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修鍊成一名培訓師?

如何修鍊成一名培訓師?

?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具備培訓能力——要一步步累積,埋頭不斷修鍊自己,提升自己演講和表達能力,促進學習更多相關知識。

——Cindy·穿行時光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具備培訓能力真的很重要,這也是一條不錯的多元化發展路徑,培訓能力是需要通過系統的學習,系統的方法論,從意願,綜合能力等多個維度進行提升。現在的培訓已經從知識傳播轉型為知識轉化,既要考慮課上知識的傳播,又要考慮落地執行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想要具備培訓能力,該如何自我修鍊

【1】輸出:在講課過程中,不是將所有知識點匯總,然後逐一羅列講解,而是應該用一個知識體系概括這些知識點,讓各個知識點之間相互鏈接,相互匹配,相互串聯形成一個知識框架,便於學員吸收和掌握,只有將輸出的知識點變成訓練點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2】鏈接:無論是共性還是量身定製的課程,一定要根據不同的行業,不同場景,自如切換更適合,更有針對性的案例,以及更有代入感的場景案例,將知識點變成收益點,啟發點,痛點,好奇點,有趣的點,來吸引高意願學習,真正讓學員能夠學以致用。

【3】引導:一樣的課程,一樣的案例,一樣的框架,你能講出來不同的細節,以及更適合的案例,然後通過互動和演練進行模擬訓練,這樣會給學員帶來不一樣的啟發和引導,進而拓展學員思維模式。一個知識點講解完後將知識點融合適合的訓練方式,讓學員願意參與訓練,並能夠在訓練後真正的學到和認可是非常重要的。

【4】內化:通過與學員互動和場景演練拉近距離,讓學員更積極樂於參與,在通過一個個知識點詳細講解吸收,最終轉化為學員個人能力。在課程結束後,學員的課後作業一定要針對如何去落地和工作實踐為出發點去設計,最終達到內化為個人知識體系。

想要修鍊個人的培訓能力,就要有大量的實踐細節經驗,以及個人所在行業的相關實踐案例,因為很多時候培訓是要解決實際問題的,而不是趨於表面的理論或框架,只有針對培訓需求進行分析和調研才會使培訓效果更有效做培訓之前要知道課件要講的知識框架有幾個,每個知識框架解決什麼問題,參加培訓的人員是誰,要達到什麼效果,可以學習到什麼,用什麼案例,如何互動,如何演練,課後作業設定內容是什麼,課後又要如何落地等等這些問題都要進行深度思考。

能力調研在課程開始前,要進行學員能力水平和理解能力調研,針對不同層級的學員設定不同課程內容,課程內容要讓學員能夠聽的懂,學的會,練的熟,記得住,用得上,做得到,做的好,最終產生好的結果。

課程開發課程所用的PPT提前設計好,要注重課程的美感和專業度,以及是否能夠調動學員視覺和聽覺,有一個很好的代入感和體驗感。一定不要把所有講課的內容都寫進PPT課件裡面,PPT課件很多時候只是起引導作用,引導互動,討論,總結的視覺吸引點,不要把所有內容都寫進去,讓大家拍照或抄錄,這學習種方式對知識內化是沒有幫助的。

課堂控場在開始講課之前先要站好,用眼神環顧全場每一個學員,學會用眼神交流,讓每學員都感覺到被關注,具備調動會場氛圍的能力,以及各種調動積極性和注意力及參與感的互動形式也要非常熟練的應用到培訓當中。比如讓學員鼓掌,起立,舉手,討論,畫圖,排列順序,實踐模擬,知識配對等以學員為中心的活動。互動及演練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員多參與,設定與學員互動的項目,只有互動參與後對知識點的吸收度才會高,有些課程還是可以加入模擬演練,讓學員實操練習真正落實到操作上,練習是唯一的秘訣。可利用積分制,小禮品,團隊PK,搶答等方法。

迭代創新課程就是在一次次講解的過程中不斷修改,創新,迭代的,課程的講解過程也是在梳理和優化課件本身的過程,從不同維度去思考,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學員分享的知識點值得借鑒或引發新的思考,融合所有課程中的問題復盤,再一次迭代課件。

作業與落地課程結束後,給到落地的方法,給到落地的流程,讓學員回去就可以落地執行,學以致用,並利用微信等網路媒介進行後期跟進指導。

想成為培訓師,要有知識素材的積累,這個也是基礎。日常多看一些演講,講座,試著去模仿,恰當的模仿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經過大量的刻意練習,思考,提煉,悟出自己的觀點,最終找到自己的風格,在去找更多的機會進行鍛煉,因為光說不練假把式

美好遇見美好,努力沒有終點

穿行時光 | 理論 | 實踐 | 二者知行合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好易小程序誠邀合作代理商及夥伴,共享小程序風口!
原來我媽最近也很焦慮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