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化苦旅》品鑒中國當代文學

《文化苦旅》品鑒中國當代文學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批學者開始關注現實問題的交流和研討,在個人的專業研究之外開始創作融合學者自己感性體驗以及理性思考的文學作品,對中國文化來路探尋,並在解讀歷史和文化的過程中喚醒精神迷頓的國人,這些文章被稱作文化散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將自然山水和人文山水融合到一個層面拓展了文化涵義,讓讀者重新經歷文人在探尋中華歷史的艱辛歷程,挖掘積澱千年的文化內涵。

散文藝術特色之一體現在散文感情之美,內涵豐滿深邃。在《沙原隱泉》中,作者在沙原中用腳步丈量著思考的深度,臣服於綿軟的沙子也是對自己的征服。在色彩單純到聖潔的沙漠中,作者覺悟到了為何眾人來沙漠沙山來追尋信仰,因為在此地內心才真正有天樂奏鳴。由沙原獨居的老尼姑感悟到了亘古不變的世界規律,《沙原隱泉》給讀者亮出浮躁和寧靜,躁急和清冽,高明和平實,粗狂和明麗的真諦,動靜結合的美感才是人生的真諦,情感內涵豐盛句句凸顯。

藝術特色之二是散文形式之美,層次厚重層疊。《西域喀什》中很少描寫景色的文字,而重在敘述喀什的地理歷史和文化宗教背景,為遺忘歷史的人們鋪述了一幅廣闊的西域歷史圖卷,從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佛教東傳,法顯西行取經,伊斯蘭教基督教傳播途經此地,詳盡的文化史敘述,同時還涵蓋西域山脈沙漠冰川以及西域樂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深厚的文史知識多層次地表達了作者對西域自然和文明歷史的崇拜。

藝術特色之三體現在語言之美,平淡又蘊藉,《陽關雪》中隨著作者遙望天邊飄出的幾縷煙跡,其實卻是化雪的山脊。然後俯視群山直入天際,觀望大海礁石,冰海凍浪,語言很平實潔簡卻把景色描繪得很生動真切,如臨其境。

台灣文學家白先勇評價說,「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了。或者說,他重鑄了唐宋八大家詩化地思索天下的靈魂」。《文化苦旅》以樸實的話語伴隨豐富的文化抒情內涵來重塑文人的風情,詩情畫意躍然紙上,是對歷史文人的致敬對祖國山河的愛戴,用人生和歷史互相關照和想像,凸顯了新時代的文人風貌。

雖然很多人對《文化苦旅》針砭時弊,批判文章缺乏文史的嚴謹拷證,過於煽情,但就像賈平凹說的,「這個時代是大爭議出大成就,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得風氣,開生面。他有關文化的研究蹈大方,出新裁。他無疑拓展了當今文學的天空,貢獻巨大」。不能否認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打破了一般的文化評述,以宏大的中國歷史為創作背景,並選取現代人關注的事件人物做情感聯繫和延伸,在理性和感性下抒發人文精神,提升了對文史的審美層次,洋溢理想主義的文化氣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陪兒子學表演的這一年,我是這麼過來的
Nature:讓鈣鈦礦發更多光!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