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行者村上春樹

旅行者村上春樹

— 1 —

如果「國境以南」代表的是此間在握的一切,是日復一日、乏味無趣卻溫存安逸的現實生活,那麼「太陽以西」代表的又是什麼呢?

從日本島隔海往西眺望,那裡是廣袤無垠的亞歐大陸。整日埋頭寫作終究是一件勞神費力的事,加之也無心理睬媒體的窮追猛打,此刻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放鬆愉悅。收拾行囊,離開寓所,拓展視野也好,回顧現實也罷,帶著旅行的休閑與愜意,太陽以西的風景正在眼前漸次舒展。一走多年,足跡遍布中國、蒙古、義大利、希臘、土耳其、德國、奧地利、芬蘭、冰島。回頭審視,與其說自己是個小說家,反倒更像是個旅行者。

村上春樹,在這個名字所代表的作家光環背後,一直掩藏著另外一重身份:旅行者。用他本人的話說,雖然在日本擁有自己的住所,但不知何故,偏偏無法安居樂業,內寧願「滿世界跑來跑去」。自1983年所歲的第一次遠赴義大利和希臘以來,村上環遊世界的腳步就從未停止過。在異國他鄉生活旅行,村上春樹得以安心地寫作與翻譯,與之同時並進的,則是各種遊記性質的隨筆素描。

可以說,村上的寫作生涯與其旅行經歷是密不可分的。在其「離家出走」的這段時間,村上既完成了《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奇鳥行狀錄》等頗具代表性的長篇小說,也留下了《遠方的鼓聲》、《雨天炎天》、《終究悲哀的外國語》、《旋渦貓的找法》等遊記和隨筆。

村上春樹的小說大多風格陰沉,甚至有些悲傷,這和他的非小說作品在文筆上有著強烈的差別。從村上的散文、隨筆或是遊記當中,讀者會看到村上真實誠懇、幽默風趣的另一面,令人不得不沉醉其中,和閱讀他的小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

村上的散文隨筆作品大多平易近人,沒有過多的野心和斧鑿,而在細微之處往往又能展現出他作為一名作家所獨有的觀察與修養,自然從容中帶著饒有深意的幽默。如同和一位鄰家大叔進行一場有趣樸實的對話,是非常令人放鬆愉快的閱讀體驗。

然而從二十一世紀以來,旅行寫作的疲勞一度讓村上決定不再出版旅行散文作品,直到近些年因一次偶然機會重讀舊作,使村上深刻意識到回憶終究只是回憶,只有旅行當下寫出的東西才能記錄地真切。於是村上決定再次重拾旅行散文的寫作,並有意識地重新看待旅行書寫的必要。

這次出版的新書《假如真有時光機》是其近二十年來為雜誌撰寫的原稿首度集結成冊,其中收錄了村上走訪7國11地的紀行隨筆,罕見地呈現了自己對旅行意義及生活本質的觀點。而對於喜歡村上旅行隨筆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場期盼太久的閱讀盛宴。

— 2 —

假如真有時光機

作者: [日] 村上春樹

出版: 南海出版公司

時間: 2018-5-1

定價: 49.00

多年海外經驗讓村上深諳旅行的真諦,他的旅行往往不是短期的走馬觀花,而是長時間的在地生活,感受異地的時空與生活細節,觀察當地人因習以為常而忽略掉的人事物。在村上春樹看來,旅行是探索未知的過程,是沉靜寫作的方式,更是一種回歸自由的感覺。或許正因這種自由的感覺,讓村上筆下的旅行風景也彷彿消融了輪廓,只剩下流動的空氣與裡面包含的色彩溫度。

《假如真有時光機》一書共分成十篇,從波士頓馬拉松到冰島極光,從創作《挪威的森林》的希臘斯佩察島到少年壯遊的日本熊本縣,村上春樹的這本旅行隨筆新作,以他一貫機敏幽默的口吻,再訪其轉折人生的舊地,字裡行間更顯溫度與重量。

《假如真有時光機》中的大多數地方,對於村上來說都是故地重遊,有些地方甚至睽違了數十年。這位資深旅行家,此次也在新書中首度揭露了自己18歲獨自離家、展開第一次長途旅行的經驗。高中剛畢業,既沒上大學也沒進補習班的少年村上,一個人從神戶港乘上渡輪去了別府,再搭巴士翻過阿蘇山來到熊本縣。如同每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村上展開旅行是為了找尋自我,確認人生道路上的位置,繼而感受自己在廣闊世界的無限自由與可能性。

回憶這段最初的旅行,村上無限懷戀地說:「獨自一人行走在陌生的土地上,單單是呼吸著空氣,眺望著風景,就覺得自己一點點變成了大人。」在此之後,旅行獨有的氣味與氛圍召喚著村上一次又一次踏上旅途。近五十年後再訪熊本,少年村上已變成作家村上,唯一不變的是其永保對未知自我的探索與熱情。

