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知乎新上線的隱私政策引爭議:用戶沒有說」不「的權利?!

知乎新上線的隱私政策引爭議:用戶沒有說」不「的權利?!

近日,老牌問答社區知乎上線了專門的隱私政策,這本應該是一件好事,但卻引發了不小爭議。

知乎新上線的隱私政策引爭議:用戶沒有說」不「的權利?!

打開知乎APP,彈窗出現「隱私政策-知乎」的頁面,告知用戶知乎的隱私政策要點。還告知了將如何處理用戶的個人信息,並申明了保護用戶隱私的承諾。

其中的要點包括「我們會如何收集個人信息」和「我們會如何使用您的個人信息」。

知乎稱,根據用戶同意和提供服務的需要,會收集用戶的姓名、年齡、身份證號、電話號碼、位置信息和日誌信息等。這些收集的信息將用於提升產品的核心功能,及一些附加功能的用戶體驗,主要包括:消息設置、郵件設置、推送通知設置、知乎實驗室等。

在知乎的隱私政策要點中還提及,如果用戶使用或繼續使用知乎的服務,即意味著同意知乎按照該隱私政策進行個人信息處理活動,包括收集、使用、儲存、共享、轉讓和公開披露。

這項更新的隱私政策立馬引髮網友爭議,用戶為什麼要被收集這麼多隱私信息?另外知乎不僅要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還可以共享轉讓用戶信息,必要時候還可以公開。

更令人不理解的是,用戶要想使用知乎,還不能「不同意」知乎的以上做法。

在知乎隱私政策的彈窗頁面有「同意」和「不同意」兩個選項,如果選擇「不同意」,頁面則會出現提示稱將努力保護用戶個人信息。而點擊「知道了」,它又會繼續問你同不同意。

換句話說,這是強制要求用戶選擇同意。對於這份隱私協議,你只能同意,否則沒法使用知乎。而按照業界的標準,不同意意味著用戶可以選擇註銷賬號,而不是讓用戶陷入一個「不同意」「知道了」的無限循環。

實際上在此前,互聯網企業彈窗隱私政策早已成為網友爭議的對象。去年7月份,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開展隱私條款專項工作,對微信、微博、淘寶、高德地圖等十大常用網路產品的隱私政策進行評審。

參與評審的10款網路產品和服務中,已有7款更新了隱私條款,並且相較於此前的版本有了不小的調整。

知乎新上線的隱私政策引爭議:用戶沒有說」不「的權利?!

部分互聯網企業隱私政策更新情況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明日起,即5月1日,國家標準《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將正式實施,對各類組織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提出了明確的安全要求。有人質疑,知乎選擇在此時推出隱私政策或許是為了符合這一規範要求?

而正對網友關於「知乎為什麼要收集我的個人信息,甚至包含比如照片、視頻和聯繫方式?」的質疑,知乎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用戶使用基礎功能,我們實際只會收集賬號信息。但涉及到特殊功能,可能就需要有更多信息支撐。且所有敏感信息的收集(例如生物識別信息、身份證號、聯繫方式等),需要用戶主動提供才會被知乎收集。」其表示,如果用戶拒絕提供信息,也不會影響基礎功能的使用,同時知乎將對信息使用方式作出明確提示。

針對用戶吐槽「不同意就無法使用服務」的問題,知乎相關負責人回應,根據個人信息安全規範,「用戶主動點擊同意」是一種確認方式,也是隱私政策生效的必要條件,因此有這個功能設計。

對於知乎的回應,網友仍不滿:「不同意隱私政策就無法繼續使用知乎,用戶沒有說不的權利嗎?」更有不少網友建議,把「不同意」按鈕改成「一件卸載」,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必修網 的精彩文章:

資管新規發布:非金融機構不得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
飛傲十一周年!今天,一起隨飛傲狂歡

TAG:必修網 |