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北京女子圖鑑》:陳可那麼優秀,為什麼總是遇到渣男?

《北京女子圖鑑》:陳可那麼優秀,為什麼總是遇到渣男?

看書有道

每晚用動人的文字陪你入睡

主播丨夏天

晚安曲丨《她她她》金池、譚維維、魏雪漫

《北京女子圖鑑》今天又更新了,一路看到現在,真的無力吐槽。

這部劇打著現代女性獨自在大城市漂泊奮鬥的勵志題材的旗號,上演各種假大空的瑪麗蘇劇情,完全與現實脫節了。

不過,我今天不是來吐槽這部劇的,而是探討一個問題:

在劇中,女主陳可被定義為「事業有成的女強人」,但是她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渣男,這是為什麼呢?

比起在工作中的光芒四射,陳可的感情要暗淡得多,也被渣男傷得身心俱疲。

截至目前的劇情,我把陳可的感情經歷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遇到的男人,陳可沒有都跟他們談戀愛,但他們確實影響了陳可的人生軌跡。

她在感情中遭遇的坎坎坷坷,或許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經驗和啟發。

第一階段:單純

代表人物:濤哥、吳總

陳可剛到北京第一天,沒有提前租個房子,也沒有投奔王佳佳,而是去找自己從小到大的男同學濤哥,跟他一起合租,兩個人擠在一室一廳的小出租屋裡。

我只能說,陳可真有勇氣,什麼都沒想就跟一個單身男人住在一起。就算是多年的鐵瓷關係,早晚住在一起,也很難保證對方沒有非分之想。

果不其然,某天晚回家之後,濤哥一進門就企圖非禮陳可,最後陳可幸運逃了出來,才最終沒有發生悲劇。

陳可很傻,隻身來到大城市卻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男同學的行為固然猥瑣可恨,但是不把自己置於可預見的危險之下,是一個女生出門在外最基本的生存本能。

離開濤哥以後,陳可通過王佳佳認識了吳總。

我總覺得這個吳總像個人傻錢多的冤大頭,跟女孩子第二次見面就買裙子送香水,還請吃2000多元的高級日料。他不圖人家什麼,只是「紳士」到各種花錢討女孩子開心。

之後,陳可應吳總的邀請參加企業老闆們的飯局。在酒桌上,陳可的眼睛只是在一隻玻璃杯上多停留了幾秒,吃完飯就收到了吳總送的杯子;上下車時,吳總會貼心地護著陳可的頭,防止她撞到車門頂。

吳總事業有成,長得也帥,人還貼心,陳可不自覺地芳心暗許。她以為吳總頻頻獻殷勤是對她有意思,卻沒料到吳總大方承認自己有老婆,一下澆熄了陳可內心愛慕的小火苗。

那時候陳可才明白,原來吳總只是一個喜歡帶小姑娘參加油膩飯局的油膩中年,原來吳總習慣性對認識的年輕女孩都這麼大方,原來自己跟酒桌上的那些女生沒什麼區別,只是那些老闆眼裡的一道菜罷了。

可以說,剛到北京的陳可有點單純,單純到有些傻,不懂人心難測,也不懂大都市裡種種看破不說破的潛規則。

第二階段:錯過

代表人物:張超

張超是陳可第二家公司的直屬上司,也是陳可在北京談的第一個男朋友。

兩個人度過一段甜蜜的熱戀期。他們一起騎自行車在北京的馬路上狂奔,陳可坐在後面笑得很燦爛,那是發自肺腑的開心快樂。

不久之後,兩個人的感情出現了裂痕,不過,這只是陳可單方面對張超的情感變化。

陳可漸漸發現,她和張超在很多問題上看法不一樣,對未來的規劃也不一樣。

張超深知北漂的艱辛,想回老家過更安穩的生活,起碼買得起房子,收入也不差,還把陳可納入他對未來的規劃里。

可是陳可剛來北京不久,對北京充滿了嚮往和留戀,渴望新奇的生活,一心想在這裡闖出一番事業來。當初她就是不想過老家一眼望到頭的日子,才來到北京奮鬥,自然也不想跟著張超回老家。

