家瑛的趙二大爺家,請他暫時收留我們。趙二大爺祖上是官宦人家,世居北平,宅地寬敞古樸,有數進四合院房屋。他是否屬旗人,不得而知,但他家中的生活方式、禮法、規矩多沿襲清代滿人習俗。趙二大爺六十開外,家中「趙二大娘」竟有三位,好像沒有子女。他們全家歡迎我們暫住,對我們十分客氣,把我們三人的住處安排在四合院內相鄰的房間。

三人隨著疏散隊伍至北平,投靠了趙二大爺家

北平有錢且又閑的階級,一般有晚睡遲起的習慣,趙府也不例外,全家近午才起床。午飯後,趙二大爺在書房中以琴棋書畫自娛,或者和來訪的老友品茗、下棋、打牌。到了傍晚,趙二大爺在幾位「大娘」輪流伺候下,悠閑地吸上幾口鴉片煙,養足精神。晚飯後到戲院聽京戲,吃夜宵,我們也被邀,跟著去聽過一兩次戲。至於日本不斷的侵略和動蕩的時局,對他們好像毫無影響,從未聽他們提起過。

難忘的是,在趙府從早上到中午這段時間挨餓的情景。趙府不開早飯,一上午全院鴉雀無聲,上下都在酣睡。我們三人躲在屋子裡,既不敢大聲講話,也不敢外出購買食物(那年代根本沒有女人在食攤或小店吃東西),怕驚醒所有人。唯一的辦法是猛喝水,填滿咕嚕作響的空腹。我們在趙府大概住了兩個多月,到1932年1月,北平各中學的寒假結束,即將開學時才離開。

張郁廉轉讀慕貞私立女中

我們三個人經過多方打聽和考慮,各自選定了適合自己條件的學校:我決定轉學到北平私立慕貞女中,插班讀高一下學期。衣家瑛選讀北平志成中學,林楚華轉讀哪個學校我已記不清,她是廣東人,可能回故鄉去了,以後再也沒有見過面,失去了聯絡。想當初,三個志同道合的好友,鼓足勇氣離開家人,遠赴天津,戰爭竟無情地將我們分開,從而鑄就不同的人生命運。

「白雲飛渡」連環畫創作正在進行中,會定以插圖的方式結合書中敘事更新於平台上,歡迎讀者關注和轉發!希望有更多讀者關註:在那個新舊交替風雨激蕩大時代的一位女性真實的人生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雲飛渡 的精彩文章:

TAG:白雲飛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