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茯苓,白朮的「體」

茯苓,白朮的「體」

茯苓,白朮的「體」

本文作者:劉希彥――――茯苓和白朮是極為常用的兩樣祛濕葯,經常同時使用。

先說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乃松根之精華。茯苓煎成的水就是清水,貌似無色無味,其實有一種不易察覺的性味,在本草上稱之為「淡味」,味淡的東西性質是向下的,就像清水永遠往下滲一樣。甜的東西才會黏住,所以甜入中焦。藥物對人體的作用首先是直接的能量場作用。

茯苓不寒不熱而清爽,所以下行的不是火也不是淤血,而是將水濕這樣清稀的東西帶下去。有說茯苓利水,有說茯苓安神,有說茯苓治眩治心悸,其實都是這個下行之力。

同樣是下行葯,石膏涼而寒,是解熱的;知母陰而潤,化陰解熱;白芍陰潤苦酸,得陰氣全,斂降津液而強陰;赤芍比白芍苦,則更重涼血破淤之力;桃仁苦溫而味厚,所以下血破血;厚朴苦溫而氣厚,下的是氣,除腹部脹滿;芩連類苦而燥,毫無滋養之性,且下降之力彪悍,下熱的同時折損氣血。這些藥單味煎來嘗過就很容易區分開來。

理解藥物不應該說「用」,比方說茯苓安神利水治心悸就是用,應該說「體」,就是這個葯的本體作用。說「用」容易不求甚解,容易理解局限,不知道其原理,單知道個茯苓治心悸,心悸的原因有很多種,到底是治哪種心悸呢?這就容易用錯。況且藥物不能代人體行使某樣指令,更不能直接祛除某種病症,它只是一種作用於人體的能量,當這種能量平衡了人體疏通了人體,讓人體回歸正常秩序,人體自己的力量便能祛除病症。所以只有理解藥物的「體」才能準確的將葯應用於百方百病。

白朮香燥而溫,根入葯。植物一般是枝葉氣烈而發散,根莖味厚而收斂。白朮卻是根部有香燥之氣,所以其氣偏厚,是一種溫厚的香氣,這種香氣聞一下就能感知到,是走不到體表的,主要是在中焦的位置,所以是氣化中焦的葯,能燥散中焦水濕,大劑量才能達到肌肉。中焦涵蓋脾胃,所以有說白朮去脾濕去胃水。《神農本草經》上說白朮主濕痹、死肌、止汗、消食。濕痹消食很好理解;死肌呢?所謂脾主肌肉,脾健運了,肌肉自然能得以滋養而生肌;濕氣不是汗解就是尿解,濕氣多的人有時候汗也多,濕去了自然止汗。後世有說白朮是止瀉的,這個好理解,濕氣從腸道走會腹瀉,濕去了自然止瀉。有用白朮治便秘的,這個怎麼理解呢?脾胃不氣化,水濕不能化生為津液輸布全身,於是水濕囤積在中焦,而下焦的腸道黏膜卻得不到津液的滋養而乾結。白朮讓中焦氣化運行,津液化生了,得以輸布至腸道,於是也就不便秘了。說到底就是氣化中焦這一個作用而已,治病要求其理求其本,識葯也要求其理求其本,這樣心裡才能清晰明了。

蒼朮和白朮作用近似,其氣更香燥,運行力更強,更能往體表走。古人是蒼朮、白朮不分的,統稱白朮。臨床上可以兼而用之。

這兩樣葯綜合起來可以這麼理解,白朮將能氣化的水濕氣化為津液,讓人體利用;茯苓將不能氣化的廢水淡滲下去排出體外。所以這兩樣葯能相須為用。

來源:中醫家APP用戶山河歲月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國醫鄧鐵濤辨證論治心衰
謝文英辨弦脈治臟躁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