但最直接的原因還在於,張超給不了陳可想要的在北京的物質生活。

張超不懂生活情趣,為了省錢過分精打細算,顯得有點小家子氣,讓陳可覺得很不舒服。本來這也不算什麼,沒賺到大錢時省著點花也沒錯,可是急切想要往上攀升的陳可無法接受。

生日那天,陳可終於下了分手的決心,卻做了感情的逃兵,一句話沒說就離開了張超。

如果看到後面再回過頭來看,就會知道,張超其實是最愛陳可的。想許她一個安穩的家,對她也好,他本人的條件不差,長得又高又帥,能力比陳可強,工資也比陳可高,一起奮鬥幾年,一定能過得很好。

只是這些,當時還太年輕、虛榮心旺盛的陳可是看不到的,也不懂得珍惜;只能說,他們是在錯誤的時間裡相遇,終究要擦身而過。

離開的時候陳可說,很多年以後才明白,當時的錯過會是以後永遠的遺憾。

第三階段:迷失

代表人物:於揚、黃越彬

嚴格來講,張超不算渣男,甚至是陳可幾任男友里最好的;離開張超以後,陳可就實力演繹什麼是「渣男收割機」。

先說說富二代於揚。

於揚是個事業有成的富二代,也是很懂女人的情場老手。他很清楚陳可這樣的女生喜歡什麼,所以跟陳可在一起以後,就瘋狂用名牌奢侈品滿足她的慾望,拴住她的心。

於是,陳可淪陷在於揚的物質轟炸中。她背著新款的LV包,戴著歐洲帶回來的昂貴手錶,穿著1000多塊錢的內衣,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但與此同時,她也淪為了於揚的附庸。

儘管自己工作很忙、宿醉未醒,儘管不喜歡每天跟著於揚去喝酒應酬,儘管很想和於揚有獨處的戀人時光,但她還是無法拒絕於揚對她溫柔的「命令」:晚上八點,工體老地方。

為了不耽誤去赴於揚的應酬,她甚至以強硬無禮的態度跟甲方客戶鬧翻,導致公司損失了一單生意,還被拉入了合作黑名單。

更重要的是,於揚只想跟她戀愛,不想跟她結婚;只想跟她保持地下戀情,不想公開承認她;只想她懂事,不想她任性;只想跟她有現在,沒想過跟她有未來。

所以於揚從來不在朋友面前承認陳可的身份,在陳可媽媽來北京「逼婚」時選擇避而不見,在陳可委婉跟他談起買房時表現得像個局外人,彷彿陳可只是她的普通朋友。

於揚對陳可是喜歡有餘而愛不足,所以他能跟陳可說自己不適合婚姻,也能分手之後轉身娶了別人。說到底,陳可只是一個適合他帶出去應酬、能給他長面子的灰姑娘罷了,不是他心中真正的公主。

再來說說藝術家黃越彬。

黃應該是目前幾個男人里最渣的。他在國內混得窮困潦倒,就喜歡吃軟飯。

買不起陳可幫他選的衣服,可當陳可送給他價值一萬的儲值卡時,他的驚喜過分地溢於言表;在陳可家,吃陳可的,住陳可的,還按自己的喜好改變陳可的飲食習慣和家居裝修。

而陳可,又一次心甘情願淪為黃手中的「藝術品」。

為了迎合黃的喜好,她強迫自己聽日本的能劇,改穿鬆鬆垮垮的衣服,戴著圓眼鏡,像個無精打採的女文青;甚至,還因為黃捅下的婁子,又失掉了一單合作,又一次被客戶拉入黑名單;最後,她還被劈腿了。

經歷了這兩段感情,陳可非但沒有得到成長,還影響到了工作和生活。雖然能輕易買得起奢侈品,能住上豪華的單身公寓,過上光鮮亮麗的生活,但她沒有真正開心過。

總結下來,陳可一直迷失在感情中——既迷失在對於揚的物質依賴中,也迷失在對黃越彬的盲目崇拜中。她的失去自我式的付出,換不回對方等價的回報,還遭遇了欺騙和背叛。

第四階段:迷茫

代表人物:魏奇、何志

結束了和黃越彬的感情後,陳可暫時地將重心放在工作和生活中。

在這期間,她經歷了年近30歲的單身危機、北漂多年沒有房子戶口就沒有歸屬感的不安,也開始渴望穩定和婚姻。漸漸的,嫁個有房有戶口的北京人的念頭,悄悄爬上了陳可的心頭。

