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聊齋4.經方魅力 增液承氣泄府實,釜底抽薪退高熱

醫聊齋4.經方魅力 增液承氣泄府實,釜底抽薪退高熱

GIF

GIF

GIF

入門?經典?臨床? 欄目

《醫聊齋》高熱案 一則

【主持人說】

今天又到了「入門?經典?臨床」欄目。陳修園說:入門正則始終皆正,可見中醫不可入錯門。千百年來,中醫的發展模式均離不開「讀經典、做臨床」的範式。欲想通往中醫殿堂之門,歡迎來到「入門?經典?臨床」欄目,精誠大醫漫漫長路,有我們陪您一路同行。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武大夫《醫聊齋》的一則醫案。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醫聊齋》高熱案 一則

醫聊齋 經方魅力

增液承氣泄府實,釜底抽薪退高熱。

1976年冬,一八旬老農發熱一周余不退,西醫同仁抗生素、退熱葯遍用,又外院會診,無果。本來是來接受抗血吸蟲病原治療的,如此局面,頗為棘手。其時我畢業分配到這家鄉鎮血防診所不久,幾乎沒有人請我來看此種急熱重症。所長說,要不看我們新來的年輕中醫有沒有好辦法。

老農魁梧之軀,一周來高熱38.8~40度,頸熱汗出而熱無退意,顏面潮紅,口唇乾裂,鼻翼煽動,口鼻噴出濁氣,高燒不時胡話。詢之七日未便。舌尖紅,苔黃厚生芒刺,中兼黑苔如垢。腹診按之胃脘脹滿有壓痛,下腹硬滿澎實,脈象滑數,尿黃濁而短澀。脈證雖為陽明府實,但年邁何成此證?子女謂老人平時身體好,少病。每日忙農活,犁地耕田,挑百十斤不成問題。發病前赴婚席,臘肉、滷水、油炸糍粑吃得多,酒喝了七八兩。回來昏睡一天,就不想吃東西了。未想還發起高燒,怎麼治都不好。如此府實有據,當瀉下燥實,釜底抽薪。畢竟高年,予增液承氣湯加瓜蔞皮、萊菔子,一小時一喂之,頻服法。

初服無動靜,就不乏嘲諷之聲,我且等待。下午申酉之時,腹中轉動,努掙出黑褐燥糞二枚,繼服,又下數枚,腹中稍舒。稍緩,又作痛,雷鳴矢氣,泄下旁流稀水,熱濁不堪鼻聞。再一劑更服。又半小時,硬便粗如碩蕉,繼之稀便結屎參差相雜,腹中滾滾,老農下床坐便器,面盆接之,再半小時許,竟達大半盆。病者精疲力竭,忙喂事先預備的熱稀粥一碗,再查體溫,已降至38.1度。血壓、心律、呼吸並無大礙,囑其安睡。

次日凌晨,如糊稀便,一泄而快,體溫36.9度,坐起,欲思食。囑以糜粥加入青菜心,更以張錫純變通竹葉石膏湯,以瓜蔞根帶替石膏(張錫純法),加山藥、神曲、內金等,以待胃氣復而神氣回。調養一周,食飲如常,行走自如,聲宏嗓大,順利接受全程酒石酸銻劑病原治療,圓滿出院。

所長同事祝賀,也有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算是勉為其難,小試牛刀了。此前被人取笑的每日背「傷寒」、湯頭,寫八頁大病歷的書呆愚鈍,也被肯定為敬業自強的例子,加以獎勵。來診病人也多了起來。

【作者簡介】

張武 湖北荊州知名中醫,(微信名:奐之,微博名:脈問)1950年生人。

生而失怙,幸幼承外祖父善夫啟蒙。少好讀,縮食購書,索讀奔波三鎮。受薦漢口前輩案前抄方伺診。及長得荊楚名醫鄭振鴻賞,上山採藥,巡回醫療,脈間傳授,圍爐談藝,乃得岐黃之門。

規矩崇經典,苦心誦背,幸有機緣面謁內經大家、金匱泰斗,求解幽微;臨證思辨,則遍覽古今百家。心存體恤,設身處地;人文關懷,心理安撫。不辭重危,不懼疑難。入門之初,以承氣輩下宿屎而退八旬翁日久高熱,令同道刮目相看;及後以培土製水、斡旋肝脾愈血吸蟲肝硬化腹水;烏梅丸順接陰陽獲骨癌數月高熱疼痛納呆奇效。自刺啞門險穴,救治植物人;口嘗百克附子,以求明扶陽。

向中西同道求教,與醫院臨床科室互相學習交流會診,應用中醫解決改善各科疑難,不僅融洽醫療氛圍,亦造福病家。

醫論關乎性學、孕育、醫志、思維科學、方葯心得等,見於中醫雜誌、浙江、湖北、江西、遼寧等學術期刊。有緣,遍訪京滬粵漢及海內外中醫及人文前輩、學者,交結年輕中醫有識之士,以積學養。

創健兒膏方,健脾肺,強體質,受數省家長歡迎;悅容坤宮膏,溫養沖任,調經促孕,廣得青睞,妊娠生育者眾,大齡女性絡繹求診;威陽活力膏,提高精子質量,改善性事質量,促進男性嗣育,多有效例。近年,創定二十餘種行之有效的膏方方案,還涉及老年病、過敏性疾病、精神神經疾病、眼病、代謝病、肝膽脾胃病,臨證中遵循辨證論治原則而活用,為雲貴川渝及他省病家口碑相傳。

近年關注網路中醫傳播,以「醫聊齋」形式,上微信微博,說臨證,講心得,索幽微,辯明細。希望通過「中醫學苑」公眾平台,得以博採眾長,就正同道。

【微信】@奐 之 【微博】@脈問

讀經典 做明醫

40位國醫大師推薦,

醫道傳承的正統經典,明醫成就的學醫教程。

《醫道傳承叢書》次第引導學生趣入傳統正宗中醫堂奧。

醫道傳承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學苑 的精彩文章:

80後中醫伉儷醫術進階之路:每案必書 有驗必錄

TAG:中醫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