1986至1989年間,為求不受紛擾地進行寫作,村上決定離開日本到海外生活。在陌生土地上的寧靜時空,村上得以寫出心中渴望已久的長篇小說,而希臘正是他構思出成名作《挪威的森林》的國度。在米克諾斯島和斯佩察島的日常生活,不僅給村上帶來身心上的滋養,異國的影子也悄然滲入他的文字,成為記憶中的重要所在。

闊別四分之一個世紀,村上重回這兩座令他懷念的島嶼,找回未成名時的寫作初心。那段時光,村上將對自己和世界的疑問投入小說,反映他所感受到的世界躁動。旅行與寫作,成為村上挖掘自我、連接世界的最佳方式。

除了熊本與希臘,村上還在書中寫到了擔任普林斯頓大學駐校作家時的美國波士頓、1980年後期於羅馬寫作時經常開車造訪的托斯卡納等地,在此便不再贅述。

《假如真有時光機》一書雖說是旅行散文,但在村上筆下更像是「探訪老友記」。有些確實是他闊別多年的老友和舊地,有些則是他曾經迷戀過的搖滾樂手的故鄉和酒吧,或是他喜歡的作家和歌手的老書店和唱片行。字裡行間情感豐富,場景描寫栩栩如生,思維軌跡穿越時空而又發人深省,文筆時而詼諧靈動,時而沉鬱悲涼,時而又娓娓道來。閱讀此書的感受正好應驗了村上自己所言,「看寫得好的遊記比實際外出旅行有趣的多」。身在旅途的是作者村上本人,大呼過癮的卻是身為讀者的我們。

— 3 —

小說家是村上賴以養家糊口、安身立命的職業,它需要高度專註且持續思考的習慣和能力。而他所寫的包括《假如真有時光機》在內的一眾旅行隨筆,講述的則是個人生命中某種奇特但又毫無道理的機緣巧合。這裡沒有環環相扣的嚴謹情節設計,甚至一度將主題引向始料未及的岔路前去,展現出的完全是村上的個人癖好和私密樂趣。

很少有像村上這般將寫作和旅行結合的如此完美的人,也許本身就是村上這個人的矛盾統一之處。村上的旅行孕育出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而村上的寫作又反過來印證了那些曾經旅行的難能可貴。只有將寫作和旅行結合起來才能準確勾勒出「村上春樹」這個具體的人或抽象的概念所代表的完整意義。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無法割裂,緊密相融。

《假如真有時光機》一書拾取了太多村上旅途中趣味盎然、令人難忘的好故事。透過書頁,我們看到村上異想天開的程度不減當年,心靈也一如既往般年輕,容易被觸動、好奇、感染。無論再訪一個國度多少回,村上的遊記難得不帶一絲中年甚至蒼老的面貌。

經歷了大半個世紀的人生,你見不著村上看似世故實則疲憊的老學究身影,他經常心生不可思議的好奇,不局限於在某個狹小的領域。村上吧筆觸置放於日常生活的色彩、氣味、以及聲音之上,以電影、音樂、與文學為觸媒,把各方趣聞軼事和幽默見解融為一爐,炮製出獨此一家、又絕不乏味的行吟筆記。

然而,「永遠少年」的村上難免也會出現「初老」的徵兆,人生固然幸福的無所事事,「不再年輕」這個命題也時時令村上陷入沉思。對此,村上自己在書中如是寫道:

「老實說,我至今仍覺得自己好像是個『青年作家』,但當然沒有這回事。時過境遷,我的年齡理所當然地隨之增長。不管怎樣說,這都是一個難以逃避的過程。然而當我坐在(希臘斯佩察島)燈塔的草坪上,側耳傾聽周圍世界的聲音時,便覺得自己的心情從那以來似乎沒有發生過變化。」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假如真有時光機」,村上既不想見證決定人類軌跡的歷史事件,也不想重溫某段自己無法割捨的往昔情愫,而是選擇去紐約的爵士俱樂部盡情盡興地聽一場克利福德?布朗與馬克斯?羅奇五重奏的現場演奏。因為在村上心底,早就有了關乎時光歲月的答案。

從《且聽風吟》的初試鋒芒到《刺殺騎士團長》的大巧若拙,村上的文學創作生涯也即將邁入四十年的大關。按照日本人的習慣,十年便為一檻,對於文學四十年,村上自己又會有怎樣的感懷呢?或許他並不在意,或許村上只關注「寫下去」這件事本身,而不在乎能寫多久。就像他對待旅行的態度一樣,「索性放鬆心情,清空大腦,安安心心地享受旅行得了。」

身為寫作者的村上只有一個,身為旅行者的村上也只有一個。作為讀者,我們很難說喜歡哪一面的村上更多一點,只能暗自慶幸這樣的村上沒有讓我們浪費寶貴的時光。能有一位在眾人步履匆匆急於向前趕路的時候選擇駐足思索甚至逆流而行的作者相伴著實是一種幸運。更為幸運的是,這種幸運還在延續。

文子自道

山寨理工男,正宗偽文青

遊記雜感、影音書評、故事詩歌

我把文章寫好,靜候你的光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子自道 的精彩文章:

TAG:文子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