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文帝楊堅與明太祖朱元璋節儉嗎

隋文帝楊堅與明太祖朱元璋節儉嗎

由於中國歷史上奢侈荒淫的帝王太多,因此楊堅、朱元璋穿穿舊衣,坐坐舊車,或是燒一堆綾羅綢緞,便成了黑暗中耀眼的亮點。而經史學家不厭其煩地大書特書,一再吹捧,這一亮點便無窮放大,把楊堅、朱元璋大興土木的史實掩蓋住了。那麼他們在位期間究竟做了什麼不節儉的事情呢?

隋文帝楊堅:大興土木修建「大興城」

隋文帝楊堅是以節儉著稱於史的皇帝之一。史籍有關於他奉行節儉的記載:乘輿與日用之物,破損後修補再用,輕易不換新的;後宮妃嬪穿的衣服都已洗過多次;一次拉肚子,太醫為他配止瀉藥,需胡椒粉一兩,遍尋宮內而不得;以自己為榜樣教育子女節儉,把自己穿過的幾件舊衣服送給太子楊勇,令他「時復觀之以自警戒」;即位之初,下詔犬馬器玩美食不得獻上;相州刺史豆盧通拍馬屁獻綾文布,他命堆在朝堂前燒掉,以訓誡百官……但楊堅大興土木,建造新都、行宮,卻不大被人提起。

楊堅是靠陰謀詭計,矯詔掌握兵權,然後逼八歲的北周靜帝宇文闡禪位於他的,坐上龍椅之後,他即將宇文闡害死,並盡誅北周皇室成員。十分迷信的他住在北周皇帝的舊宮中,不免心裡發虛,認為那些冤鬼要找他算賬,一有風吹草動,他便認為是鬧鬼了,於是即位第二年,便以舊宮城規模太小為由,下詔在舊城西北另建新都。因他最早的封爵為大興公,便將新都城命名為「大興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城中宮殿,也以「大興」名之。

開皇十三年(593)二月,楊堅在大興城住膩了,下詔在岐州(今陝西省鳳翔縣南)營建仁壽宮,由將作大將宇文愷設計,宰相楊素督建,徵調民夫數十萬平山填谷,建造宮殿。新宮兩年建成,樓宇台閣,宛轉相連,蔚為壯觀。楊素等人為了邀功,對施工的役夫督催甚急,因勞累而死者上萬人。一些累倒在工地上的民夫還未死去,就被監工的軍卒推到坑坎里,填上土石活埋。可見,供楊堅享受的一座座宮殿,是建在民夫的屍骨上的。

當年十二月,楊堅又下詔在京城至仁壽宮之間建行宮十二所,以便在往返途中駐蹕行樂。

明太祖朱元璋:建造規模龐大的中都城

明太祖朱元璋與隋文帝楊堅一樣,也是以節儉著稱於史的皇帝。他崇尚節儉的故事聽起來也比較動人:稱吳王時,將領獻陳友諒鏤金床,命毀之,以示厭惡奢侈;稱帝後,一日三餐多食蔬菜,車輿裝飾一律改金銀為銅;老妻馬氏雖為皇后,但常穿洗過的衣服,穿到褪色也捨不得丟棄;內監穿新靴在雨中行走,被杖責……

然而,朱元璋為建造規模龐大的中都城而耗費人力資財無窮,最後又罷建中都,使這巨大的耗費付諸東流,卻鮮有人提起。

朱元璋出身赤貧,起於草莽,即位之後,不顧第一謀臣劉基的勸阻,決定在家鄉鳳陽建都,並命已經退休的丞相李善長總其事,組成龐大的籌建班子,勘測地形,規劃設計,徵調工匠,廣采建材,於洪武三年(1370)隆重開工。

朱元璋將這座明王朝未來的都城定名為「中都」,其外城周長60餘里,往內是禁垣,牆高兩丈,周長15餘里,再往內為皇城,城牆周長7里余,牆高約4丈,頂寬約2丈。中都城的設計規劃,吸取歷代都城之精華,突出了專制皇權的威嚴,皇城內有奉天、華蓋、謹身、文華、武英諸殿,並建供皇帝、皇后、妃嬪、太子、諸皇子以及太皇、太后等人居住的後宮5區;午門外建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台省兩側建祭祖宗的太廟與祭土神的太社壇、祭穀神的太稷壇;都城內外又建開國功臣廟、歷代帝王廟、中都城隍廟、國子監、百萬倉、圜丘、方丘、朝日壇、夕月壇、山川壇、觀星台、苑囿、鼓樓、鐘樓等。都城所有機構設施一應俱全。

朱元璋為營建中都城,徵調工匠、民夫、罪囚、移民、軍隊共150餘萬人,所需石材從當地開採,磚瓦木材從各地徵集。為了便於檢查各地所供城磚的質量,磚上均留有供地、提調官員、工匠、燒制時間等文字代號,考古工作者已經從這些字型大小發現有南京、江西、湖廣等地22府68縣和2個巡檢司的供磚,這當然不是供磚府縣的全部。

所需名貴木材也從各地徵集,朱元璋甚至派出使者到當時尚未納入明朝版圖的四川採購楠木。木材的採伐和運輸極為艱難。這些用作棟樑支柱的巨木皆伐自深山老林,通水路之地,經長江、運河至淮河,運至臨濠十里城碼頭,再經濠河入中都城之東湖,最後運至中都城。不通水路之地,需經陸路運輸,其過程尤為艱難。

據文獻記載,當時運輸營建中都的木料,有的因為十分巨大,所以陸運時要裝在特製的32輪大車上,200人才能拉得動。由於大木太重,木輪一壓就碎,於是再在輪上兜一個鐵圈。帶鐵圈的大車輪滾過石頭的時候,摩擦得火星直冒,走不了一里地,鐵圈就散了,就得停下來給換鐵圈。因此一輛拉大木的車,除用200人拉曳外,還要有200人肩扛著鐵圈跟著走,不時停下來換圈修車,所以一天才能走10里地。一根大木從產地運到鳳陽,水陸轉運共要花10000個工。這麼多的大木從全國各地運到鳳陽來,要用多少勞力,實在難以計算。

由於督官催逼甚急,勞動繁重,役夫、軍士累病而死甚眾,朱元璋自己也對都督府臣說:「近營中都,聞軍士多以疫死,蓋盛暑重勞,飲食失節,董其役者又督之太急,使病無所養,死無所歸,朕甚痛之。」軍士如此,那些罪囚的命運就更加悲慘,從役者的命運如何悲慘,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洪武八年(1375)4月,當工程已進行6年,都城已粗具規模時,朱元璋卻下詔罷建中都,理由是「役重傷人」、「有司疊生奸頑」。其真實的原因卻是,他親臨新都城視察,想起了第一謀臣兼風水大師劉基的諫言,覺得鳳陽的確是風水不佳,無險可憑。

營建中都城究竟耗費了多少資財,史無記載。但專家根據明代永樂、正德、萬曆年間建造宮殿所需的人工、資財推算,其費用大約相當於當時全國六年稅收的總和。如此巨大的工程,興建,只是緣於皇帝「衣錦還鄉」的心理作祟;罷建,也是疑神疑鬼,怕臣下造反,也即為了皇權的穩固,總之只在皇帝老爺一念之間。至於投入了多少人力,耗費了多少資財,給人民帶來多大的損失,在朱元璋眼裡根本不算個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朝 的精彩文章:

隋朝僅存在38年,卻留下了3個偉大建築,至今仍在使用堪稱奇蹟
隋朝帝王陵,只葬了一九歲女孩,墓門上四字毒咒將人拒之門外

TAG: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