這個時候,有兩個男人幾乎同時出現在陳可的生活中。魏奇,帥高個、大暖男,事業小有所成但北京無房無戶口;何志,不高不帥收入一般,但是是正宗北京人,工作穩定。

這兩個人在陳可看來,是愛情與麵包、理想與現實的兩極,只能二選一。陳可迷茫過,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在出租房被收回、一個人孤獨上醫院、一個人辛苦搬家之後,她最終選擇向現實妥協,嫁給了北京人何志。

陳可原本以為嫁給北京人,是北漂多年最圓滿的結果,誰知婚後才是噩夢的開始。老公何志不思進取,整天玩遊戲,和朋友打麻將到凌晨,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而且自理能力極差,是個十足的媽寶男。

陳可忍受不了何志的惡習,但也改變不了他。而她最關心的房子問題,很明顯,她婆婆也沒打算在房產證上加上她的名字。按照後面的劇情走向,離婚在所難免。

等於說,即使跟北京人結了婚,她仍舊只是一個外地人,戶口難落,房子也跟她沒關係,一旦離婚,什麼也沒有。

編劇或許是想借陳可的經歷告訴我們:那些企圖通過與北京人結婚來實現人生逆襲的姑娘們,該醒醒了。比沒有戶口更可怕的,是你的老公沒有進取心、沒有責任感,這種婚姻比單身、比奮鬥更累100倍。

陳可遇到過那麼多男人,選擇了那麼久,最終還是沒有看明白這一點。

據說按照劇本的設定,陳可北漂10年一共會遇到11個男人,平均一年一個。

這些男人,有的只是跟陳可擦身而過,有的則跟她有過情感糾葛,他們將逐一在陳可的人生舞台上出場、退場,影響陳可、改變陳可。

回首北漂這幾年,陳可的工作和生活一路開掛,越過越好,身邊的男人卻始終如一的「渣」,不能不說,陳可的問題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總結下來,最大的根源就在於,陳可始終不知道自己喜歡和想要什麼樣的男人。每個階段選擇的男人,都是當下對她有利的,奢侈品、崇拜、房子戶口等,唯獨不是在選擇她愛的和真心愛她的人。

所以陳可在感情里是沒有自我的,她迷失了自己。既不想選擇跟真心愛她的人一起奮鬥,又受不了能給她麵包卻無法給她愛情的現狀;現實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要足夠幸運才能愛情和麵包兩者兼得,也要足夠努力才有資本去擁有這些,陳可不夠幸運,更不夠努力。

除此之外,陳可的感情經歷所暴露出來的幾點情感真相,也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莫欺少年窮,因為年輕時的窮而選擇離開愛你的另一半,可能會遺憾終生;

一個男人渣不渣與他的外在條件不一定成反比,選男人時不要被表象迷惑,要去考察他的本質;

談戀愛一定要有底線,不能一味地妥協和付出,這樣不僅不會換回對方的真心,反而白白被辜負;

沒有不想結婚的男人,只有不想跟你結婚的男人,不要被「我不適合婚姻」的謊言欺騙;

愛得再深也不能失去自我,不要把婚姻當作一根救命稻草,人最終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陳可的教訓是慘痛的,最好的青春年華一直浪費在錯的人身上。

張愛玲曾說:「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往往是愛情,讓人生充滿了遺憾。

所以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樣的情感階段,都希望你能從陳可的經歷中收穫一些經驗,讓愛情能成為你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部分,不留遺憾,共度餘生。

劇照來源:《北京女子圖鑑》

本文首發於看書有道(ID:iikansh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書有道 的精彩文章:

情緒不穩定的人有多可怕?
想要嫁給對的人,先做到這4點

TAG:看書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