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男孩踢人遭過肩摔+狂踩頭:父母對孩子「打不還手」到底有多可怕?

男孩踢人遭過肩摔+狂踩頭:父母對孩子「打不還手」到底有多可怕?

1

昨天被一則視頻嚇到:一個男孩在公交車上,用腳踢了座位上一個男子三次,這個男子突然站起來,一個過肩摔把男孩狠狠摔在地上,並抬腳對著他的頭部狂踩三下。

我相信絕大多數媽媽都跟我一樣,看到孩子的頭被一個大男人那麼狠命地踩,都會感覺心膽俱裂

小男孩被踩後當場癱軟,兩次試圖站起來,都倒下了,看得我眼淚都出來了。

孩子目前還在醫院治療,不知道受傷的情況如何。

男孩7歲,而踩他的男子21歲。

網友的觀點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認為,7歲的孩子主動挑釁該被還擊教育;第二類認為,21歲的男子反應過度,是個長大了的熊孩子。

其中第一類觀點佔了多數,「熊孩子」有多令人討厭,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父母,絕不能對全民的戾氣無知無覺,更不能把自家孩子養成過街老鼠。

2

那個在公交車上用腳踢人的孩子,透過他的行為,我彷彿看到這樣的場景:

孩子要求買一個玩具,媽媽不同意,孩子便對媽媽拳打腳踢,媽媽雖然生氣卻不還擊。

孩子的玩具不小心被爸爸弄壞了,大哭大鬧並不停地打爸爸,爸爸覺得孩子力氣小,打了也不痛,便不予理會。

孩子不想走路要奶奶抱,奶奶雙手拎著菜沒法抱,孩子便用小拳頭一下一下捶打奶奶的大腿,奶奶默默承受。

孩子在外面被人打了不會反擊,回家後爺爺訓練孩子:來,打我呀!當孩子遲疑地給了他一拳,爺爺豎起了大拇指。

......

以上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有不少孩子被家長縱容得無法無天,他們在家裡當慣了霸王,便以為這個世界都是圍著他轉的,所有人都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樣,可以任打任罵,予取予求。

在他生氣的時候、在他無聊的時候,都可以作為他發泄的對象。

公交車上的男孩踢人,似乎僅僅因為無聊。從他動作來看,起初只是試探性地用腳輕輕踢了一下,也許因為對方沒有反應,便以為跟家人一般「打不還手」,便再來一下、又一下。

他不知道,只有自己家人才會容忍他的霸道,外人沒有這個義務。

他不知道前兩腳對方沒有反應,是在積攢怒氣,當第三腳過去,他成功地讓對方的怒氣值爆了表。

3

我的大女兒小曦性格比較溫和,性子也比較慢,對事物不太執著。

很小的時候想要個什麼,我如果不同意,便轉移她的注意力。大一點後,我便給她解釋原因,講講道理,她一般都能聽得進去。發脾氣的情況很少發生。

而小女兒小諾則與姐姐完全相反,她的性子非常急,對事物異常執著。從幾個月大開始,想要什麼東西,可以持續很長世間,特別不容易被轉移注意力,如果沒有得到,情緒反應也很激烈。

相比姐姐,小諾經常發脾氣,生氣的時候,她摔過手機、砸壞過不少東西,雖然事後都受到了該有的懲罰,但仍無法杜絕下一次繼續發生。

道理她都明白,但情緒上來的那一刻,彷彿超越她的控制能力。

我建議她去錘打沙發、被子等柔軟不易壞的東西,實施有一些效果。

但有時她特別憤怒,便會攻擊我或者她爸爸(看誰離得比較近)。

如果她打我,我大部分時候都會還手,同時告訴她:你打任何人,他都會還擊!並提醒諾曦爸爸要適當還擊。

小諾很少打姐姐,因為姐姐肯定都會還擊,而她打不過姐姐。

在她已經明確我會還手的情況下,偶爾仍然會因為情緒太激烈而打我。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我只能在她打我之後,還手打她。

有一回外婆來家裡小住,看見姐妹倆打架,習慣性地勸姐姐讓著妹妹一點,我卻趕緊阻止外婆,叫她不必干涉。

我曾經很擔心小諾上學後會「欺負」同學,擔心老師每隔三天就要找我談話。幸好幸好,這樣的事情一次也沒有發生過。

4

曾讀過一個故事,大意是講一位爸爸早上叫女兒起床上幼兒園,女兒不願意,開始反抗,她打了爸爸一拳,爸爸毫不猶豫地打了一拳回去。

小小的孩子痛得大哭,於是她又打了爸爸一下,自然,爸爸還是還擊了她。

孩子不理解,為什麼最愛她的爸爸竟然打她,她以為爸爸再也不愛她了。

然而爸爸卻說:我這麼做是要你明白並牢記,這個世界上,你打了任何人他都會還手,即便是最愛你的爸爸,也不例外。

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我非常震撼。這正是我們十分缺乏的教育。

孩子小時候我們對他「打不還手」,除了可能讓孩子被社會狠狠地教育外,還可能培養出目無尊長的「白眼狼」

看看下面的兩個事例就知道:

要說上面事例中的孩子,是青春叛逆期,不可理喻,那麼下面這個小夥子的行為,卻令人齒冷:

這個「白眼狼」對父母大打出手的理由是:他準備結婚了,嫌父母湊錢買的婚房太小,讓自己在老婆前沒有面子。

最後圍觀的人看不過眼,報了警,小夥子被民警帶走教育。

5

愛孩子是動物的本能,人類作為高級動物,自然延續了這種本能。

然而,如何愛孩子,卻是一件技術活,或者說是一門藝術

時間上,不同年齡不同狀況,要有不同的愛法,該親密的時候親密,該退出的時候退出。

距離上,太遠,則彼此生疏,太近,則互相侵犯,要不遠不近,愛他卻仍有界限感。

程度上,不能太多,否則就是溺愛,不能太少,否則就會缺愛,要愛得「剛剛好」。

此間的尺度和分寸,沒有任何老師能夠教會我們,全靠自己去把握、去衡量。

我始終認為給孩子展示真實的生活,是極其有必要的。

父母的生活充滿艱辛,就不該粉飾太平,而該讓孩子懂得生活的不易。

在生活中,你打了別人,別人一定會還手,那麼在家裡,就不要把孩子縱容得唯我獨尊。

既然世界不圍著任何人轉,那麼家人就不該圍著孩子轉。

——END——

諾曦媽媽:華東師大教育學碩士,兼修心理學,講科學、接地氣,分享幼兒的性格和智力培養、二胎、青春叛逆期的陪伴經驗。微信公眾號:諾曦媽媽(ID:nuoxi-mama),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諾曦媽媽 的精彩文章:

英文原版故事:A Tree

TAG:諾曦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